电抗器以及电抗器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082225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4 16:14
本申请以提供能够削减部件个数、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的电抗器以及电抗器的制造方法为课题。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是一种电抗器,具有以通过树脂覆盖线圈的方式形成的筒状的线圈成形体,并通过混入了铁粉的铁粉混入树脂来密封所述线圈成形体,所述电抗器包括:轴芯部;以及单个或者多个环状铁芯部件,所述环状铁芯部件以所述轴芯部被插入到该环状铁芯部件的内周面的内侧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轴芯部的外周面的外侧,所述线圈成形体以所述环状铁芯部件被插入到该线圈成形体的内周面的内侧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环状铁芯部件的外周面的外侧,从所述线圈成形体的内周面向内侧突出的突出部与所述环状铁芯部件的轴向的端面抵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使用在马达驱动装置的升压电路上的。
技术介绍
已知有使用在电动汽车和混合动カ车的马达驱动装置的升压电路上的电抗器。该电抗器利用感抗进行电气的变压,并具有铁芯和线圈来构成。电抗器被组装到开关电路中来使用,通过重复接通、断开,使在接通时蓄积在线圈中的能量在断开时作为反电动势而产生并输出高电压。这里,专利文献I公开了通过混入了鉄粉的的鉄粉混入树脂来模制线圈而成的电抗器的技木。在该电抗器中,模制线圈的铁粉混入树脂具有铁芯的作用。 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6-35202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专利文献I的技术中,鉄粉混入树脂由于铁粉的含有率低,因此铁芯的透磁率低。因此,为了得到需要的电感而增大铁芯的截面积,因此需要增大铁粉混入树脂的体积。因此,电抗器的外形变大。另外,为了调节电感,可考虑调节线圈的缠绕数和鉄粉混入树脂的体积的大小等。但是,例如在马达驱动装置的升压电路中的被限制的区域内设置电抗器的情况等下,对线圈的缠绕数和鉄粉混入树脂的体积的大小强制进行了限制,从而有可能导致无法调节需要的电感。因此,无法稳定地得到不管大的电流变化而电感的变化量均足够小的特性、即在使用电流范围内电感基本为恒定值(平坦)的直流重叠特性。因此,电抗器的性能低。另外,鉄粉混入树脂的材料費高,并且铁粉混入树脂的硬化时间长。因此,在填充的鉄粉混入树脂的量多的情况下,电抗器的制造成本变高。另外,如专利文献I的技术那样,当在壳体的内部填充铁粉混入树脂时,如果没有用任何手段限制线圈,线圈容易从预定的位置脱落,电抗器的生产率降低。因此,本申请人在国际申请号PCT/JP2010/060561的申请中提出了有关电抗器的构造和电抗器的制造方法的专利技术。但是,在该专利技术中,需要分别地组装线圈成形体和线圈架。因此,下面提出了能够进ー步削减部件个数、井能够实现制造成本降低的专利技术。因此,本专利技术以提供能够削减部件个数、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的为课题。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用于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ー个方式提供一种电抗器,具有以通过树脂覆盖线圈的方式形成的筒状的线圈成形体,并通过混入了鉄粉的鉄粉混入树脂来密封所述线圈成形体,所述电抗器的特征在于,包括轴芯部;以及单个或者多个环状铁芯部件,所述环状铁芯部件以所述轴芯部被插入到该环状铁芯部件的内周面的内侧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轴芯部的外周面的外侧,所述线圈成形体以所述环状铁芯部件被插入到该线圈成形体的内周面的内侧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环状铁芯部件的外周面的外侧,从所述线圈成形体的内周面向内侧突出的突出部与所述环状铁芯部件的轴向的端面抵接。根据该方式,从线圈成形体的内周面向内侧突出的突出部与环状铁芯部件的轴向的端面抵接。因此,确定了环状铁芯部件和线圈成形体的轴向上的相対的位置。因此,可以不另外使用用于确定环状铁芯部件和线圈成形体的轴向上的相対的位置的部件。因此,能够削减部件个数,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在上述的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电抗器具有非磁性的环状的间隙板,所述间隙板被设置在所述多个环状铁芯部件中的相邻的所述环状铁芯部件之间。根据该方式,由于非磁性的间隙板设置在相邻的环状铁芯部件之间,因此能 够确保环状铁芯部件之间的间隔。因此,能够抑制在向线圈施加大电流时的磁通量密度的饱和,从而磁性能提高。并且,通过调整间隙板的厚度,能够容易地调节电感。在上述的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突出部被设置在所述多个环状铁芯部件中的相邻的所述环状铁芯部件之间。根据该方式,能够减少设置在环状铁芯部件之间的间隙板等非磁性部件的数目或者能够去掉间隙板等非磁性部件,因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在上述的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电抗器具有开ロ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端面部和以从所述端面部的边缘立起的方式设置的侧壁,所述轴芯部在所述端面部的内表面与所述壳体一体地形成。根据该方式,轴芯部与壳体一体地形成。因此,能够调整环状铁芯部件和线圈成形体与壳体的径向上的相对的位置。在上述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轴芯部与所述突出部一体地形成。根据该方式,由于轴芯部与突出部一体地形成,因此不需要如壳体那样的支承轴芯部的部件,因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另外,轴芯部与突出部一体地形成,因此确定了轴芯部和线圈形成体的轴向以及径向上的相対的位置。在上述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突出部被形成在所述线圈成形体的轴向的端部。根据该方式,突出部被形成在线圈成形体的轴向的端部,因此可靠地确定了环状铁芯部件和线圈成形体的轴向上的相対的位置。在上述的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轴芯部是中空的。根据该方式,由于在轴芯部的中空部分能够流动冷却用的流体,因此冷却性能提闻。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式是ー种电抗器的制造方法,所述电抗器具有以通过树脂覆盖线圈的方式形成的筒状的线圈成形体,并通过混入了鉄粉的鉄粉混入树脂来密封所述线圈成形体,所述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电抗器具有轴芯部和单个或者多个环状铁芯部件,将所述环状铁芯部件以所述轴芯部被插入到该环状铁芯部件的内周面的内侧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轴芯部的外周面的外侧,将所述线圈成形体以所述环状铁芯部件被插入到该线圈成形体的内周面的内侧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环状铁芯部件的外周面的外侧,使从所述线圈成形体的内周面向内侧突出的突出部与所述环状铁芯部件的轴向的端面抵接。根据该方式,使从线圈成形体的内周面向内侧突出的突出部与环状铁芯部件的轴向的端面抵接。因此,确定了环状铁芯部件和线圈成形体的轴向上的相対的位置。因此,可以不使用用于确定环状铁芯部件和线圈成形体的轴向上的相対的位置的部件。因此,能够削減部件个数,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能够削减部件个数,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附图说明图I是概略地示出包括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抗器的驱动控制系统的构造的ー个 例子的图;图2是示出图I中的P⑶的主要部分的电路图;图3是实施例I和实施例2的电抗器的外观立体图;图4是图3所示的实施例I的电抗器的A-A截面图;图5是示出将构成实施例I的电抗器的各部件组装到壳体中的情形的图;图6是示出在将构成实施例I的电抗器的各部件组装到壳体后填充铁粉混入树脂前的情形的图;图7是示出改变压粉铁芯部件的数目和间隙板的数目的例子的图;图8是图3所示的实施例2的电抗器的A-A截面图;图9是示出将构成实施例2的电抗器的各部件组装到壳体的情形的图;图10是示出在实施例2的电抗器中具有两个压粉铁芯部件的情况的图;图11是实施例3的电抗器的立体图,一部分是截面图;图12是构成实施例3的电抗器的线圈成形体的立体图,一部分是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參考附图对将本专利技术具体化的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抗器在混合动ヵ汽车的驱动控制系统中以从蓄电池的电压值升压到施加在电动发电机上的电压值的目的而搭载。因此,首先对驱动控制系统的构成进行了说明后,对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抗器进行说明。首先,使用图I和图2对驱动控制系统进行说明。图I是概略地示出包括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抗器的驱动控制系统的构造的ー个例子的图。图2是示出图I中PCU的主要部分的电路图。如图I所示,驱动控制系统I由PQJ 10(Power Control Unit,电カ控制单元)、电动发电机12、蓄电池14、端子台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横田修司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