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童章专利>正文

存储器转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69985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8 04:22
一种存储器转接装置,包括承载座、固定柱、及盖体,其中,承载座具有固定柱及容置区域,并承载有一端突伸于容置区域中以与插置于容置区域中的存储器电连接,而另一端外露出承载座以与外部的处理装置电连接的传导件,且固定柱位于传导件周围;其次,固定板固定于传导件上,并具有供固定柱穿设于其中的固定孔,而盖体对应地设置于该承载座上,以将该容置区域、传导件、及固定板盖合于其中。(*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存储器转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内建固定板设计的存储器转接装置。
技术介绍
SD (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卡及 micro SD 卡是现行最为普遍的两种快闪存储器规格,其中,SD卡的规格约为32mmX24mmX2· lmm, micro SD卡的规格约为15mmxIImmxlmm0而为了增加使用弹性,厂商亦推出有能供micro SD卡插接于其中,以将其规格转换成SD卡的存储器转接装置。存储器转接装置最重要的构件即为设置于内部的传导件,而传导件亦通过相关的 沟槽固定于存储器转接装置中的正确位置。然而,沟槽虽能提供一定程度的应力,但其提供的应力却往往无法在存储器转接装置因意外而发生碰撞时仍将传导件维持在正确位置;因此,现今市面上的存储器转接装置,并无法充分避免因传导件的移位而导致其传导不良或传导不能等缺失。因此,如何进一步避免传导件发生移位,即为业界所亟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种种缺失,本技术提供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避免传导件移位的固定板设计的存储器转接装置。为了达到前述目的及其它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存储器转接装置,其包括承载座,具有固定柱及供存储器插接其中的容置区域,并承载有一端突伸于该容置区域中以与该容置区域中的存储器电连接,另一端外露出该承载座以与外部的处理装置电连接的传导件,其中,该固定柱位于该传导件周围;固定板,固定于该传导件上,并具有供该固定柱穿设于其中的固定孔;以及盖体,对应地设置于该承载座上,以将该容置区域、传导件及固定板盖合于其中。所述的存储器转接装置,其中,该承载座还承载有位于该容置区域一侧的卡扣件,以活动地对插接于该容置区域中的存储器进行卡扣。 所述的存储器转接装置,其中,该卡扣件为弹性结构。所述的存储器转接装置,其中,该传导件外露出该承载座以与外部的处理装置电连接的另一端,形成多个电性接脚。所述的存储器转接装置,其中,该多个电性接脚中接地的电性接脚彼此导通。所述的存储器转接装置,其中,该盖体通过超声波密合技术对应地设置于该承载座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现有技术,由于本技术内建有固定于传导件上以将传导件固定于正确位置的固定板,且固定孔及固定柱的对应关更能进一步对固定板提供稳定机制,是以,即便使用者不慎对存储器转接装置造成了碰撞,传导件亦不易发生移位的情形,从而大幅降低因传导件的移位而导致存储器转接装置传导不良或传导不能等缺失。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存储器转接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为图I的部份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_存储器转接装置;10-承载座;100a、100b、100c、IOOd-固定柱;101-容置区域;102_ 传导件;1020、1021、1022、1023、1024、1025、1026、1027、1028-电性接脚;103_卡扣件;11-固定板;110a、110b、110c、110d-固定孔;12~盖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形态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当然,本技术亦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形态加以施行或应用。请一并参阅图I及图2,以了解本技术提供的存储器转接装置,其中,图I为本技术的存储器转接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部份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存储器转接装置I包括承载座10、固定板11及盖体12。承载座10具有固定柱100a、100b、100c、IOOd及供存储器(未图示)插接其中的容置区域101,并承载有一端突伸于容置区域101中以与容置区域101中的存储器电连接,另一端外露出承载座10的底面以与外部的处理装置电连接的传导件102,其中,固定柱100a、100b、100c、IOOd位于传导件102的周围,且所述的存储器可为micro SD卡,而所述的处理装置可为智慧型手机、个人电脑、笔记型电脑或平板电脑等。固定板11固定于传导件102上,并具有供固定柱100a、100b、100c、IOOd穿设于其中的固定孔110a、110b、110c、110d,其中,固定板11的形状可配合承载座10的形状,由此稳固地设置于传导件102上。盖体12对应地设置于承载座10上,以将容置区域101、传导件102、及固定板11等相关构件盖合于其中。具体言之,盖体12的边缘可与承载座10承载有传导件102及固定板11等构件的一面的边缘密闭接合,如通过超声波密合技术将盖体12对应地设置于承载座10上,而仅外露出传导件102用以与外部的处理装置电连接的一端,以及通过连通容置区域101的开口(未标示)外露容置区域101。当然,固定孔110a、110b、110c、IlOd及固定柱100a、100b、100c、IOOd的数量及位置可弹性地予以调整。于本实施例中,承载座10还可承载有位于容置区域101 —侧的卡扣件103,以利用卡扣件103活动地对插接于容置区域101中的存储器进行卡扣,防止存储器于使用过程中滑出容置区域101,而卡扣件103可为弹性结构,且存储器的对应于卡扣件103的位置可具有凹槽。再者,传导件102外露出承载座10以与外部的处理装置电连接的另一端部,形成多个电性接脚 1020、1021、1022、1023、1024、1025、1026、1027、1028,且多个电性接脚 1020、1021、1022、1023、1024、1025、1026、1027、1028 中接地的电性接脚(如电性接脚 1023,1026)可彼此导通,而导通的方式可通过跨接的电桥予以导通,由此,其传导性能能进一步提升。综上所述,由于本技术的存储器转接装置,内建有固定于传导件上以将传导件固定于正确位置的固定板,且固定孔及固定柱的对应关系更能进一步对固定板提供稳定机制,所以,即便使用者不慎碰撞到存储器转接装置,存储器转接装置内部的传导件亦不易发生移位的情形,从而大幅降低因传导件的移位而导致存储器转接装置传导不良或传导不能等缺失。上述实施形态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习此项技艺的人士均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形态 进行修饰与改变。因此,本技术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后述的申请专利范围所列。权利要求1.一种存储器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座,具有固定柱及供存储器插接其中的容置区域,并承载有一端突伸于该容置区域中以与该容置区域中的存储器电连接,另一端外露出该承载座以与外部的处理装置电连接的传导件,其中,该固定柱位于该传导件周围; 固定板,固定于该传导件上,并具有供该固定柱穿设于其中的固定孔;以及 盖体,对应地设置于该承载座上,以将该容置区域、传导件及固定板盖合于其中。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存储器转接装置,其特征在干,该承载座还承载有位于该容置区域ー侧的卡扣件,以活动地对插接于该容置区域中的存储器进行卡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存储器转接装置,其特征在干,该卡扣件为弹性结构。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存储器转接装置,其特征在干,该传导件外露出该承载座以与外部的处理装置电连接的另一端,形成多个电性接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存储器转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存储器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座,具有固定柱及供存储器插接其中的容置区域,并承载有一端突伸于该容置区域中以与该容置区域中的存储器电连接,另一端外露出该承载座以与外部的处理装置电连接的传导件,其中,该固定柱位于该传导件周围;固定板,固定于该传导件上,并具有供该固定柱穿设于其中的固定孔;以及盖体,对应地设置于该承载座上,以将该容置区域、传导件及固定板盖合于其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章
申请(专利权)人:童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