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面安全气囊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17994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9 0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侧面安全气囊组件,具体而言,包括构成侧面安全气囊外侧的外侧气囊;位于外侧气囊内侧的内侧气囊;为了从内侧气囊向外侧气囊供气,在内侧气囊的外侧面周围形成的供气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外侧气囊和内侧气囊结构,上述的内侧气囊率先膨胀并穿透座椅套,然后内侧气囊通过供气部向外侧气囊供应气体,打开侧面安全气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侧面安全气囊组件,具体而言,侧面安全气囊包括外侧气囊和内侧气囊,由内侧气囊率先膨胀并穿透座椅套之后,再由外侧气囊膨胀的两个步骤,提高了侧面安全气囊的展开性。
技术介绍
一般汽车的侧面安全气囊(SAB,Side Air-Bag)内置在司乘人员的座椅内,遇到侧撞或翻车事故,坐在座椅上的司乘人员向车身倾斜或车体向内侧凹陷时,防止司乘人员碰撞到坚硬的车身或车窗玻璃碎片飞溅到司乘人员,同时保护司乘人员被甩到车外。现有的侧面安全气囊采用的是,气体发生器产生并供应气体使侧面安全气囊打开的结构。由于这样的结构,气体发生器供应的气体在气囊内部向任意方向随意扩散,所以很难定向供应气体膨胀气囊,且无法撕开座椅套,导致侧面安全气囊来不及弹出外面,在内部 膨胀的问题也经常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课题是,侧面安全气囊采用外侧气囊和内侧气囊结构,通过内侧气囊将气体发生器产生的气体准确地供应到所需的部位,穿透座椅套,使侧面安全气囊更容易打开。并且,内侧气囊的外侧周围形成供气部,在弹出座椅套外面后向外侧气囊供气,保护司乘人员的人身安全。为了实现上述的课题,本专利技术包括,构成侧面安全气囊外侧的外侧气囊;位于外侧气囊内侧的内侧气囊;为了从内侧气囊向外侧气囊供气,在内侧气囊的外侧面周围形成的供气部。上述的供气部还包括,内侧气囊的外侧周围形成的缝线。上述的侧面安全气囊组件中,外侧气囊和内侧气囊可以形成一体。上述内侧气囊在气体发生器供气时,可以向垂直通过汽车座椅套的方向膨胀。上述供气部在内侧气囊在所供应气体的压力下撕裂汽车座椅套的压力更大的压力下开放,向外侧气囊的上下方供应气体。尤其,供气部是缝线缝制的情况下,在上述的压力下缝线被断开,向整个外侧气囊供应气体。撕开和缝合供气部的方式不仅有上述的缝线缝制方式,还可以有其他很多方法,只要在气压下可以被撕开的结构即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侧面安全气囊组件,侧面安全气囊是由外侧气囊和位于外侧气囊内侧的内侧气囊组成,首先向内侧气囊供气,使之穿透汽车座椅套弹出后,再开放内侧气囊的供气部,向外侧气囊供应气体。因此,更容易打开侧面安全气囊,有效地解决了无法穿透座椅套,在内部膨胀的安全气囊功能上的问题。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相关内侧气囊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相关侧面安全气囊组件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相关侧面安全气囊组件展开顺序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图I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相关内侧气囊的示意图,图2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相关侧面安全气囊组件的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专利技术的构成和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包括,构成侧面安全气囊外面的外侧气囊10 ;位于外侧气囊10内侧的内侧 气囊20 ;为了从内侧气囊20向外侧气囊10供应气体,在内侧气囊20的外侧周围面形成的供气部21。构成上述侧面安全气囊外面的外侧气囊10是遇到冲撞事故时,通过气体发生器30的供气膨胀,保护司乘人员安全的外侧气囊10,传统的侧面安全气囊大部分只是由外侧气囊10组成。但是,本专利技术在外侧气囊10的内部还包括内侧气囊20,打开侧面安全气囊时经过两个步骤完成。上述的内侧气囊20包括在外侧气囊10的内侧形成,不仅可以与外侧气囊10形成一体,还可以单独在外侧气囊10的内部形成。上述的内侧气囊20位于外侧气囊10的内侧,在气体发生器30供气时率先膨胀,与外侧气囊10 —起穿透座椅套弹出。上述的内侧气囊20位于外侧气囊10的内部,以便气体发生器30产生的气体向穿透座椅套弹出的方向供应。传统的侧面安全气囊在打开时,气体发生器30产生的高压气体与安全气囊展开的方向无关随意分散,所以穿透座椅套顺利打开侧面安全气囊会比较困难。本专利技术中的侧面安全气囊展开时,由上述的内侧气囊20率先膨胀,使侧面安全气囊组件I弹出座椅套的外面,顺利打开侧面安全气囊组件1,保护司乘人员的安全。上述内侧气囊20的外侧周围面形成供气部21。供气部的作用是,内侧气囊20膨胀并穿透座椅套弹出后,向外侧气囊10的上下部供应气体,顺利打开侧面安全气囊。因此,为了能通过气体发生器30供气时的膨胀穿透座椅套,内侧气囊20的膨胀方向垂直于座椅套。穿透座椅套后,压力大于一定的水平时,上述的供气部21会被开放,向外侧气囊10的上下方供应气体。上述供气部21可以缝线(sewing)缝制而成,当内侧气囊20膨胀并穿透座椅套后,在上述气压的作用下缝线被打开,可以向外侧气囊10供应气体。上述的供气部21不仅可以采用缝线缝制的方式,还可以采用受到一定的气压时开放的其他各种结构。例如,改变供气部21的材质,使之在一定的压力下开放,或者降低内侧气囊20接合部分的强度,使之在一定的压力下开放等,按各种方法形成上述的供气部21。内侧气囊20在气体发生器30供应的气体作用下穿透汽车的座椅套展开后,上述的供气部21开始向外侧气囊10供应气体。此时,供气部21可以采用在气体发生器30供应的气压下开放的结构。因此,形成了气体发生器30向内侧气囊20供应气体使之膨胀并穿透座椅套后,上述的供气部21被开放,向外侧气囊10的上下方供应气体的结构。上述供气部21的特征是,开放供气部所需的压力大于内侧气囊20穿透座椅套所需的压力。图3a和图3b表示,本专利技术相关侧面安全气囊组件的展开顺序。图3a表示本专利技术相关侧面安全气囊组件展开的第一步骤。气体发生器30向内侧气囊20供气时,内侧气囊20率先膨胀并穿透座椅套。此时,内侧气囊20的外侧周围面形成的供气部21还没有被开放,所以膨胀是穿透座椅 套弹出的方向进行的。气体发生器30产生的气体压力下,内侧气囊20膨胀并穿透座椅套后,将会进入外侧气囊10膨胀的第二步骤的侧面安全气囊的展开。上述第二步骤中侧面安全气囊打开的过程是,上述的内侧气囊20率先膨胀并穿透座椅套弹出后,整个外侧气囊10膨胀的过程。在本步骤中,当内侧气囊20的压力大于穿透座椅套的压力时,内侧气囊20的外侧周围面形成的供气部21会被开放。随着上述供气部21的开放,气体供应到外侧气囊10的上下方。当上述的供气部21开放时,沿着内侧气囊20的外侧周围面,向外侧气囊10供应气体发生器30产生的气体,最终打开整个侧面安全气囊。由于侧面安全气囊是通过两个开放步骤打开的,所以发生冲撞事故时保护司乘人员的安全。上述的侧面安全气囊分两个步骤打开,所以有效地避免了侧面安全气囊膨胀时无法穿透座椅套,在内部膨胀的问题。并且,由于配备了内侧气囊20,保证侧面安全气囊在遇到汽车冲撞事故时迅速穿透座椅套打开。以上结合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从业者应该可以理解,还可以存在无需变更其技术思想或必备特点的其他的具体实施方式。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都只是例示性的,而不只局限于此。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将通过后述的专利要求书划定,并且权利要求书的意义和范围及其等价概念中导出的所有变更或变形的形态都应该被理解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畴。权利要求1.一种侧面安全气囊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构成侧面安全气囊外侧的外侧气囊 ’位于所述外侧气囊内侧的内侧气囊;为了经过内侧气囊向外侧气囊供应气体,在内侧气囊外侧面周围形成的供气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侧面安全气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部的内侧气囊外侧面周围形成有缝线。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侧面安全气囊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构成侧面安全气囊外侧的外侧气囊;位于所述外侧气囊内侧的内侧气囊;为了经过内侧气囊向外侧气囊供应气体,在内侧气囊外侧面周围形成的供气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瑞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现代摩比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