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体加工同步压紧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55903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7 1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装制造领域,具体是一种壳体加工同步压紧机构。包括底座、活塞杆、拨叉、支撑座、止头螺钉、浮动杆、压板、螺钉、防尘圈、无油轴承、滑块、活动杆组成,活动杆通过螺纹固定在底座上,拨叉装在活塞杆上,固定压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浮动杆上,无油轴承和防尘圈装在支撑座内。通过本机构,在不需要找正机构的情况下实现壳体的同步压紧,节省了空间,提高了装夹的稳定行和可靠性,可实现多个工件的同时装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壳体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壳体加工同步压紧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情况下,壳体的加工没有实现同步夹紧,压板之间容易形成压紧力不均,对工件可靠装夹造成影响,也有工装采用同步压紧,但是一方面加工成本较大,另一方面占用的空间较大,不利于多个工件同时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实现壳体加工的同步压紧,通过旋转活动杆,联动控制压板的夹紧,保证了壳体压紧力均匀,即使在工件摆放不平衡的情况下也通过压紧力自动找正。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壳体加工同步压紧机构,包括底座、活塞杆、拨叉、支撑座、止头螺钉、浮动杆、压板、螺钉、防尘圈、无油轴承、滑块、活动杆组成,活动杆通过螺纹固定在底座上,拨叉装在活塞杆上,固定压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浮动杆上,无油轴承和防尘圈装在支撑座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本机构,在不需要找正机构的情况下实现壳体的同步压紧,节省了空间,提高了装夹的稳定行和可靠性,可实现多个工件的同时装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一种壳体加工的同步压紧机构包括底座(I)、活塞杆(2)、拨叉(3)、支撑座(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壳体加工同步压紧机构包括底座、活塞杆、拨叉、支撑座、止头螺钉、浮动杆、压板、螺钉、防尘圈、无油轴承、滑块、活动杆,其特征在于,活动杆通过螺纹固定在底座上,拨叉装在活塞杆上,固定压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浮动杆上,无油轴承和防尘圈装在支撑座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金扣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市鑫益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