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铝型材挤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2799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铁铝型材挤压模具,属模具加工技术领域。它下连有模芯(4),模芯(4)两边的上模(1)上共开设有二排分流孔(6),每排分流孔(6)有多个,相应于上模(1)上的分流孔(6),下模(2)上相应位置处凹设有一焊合室(3),上模的模芯(4)插入下模焊合室(3)底部的型腔(11),构成型材的整个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芯(4)与桥位(8)连接处形成锥式斜拉(10);所述的分流孔(6)中旁边的分流孔(6)向两边扩展,形成分流孔扩展处(7);所述的焊合室(3)呈台阶式焊合室(3);所述的桥位(8)与焊合室(3)的配合面处下沉形成桥位下沉处(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使金属流量均衡,能满足型材加强筋的供料要求,又能保证模芯的强度。(*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涉及一种地铁铝型材挤压模具。属模具加工

技术介绍
随着市场发展的需求,大吨位的挤压机也越来越多,对大规格模具特别是地铁铝型材挤压模具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但目前大规格的模具存在许多不足,如1、上模旁边的分流孔与中间的分流孔一样大,不能保证金属流量的均衡;2、下模焊合室采用直壁式结构,不能调整正对分流孔下的金属流速,因此不能满足型材加强筋的供料要求;3、下模焊合室采用直壁式结构,旁边的模芯也采用直壁式结构,模芯的强度得不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金属流量均衡,能满足型材加强筋的供料要求,又能保证模芯强度的地铁铝型材挤压模具。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地铁铝型材挤压模具,由上、下模组合而成,所述的上模中间设置有桥位,桥位下连有模芯,模芯与桥位连接处形成锥式斜拉,模芯两边的上模上共开设有二排分流孔,每排分流孔有多个,其中旁边的分流孔向两边扩展,形成分流孔扩展处;相应于上模上的分流孔,下模上相应位置处凹设有一台阶式焊合室,桥位与焊合室的配合面处下沉形成桥位下沉处,上模的模芯插入下模焊合室底部的型腔,构成型材的整个型腔。本技术地铁铝型材挤压模具,所述的每排分流孔有四个,两排共有八个。与现有模具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上模旁边四个分流孔较中间四个分流孔大些,再加上两边作适当扩展,保证了金属流量的均衡;2、由于采用了台阶式焊合室,可以调整正对分流孔下的金属流速,满足型材加强筋的供料要求;3、由于采用了台阶式焊合室,再加上旁边的模芯采用锥式斜拉保护,保证了模芯的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上模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下模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2,本技术为地铁铝型材挤压模具,由上、下模1、2组合而成。参见图2、3,所述的上模1中间径向设置有桥位8,桥位8下连有模芯4,模芯4与桥位8连接处形成锥式斜拉10,所述的模芯4上设置有引流孔9,模芯4两边的上模1上共开设有二排分流孔6,每排分流孔6有四个或五个,两排共有八个或十个。其中旁边的分流孔6向两边扩展,形成分流孔扩展处7。参见图2、4,相应于上模1上的分流孔6,下模2上相应位置处凹设有与之配合的一台阶式(二级)焊合室3,桥位8与焊合室3的配合面处下沉形成桥位下沉处5,上模的模芯4插入下模焊合室3底部的型腔11,构成型材的整个型腔。权利要求1.一种地铁铝型材挤压模具,由上、下模(1)、(2)组合而成,所述的上模(1)中间设置有桥位(8),桥位(8)下连有模芯(4),模芯(4)两边的上模(1)上共开设有二排分流孔(6),每排分流孔(6)有多个,相应于上模(1)上的分流孔(6),下模(2)上相应位置处凹设有一焊合室(3),上模的模芯(4)插入下模焊合室(3)底部的型腔(11),构成型材的整个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芯(4)与桥位(8)连接处形成锥式斜拉(10);所述的分流孔(6)中旁边的分流孔(6)向两边扩展,形成分流孔扩展处(7);所述的焊合室(3)呈台阶式焊合室(3);所述的桥位(8)与焊合室(3)的配合面处下沉形成桥位下沉处(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铝型材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每排分流孔(6)有四个或五个,两排共有八个或十个。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地铁铝型材挤压模具,属模具加工
它下连有模芯(4),模芯(4)两边的上模(1)上共开设有二排分流孔(6),每排分流孔(6)有多个,相应于上模(1)上的分流孔(6),下模(2)上相应位置处凹设有一焊合室(3),上模的模芯(4)插入下模焊合室(3)底部的型腔(11),构成型材的整个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芯(4)与桥位(8)连接处形成锥式斜拉(10);所述的分流孔(6)中旁边的分流孔(6)向两边扩展,形成分流孔扩展处(7);所述的焊合室(3)呈台阶式焊合室(3);所述的桥位(8)与焊合室(3)的配合面处下沉形成桥位下沉处(5)。本技术能使金属流量均衡,能满足型材加强筋的供料要求,又能保证模芯的强度。文档编号B21C25/02GK2813142SQ200520074038公开日2006年9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29日专利技术者李宏伟, 曾庚清, 徐汉新 申请人:江阴市江顺模具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铁铝型材挤压模具,由上、下模(1)、(2)组合而成,所述的上模(1)中间设置有桥位(8),桥位(8)下连有模芯(4),模芯(4)两边的上模(1)上共开设有二排分流孔(6),每排分流孔(6)有多个,相应于上模(1)上的分流孔(6),下模(2)上相应位置处凹设有一焊合室(3),上模的模芯(4)插入下模焊合室(3)底部的型腔(11),构成型材的整个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芯(4)与桥位(8)连接处形成锥式斜拉(10);所述的分流孔(6)中旁边的分流孔(6)向两边扩展,形成分流孔扩展处(7);所述的焊合室(3)呈台阶式焊合室(3);所述的桥位(8)与焊合室(3)的配合面处下沉形成桥位下沉处(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伟曾庚清徐汉新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江顺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