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座安全气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17992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9 0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驾驶座安全气囊,具体而言,具有在气囊缓冲打开时可以防止安全气囊盖从安装板脱离的优点。为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包括,按规定形状折叠的气囊缓冲被收纳的安全气囊盖;上述安全气囊盖结合的安装板;上述安全气囊盖上至少形成一个钩槽,安装板上至少形成挂到钩槽的一个钩凸,上述钩凸包括,挂到安全气囊盖的挂片和从挂片开始弯曲的第一防脱部,为了防止安全气囊盖在气囊缓冲的膨胀力的作用下从挂片脱离,安全气囊盖包括,可以挂到第一防脱部的第二防脱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驾驶座安全气囊,具体而言,为了防止分别形成钩槽和钩凸相互挂结在一起的安装板和安全气囊盖在气囊缓冲的膨胀力作用下相互脱离,在上述安装板上形成第一防脱部,在安全气囊盖上形成挂到第一防脱部的第二防脱部。
技术介绍
一般安全气囊是汽车发生事故时,气体发生器产生的气体流入安全气囊盖内收纳的气囊缓冲使之膨胀,保护司乘人员的安全装置。这些安全气囊根据需要安装在汽车的各个部位,具体有,前方冲撞时保护驾驶人 员上身和头部为目的,安装在方向盘内部的驾驶座安全气囊、安装在杂物箱上方,保护副驾驶座的乘客的副驾驶座安全气囊、车身侧面冲撞时,在司乘人员和车门之间打开保护司乘人员的,安装在汽车侧面的幕帘式安全气囊等。这些安全气囊中的驾驶座安全气囊通常包括,供气手段-气体发生器、流入气体发生器产生的气体膨胀后保护司乘人员的气囊缓冲、按规定的形状折叠的气囊缓冲被收纳的安全气囊盖、将安全气囊盖组装到方向盘所需的安装板。这样构成的驾驶座安全气囊在汽车发生事故时,气体发生器产生的气体流入到安全气囊盖内收纳的气囊缓冲,使气囊缓冲膨胀并弹出安全气囊盖的外部,保护司乘人员。另外,过去的驾驶座安全气囊是安全气囊盖和安装板通过铆钉等固定部材相互结合,但是最近为了提高组装性,在安全气囊盖的侧面形成钩槽,并在安装板上也形成钩凸,相互钩挂的方式进行结合。但是,利用传统技术制作的驾驶座安全气囊,有可能在气囊缓冲打开时在气囊缓冲的膨胀力作用下,安全气囊盖从安装板脱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于提供,气囊缓冲打开时可以防止安全气囊盖从安装板脱离的驾驶座安全气囊。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驾驶座安全气囊包括,按规定形状折叠的气囊缓冲被收纳的安全气囊盖、安装安全气囊盖的安装板、安全气囊盖上至少形成一个钩槽、安装板上形成结合到钩槽的至少一个钩凸、上述钩凸包括,挂到安全气囊盖的挂片以及从挂片弯曲的第一防脱部,为了防止气囊缓冲的膨胀力作用下安全气囊盖从挂片脱离,安全气囊盖包括挂到第一防脱部的第二防脱部。本专利技术的驾驶座安全气囊是,即使安全气囊盖遭受到气囊缓冲的膨胀力,也由于安装板的第一防脱部和安全气囊盖的第二防脱部是相互挂着的,所以安全气囊盖不会从安装板的挂片脱离,所以能防止安全气囊盖从安装板分离。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驾驶座安全气囊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图I所示的安全气囊盖和安装板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结合状态示意截面图;图3为图I所示的安全气囊盖和安装板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结合状态示意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驾驶座安全气囊的分解示意图。图I中,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安全气囊模块包括,环抱气囊缓冲20的安全气囊盖10、 40、将气囊缓冲20固定到安全气囊盖10、40中的背面盖40的护圈30、向气囊缓冲20供应气体的气体发生器50、固定到安全气囊盖10、40中的背面盖40,组装到方向盘的安装板70。气囊缓冲20是以折叠的状态通过护圈30固定到背面盖40之上,被收纳到正面盖10和背面盖40之间的空间。护圈30和背面盖40的中间分别形成,用于插入气体发生器50头部的贯穿孔35、45。护圈30的贯穿孔35周围有多个螺钉32,背面盖40和气体发生器50分别形成,用于螺钉32依次贯穿的螺钉孔42、52。螺钉32依次贯穿螺钉孔42、52后通过螺母60拧紧,在背面盖40上固定住护圈30和气体发生器50。安全气囊盖10、40包括,位于气囊缓冲20正面的正面盖10以及在安全气囊20的背面与正面盖10结合的背面盖40。正面盖10的周围有多个用来固定螺钉12的螺钉孔14,背面盖40的周围有通过螺钉12固定到正面盖10所需的螺钉孔44。S卩,螺钉12依次贯穿螺钉孔14、44并被拧紧时,正面盖10和背面盖40会固定为一体。另外,安装板70的中间形成用于气体发生器(50)的后端部贯穿的贯穿孔75,侧面形成多个钩凸76。并且,背面盖40的侧面形成挂接到安装板70钩凸76的多个钩槽46。S卩,安装板70是贯穿孔75被插入气体发生器50的后端部重叠在背面盖40上,由钩凸76插挂在背面盖40的钩槽46,与背面盖40形成一体。安装板70上形成组装到方向盘所需的多个螺钉孔72,安装板70是通过螺钉(未图示)组装到上述的方向盘,将内置气囊缓冲20的安全气囊盖10、40固定到方向盘。图2为图I所示的安全气囊盖和安装板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结合状态示意截面图。如图I和图2所示,钩凸76包括,挂到背面盖40的挂片76a以及从挂片76a开始弯曲的第一防脱部76b。第一防脱部76b向下倾斜突出在安装板70的侧面,在挂片76a中间形成。并且,为了防止在气囊缓冲20的膨胀力作用下背面盖40从挂片76a脱离,背面盖40包括,可以挂在第一防脱部76b的第二防脱部46a。第二防脱部46a是离钩槽46越远其倾斜幅度越大,可以挂到第一防脱部76b。图3为图I所示的安全气囊盖和安装板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结合状态示意截面图。如图I和图3所示,包括,与第一防脱部76b水平形成的第一水平部76c和从第一水平部76c开始弯曲倾斜形成的第一倾斜部76d。第一水平部76c突出在安装板70侧面的垂直方向,第一倾斜部76d是从第一水平部76c向下倾斜突出,位于挂片76a中间。第二防脱部46a包括,水平形成可以与第一水平部76c接触的第二水平部46b、从第二水平部46b开始弯曲可以挂到第一倾斜部76d的,倾斜的第二倾斜部46c。第二水平部46b作为钩槽46的形成面,在钩凸76和钩槽46挂接的状态下,接触 到第一水平部76c,第二倾斜部46c是离第一水平部76c越远,其倾斜幅度越大,挂到第一倾斜部76d。下面结合附图I和附图2,介绍上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驾驶座安全气囊的作用。在安全气囊盖10、40和安装板70结合在一起的状态下,钩凸76的挂片76a会挂在背面盖40的侧面,第一防脱部76b会挂在第二防脱部46a。在这样的状态下,气囊缓冲20膨胀时,气囊缓冲20的膨胀力会传递到安全气囊盖10、40。此时,安全气囊盖10、40的侧面会受到向外扩展的力量。因此,背面盖40会受到要从安装板70的挂片76a脱离的力量。但是,钩凸76上形成的第一防脱部76b和背面盖40上形成的第二防脱部46a相互挂在一起,所以背面盖40不会从挂片76a脱离。因此,在气囊缓冲20打开时,安全气囊盖10、40不会从安装板70脱离。以上结合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从业者应该可以理解,还可以存在无需变更其技术思想或必备特点的其他的具体实施方式。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都只是例示性的,而不只局限于此。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将通过后述的专利要求书划定,并且权利要求书的意义和范围及其等价概念中导出的所有变更或变形的形态都应该被理解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畴。权利要求1.一种驾驶座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按规定形状折叠的气囊缓冲被收纳的安全气囊盖;所述安全气囊盖结合的安装板;所述安全气囊盖上至少形成一个钩槽,所述安装板上至少形成一个结合到所述钩槽的钩凸,所述钩凸包括挂到所述安全气囊盖的挂片以及从所述挂片开始弯曲的第一防脱部; 为了防止在气囊缓冲的膨胀力作用下,安全气囊盖从挂片脱离,安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驾驶座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按规定形状折叠的气囊缓冲被收纳的安全气囊盖;所述安全气囊盖结合的安装板;所述安全气囊盖上至少形成一个钩槽,所述安装板上至少形成一个结合到所述钩槽的钩凸,所述钩凸包括挂到所述安全气囊盖的挂片以及从所述挂片开始弯曲的第一防脱部;为了防止在气囊缓冲的膨胀力作用下,安全气囊盖从挂片脱离,安全气囊盖还包括能挂到第一防脱部的第二防脱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瑞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现代摩比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