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型材挤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56383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2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型材挤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的前端向模具后方凹入形成前导孔,前导孔的内侧壁面从前端向后方的外侧逐渐扩大,前导孔与各导孔的外侧壁平滑连通,所扩孔的面就是导孔前方对应的前导孔的侧壁面,模芯的头部外周设置有若干个模芯工作面,模芯工作面包括一个模芯碰穿面,模芯碰穿面与模芯中心线的夹角为锐角,模芯在模芯碰穿面一端具有尖角状的模芯转角,下模的下端还设置有模座,模座的外侧表面开设有氮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证了进料口处的强度,挤压料进入模具更顺利,并且在碰穿处不会出现拉刺起筋现象,模座的设置增加了抗挤压强度,提高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型材设备相关
,具体是一种铝型材挤压模具
技术介绍
铝制品具有一系列优良特性,如强度好、耐气候性好、密度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工业上,其品种主要分空心型材和非空心型材,在铝型材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铝型材散热器挤压模具对铝型材进行塑型。但是传统的挤压模具在挤压过程中,容易现上机压塌、折断等各导孔的进料口在模具前端的平面上,使模具过早失效的情况,大大缩短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并且传统的挤压模具中各导孔的进料口在模具前端的平面上,当压力过大时,模具极其容易损坏,不能满足现代化铝型材制备领域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型材挤压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型材挤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的前端向模具后方凹入形成前导孔,所述前导孔的内侧壁面从前端向后方的外侧逐渐扩大,所述前导孔与各导孔的外侧壁平滑连通,所述前导孔的前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导孔的外侧壁与导孔前方对应的前导孔外侧壁的第一夹角设置为16-40度,所扩孔的面就是导孔前方对应的前导孔的侧壁面,所述导孔之间侧壁的前部面对应的前导孔外侧壁面的第二夹角设置为90度;所述上模还包括模芯,所述模芯的头部外周设置有若干个模芯工作面,模芯工作面包括一个模芯碰穿面,所述模芯碰穿面与模芯中心线的夹角为锐角,所述下模设置有与模芯配合的型腔,所述型腔设置有与模芯工作面对应的型腔工作面,型腔工作面包括与模芯碰穿面对应的型腔碰穿面;所述模芯在模芯碰穿面一端具有尖角状的模芯转角,所述模芯转角位于焊合室的内部,且与模芯转角连接的模芯碰穿面的一端位于焊合室中,模芯工作面还包括模芯工作带,型腔工作面包括与模芯工作带对应的型腔工作带,所述下模的下端还设置有模座,所述模座上开设有贯穿的卸料孔,所述卸料孔连通型腔,所述模座的外侧表面开设有氮气孔。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导孔的深度就是由进料口向模具内凹入的尺寸,该深度为导孔深度的四分之一。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型腔碰穿面也设置成与型腔中心线具有锐角的夹角。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模芯工作带的两端均突出于型腔工作带。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模上还设置有下模销钉孔和下模螺钉孔,相应的在上模上设置有与之对应的上模销钉孔和上模螺钉孔。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氮气孔与卸料孔相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有效保证了进料口处的强度,使得挤压料更顺利的进入模具;采用斜面碰穿方式,模芯与悬臂因碰穿面处为斜面贴合时不会发生碰撞,而且碰穿面贴合处为斜面,与金属流动方向成一角度,对金属形成剪切,在碰穿处不会出现拉刺起筋现象;且碰穿面之间具有间隙,上模和下模的碰穿面贴合时,不会压塌下模悬臂部分;并且模芯在模芯碰穿面一端具有尖角状的模芯转角,模芯转角位于焊合室的内部,且与模芯转角连接的模芯碰穿面的一端位于焊合室中,使金属不容易进入间隙中,保证了成型质量;模芯工作面还包括模芯工作带,型腔工作面包括与模芯工作带对应的型腔工作带,且模芯工作带的两端均突出于型腔工作带,方便地将模芯工作带和型腔工作带对齐,便于对型材进行挤压成型,也不会因为模芯工作带上端低于下模型腔工作带上端,而产生空心铝型材壁下凹弓形面,或者型腔工作带下端低于模芯工作带下端,而使挤压出的型材产生扭曲变形;另外,通过设置模座,增加了本技术铝型材散热器挤压模具的抗挤压强度,提高了使用寿命;工作时,被挤压成型的产品从模座的卸料孔流出,通过设置的氮气孔向卸料孔内喷射氮气,在高温下,氮气与铝材发生反应,并在产品的外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提高了产品外表面的光洁度。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铝型材挤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模、2-下模、3-前导孔、4-进料口、5-导孔、6-模芯、7-前部面、8-第二夹角、9-第一夹角、10-侧壁面、11-前导孔外侧壁面、12-型腔、13-下模销钉孔、14-下模螺钉孔、15-销钉、16-螺钉、17-焊合室、18-模芯转角、19-型腔碰穿面、20-模芯碰穿面、21-模芯工作带、22-型腔工作带、23-模座、24-卸料孔、25-氮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铝型材挤压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的前端向模具后方凹入形成前导孔3,所述前导孔3的内侧壁面从前端向后方的外侧逐渐扩大,所述前导孔3与各导孔5的外侧壁平滑连通,所述前导孔3的前端设置有进料口4;所述导孔5的外侧壁与导孔前方对应的前导孔3外侧壁的第一夹角9设置为16-40度,即前导孔3与导孔5的连接处的侧壁设有夹角,该夹角指导孔5侧壁向前的延长线与对应前导孔3侧壁的夹角,也就是由进料口4逐渐向导孔5外侧壁处扩大,所扩孔的面就是导孔5前方对应的前导孔3的侧壁面10,所述侧壁面10从截面看扩孔的截面线为直线;所述前导孔3的深度就是由进料口4向模具内凹入的尺寸,该深度为导孔5深度的四分之一;所述导孔5之间侧壁的前部面7对应的前导孔外侧壁面11的第二夹角8设置为90度,这种的结构有效保证了进料口处的强度,使得挤压料更顺利的进入模具。所述上模1还包括模芯6,所述模芯6的头部外周设置有若干个模芯工作面,模芯工作面包括一个模芯碰穿面20,所述模芯碰穿面20与模芯中心线的夹角为锐角,即模芯碰穿面20设置成倾斜面形式;所述下模2设置有与模芯6配合的型腔12,所述型腔12设置有与模芯工作面对应的型腔工作面,型腔工作面包括与模芯碰穿面20对应的型腔碰穿面19,根据型腔碰穿面19的设置形式,型腔碰穿面19设置成相应的形式,即型腔碰穿面19也设置成与型腔中心线具有锐角的夹角,使型腔碰穿面19倾斜面形式,使模芯碰穿面20与型腔碰穿面19保持平行设置。采用斜面碰穿方式,模芯6与悬臂因碰穿面处为斜面贴合时不会发生碰撞,而且碰穿面贴合处为斜面,与金属流动方向成一角度,对金属形成剪切,在碰穿处不会出现拉刺起筋现象;且碰穿面之间具有间隙,上模1和下模2的碰穿面贴合时,不会压塌下模悬臂部分。所述模芯6在模芯碰穿面20一端具有尖角状的模芯转角18,所述模芯转角18位于焊合室17的内部,且与模芯转角18连接的模芯碰穿面20的一端位于焊合室17中,使金属不容易进入间隙中,保证了成型质量;模芯工作面还包括模芯工作带21,型腔工作面包括与模芯工作带21对应的型腔工作带22,且模芯工作带21的两端均突出于型腔工作带22,方便地将模芯工作带和型腔工作带对齐,便于对型材进行挤压成型,也不会因为模芯工作带上端低于下模型腔工作带上端,而产生空心铝型材壁下凹弓形面,或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型材挤压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的前端向模具后方凹入形成前导孔(3),所述前导孔(3)的内侧壁面从前端向后方的外侧逐渐扩大,所述前导孔(3)与各导孔(5)的外侧壁平滑连通,所述前导孔(3)的前端设置有进料口(4),所述导孔(5)的外侧壁与导孔前方对应的前导孔(3)外侧壁的第一夹角(9)设置为16‑40度,所扩孔的面就是导孔(5)前方对应的前导孔(3)的侧壁面(10),所述导孔(5)之间侧壁的前部面(7)对应的前导孔外侧壁面(11)的第二夹角(8)设置为90度;所述上模(1)还包括模芯(6),所述模芯(6)的头部外周设置有若干个模芯工作面,模芯工作面包括一个模芯碰穿面(20),所述模芯碰穿面(20)与模芯中心线的夹角为锐角,所述下模(2)设置有与模芯(6)配合的型腔(12),所述型腔(12)设置有与模芯工作面对应的型腔工作面,型腔工作面包括与模芯碰穿面(20)对应的型腔碰穿面(19);所述模芯(6)在模芯碰穿面(20)一端具有尖角状的模芯转角(18),所述模芯转角(18)位于焊合室(17)的内部,且与模芯转角(18)连接的模芯碰穿面(20)的一端位于焊合室(17)中,模芯工作面还包括模芯工作带(21),型腔工作面包括与模芯工作带(21)对应的型腔工作带(22),所述下模(2)的下端还设置有模座(23),所述模座(23)上开设有贯穿的卸料孔(24),所述卸料孔(24)连通型腔(12),所述模座(23)的外侧表面开设有氮气孔(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型材挤压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的前端向模具后方凹入形成前导孔(3),所述前导孔(3)的内侧壁面从前端向后方的外侧逐渐扩大,所述前导孔(3)与各导孔(5)的外侧壁平滑连通,所述前导孔(3)的前端设置有进料口(4),所述导孔(5)的外侧壁与导孔前方对应的前导孔(3)外侧壁的第一夹角(9)设置为16-40度,所扩孔的面就是导孔(5)前方对应的前导孔(3)的侧壁面(10),所述导孔(5)之间侧壁的前部面(7)对应的前导孔外侧壁面(11)的第二夹角(8)设置为90度;所述上模(1)还包括模芯(6),所述模芯(6)的头部外周设置有若干个模芯工作面,模芯工作面包括一个模芯碰穿面(20),所述模芯碰穿面(20)与模芯中心线的夹角为锐角,所述下模(2)设置有与模芯(6)配合的型腔(12),所述型腔(12)设置有与模芯工作面对应的型腔工作面,型腔工作面包括与模芯碰穿面(20)对应的型腔碰穿面(19);所述模芯(6)在模芯碰穿面(20)一端具有尖角状的模芯转角(18),所述模芯转角(18)位于焊合室(17)的内部,且与模芯转角(18)连接的模芯碰穿面(20)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显钟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东阳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