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游艇壳体的复合阳模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由基础钢架(1)、木板层(2)、泡沫层(3)、玻璃钢层(4)、代木层(5)、胶衣层(6)层叠结构的复合阳模,并配套以加工制作工艺方法的技术方案,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品质差、寿命短、成本高的问题与不足,通过复合结构使游艇壳体阳模避免了木质阳模的弊端,达到了提高制品质量、延长阳模使用寿命、降低阳模及制品的综合成本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阳模的制作方法,具体是指用于制作游艇复合树脂外壳制品的阳模的。
技术介绍
游艇的复合树脂外壳是在船体形面的游艇壳体阳模上经涂覆、层压多层树脂层和玻纤帘布层形成复合树脂的壳壁,再经固化脱模制成;现有技术的游艇壳体阳模为木质阳模,由于木质阳模的表面粗糙,且木质易受含水量的变化而发生开裂或变形,使得用木质阳模制作的复合树脂游艇外壳的表面质量不良,木质阳模的使用寿命短,需要不断地更新阳模,导致游艇复合树脂外壳制品的品质差,成本高,效率低。因此,现有技术存在品质差、寿命短、成本高的问题与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专利技术采用由基础钢架、木板层、泡沫层、玻璃钢层、代木层、胶衣层层叠结构的复合阳模,并配套以加工制作工艺方法的技术方案,提供,旨在通过复合结构使游艇壳体阳模避免木质阳模的弊端,达到提高制品质量、延长阳模使用寿命、降低阳模及制品的综合成本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复合阳模及其制作方法,其中所述的复合阳模为,由下而上由内向外,由基础钢架、木板层、泡沫层、玻璃钢层、代木层、胶衣层构成;所述的基础钢架为由角钢焊接构成的上面呈船底形的桁架;所述的木板层为杉木层;所述的泡沫层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层;所述的玻璃钢层为由环氧树脂加玻璃纤维帘布构成的环氧玻璃钢层;所述的代木层为由环氧树脂糊状泥固化形成的环氧代木层;所述的胶衣层为不饱和聚酯树脂层;所述的制作方法为步骤一、用杉木板贴覆固定连接在基础钢架的上面,用数控加工中心将杉木板的外表面切削加工成倒扣的船体形状,由此在基础钢架上面获得船形的木板层;步骤二、在木板层的外表面上用氯丁胶黏贴一层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用数控加工中心将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外表面切削加工成等厚的倒扣的船体形状层,由此在木板层的外表面获得一层等厚船形的泡沫层;步骤三、在泡沫层的外表面上涂覆由环氧树脂加玻璃纤维帘布构成的环氧玻璃钢层,室温静置12小时固化,由此在泡沫层的外表面获得一层玻璃钢层;步骤四、在玻璃钢层的外表面上涂覆厚度为8 15毫米的环氧树脂糊状泥层,室温静置24小时固化,之后,用数控加工中心将环氧树脂糊状泥固化层的外表面切削加工成厚度为5毫米的倒扣的船体形状层,由此在玻璃钢层的外表面获得一层代木层;步骤五、在代木层的外表面上均匀喷涂厚度为O. 5 I毫米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层,室温静置24小时固化,由此在代木层5的外表面获得一层胶衣层。上述,本专利技术采用由基础钢架、木板层、泡沫层、玻璃钢层、代木层、胶衣层层叠结构的复合阳模,并配套以加工制作工艺方法的技术方案,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品质差、寿命短、成本高的问题与不足,所提供的,通过复合结构使游艇壳体阳模避免了木质阳模的弊端,达到了提高制品质量、延长阳模使用寿命、降低阳模及制品的综合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游艇壳体的复合阳模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是图I中A部的引出放大图。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图中基础钢架I、木板层2、泡沫层3、玻璃钢层4、代木层5、胶衣层6。具体实施例方式参阅图I 图2,本专利技术的,包括复合阳模及其制作方法,其中所述的复合阳模为,由下而上由内向外,由基础钢架I、木板层2、泡沫层3、玻璃钢层4、代木层5、|父衣层6构成;所述的基础钢架I为由角钢焊接构成的上面呈船底形的桁架;所述的木板层2为杉木层;所述的泡沫层3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层;所述的玻璃钢层4为由环氧树脂加玻璃纤维帘布构成的环氧玻璃钢层;所述的代木层5为由环氧树脂糊状泥固化形成的环氧代木层;所述的胶衣层6为不饱和聚酯树脂层;所述的制作方法为步骤一、用杉木板贴覆固定连接在基础钢架I的上面,用数控加工中心将杉木板的外表面切削加工成倒扣的船体形状,由此在基础钢架I上面获得船形的木板层2 ;步骤二、在木板层2的外表面上用氯丁胶黏贴一层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用数控加工中心将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外表面切削加工成等厚的倒扣的船体形状层,由此在木板层2的外表面获得一层等厚船形的泡沫层3 ;步骤三、在泡沫层3的外表面上涂覆由环氧树脂加玻璃纤维帘布构成的环氧玻璃钢层,室温静置12小时固化,由此在泡沫层3的外表面获得一层玻璃钢层4 ;步骤四、在玻璃钢层4的外表面上涂覆厚度为8 15毫米的环氧树脂糊状泥层,室温静置24小时固化,之后,用数控加工中心将环氧树脂糊状泥固化层的外表面切削加工成厚度为5毫米的倒扣的船体形状层,由此在玻璃钢层4的外表面获得一层代木层5 ;步骤五、在代木层5的外表面上均匀喷涂厚度为O. 5 I毫米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层,室温静置24小时固化,由此在代木层5的外表面获得一层胶衣层6。权利要求1.一种游艇壳体的复合阳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用杉木板贴覆固定连接在基础钢架(I)的上面,用数控加工中心将杉木板的外表面切削加工成倒扣的船体形状,由此在基础钢架(I)上面获得船形的木板层(2);所述基础钢架(I)为由角钢焊接构成的上面呈船底形的桁架; 步骤二、在木板层(2)的外表面上用氯丁胶黏贴一层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用数控加工中心将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外表面切削加工成等厚的倒扣的船体形状层,由此在木板层(2)的外表面获得一层等厚船形的泡沫层(3); 步骤三、在泡沫层(3)的外表面上涂覆由环氧树脂加玻璃纤维帘布构成的环氧玻璃钢层,室温静置12小时固化,由此在泡沫层(3)的外表面获得一层玻璃钢层(4);步骤四、在玻璃钢层(4)的外表面上涂覆厚度为8 15毫米的环氧树脂糊状泥层,室温静置24小时固化,之后,用数控加工中心将环氧树脂糊状泥固化层的外表面切削加工成厚度为5毫米的倒扣的船体形状层,由此在玻璃钢层(4)的外表面获得一层代木层(5);步骤五、在代木层(5)的外表面上均匀喷涂厚度为0. 5 I毫米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层,室温静置24小时固化,由此在代木层(5)的外表面获得一层胶衣层(6)。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本专利技术采用由基础钢架(1)、木板层(2)、泡沫层(3)、玻璃钢层(4)、代木层(5)、胶衣层(6)层叠结构的复合阳模,并配套以加工制作工艺方法的技术方案,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品质差、寿命短、成本高的问题与不足,通过复合结构使游艇壳体阳模避免了木质阳模的弊端,达到了提高制品质量、延长阳模使用寿命、降低阳模及制品的综合成本的目的。文档编号B32B1/02GK102794838SQ20121028778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日专利技术者李恒国, 陈吉科, 沈良永 申请人:南京甬博数控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游艇壳体的复合阳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用杉木板贴覆固定连接在基础钢架(1)的上面,用数控加工中心将杉木板的外表面切削加工成倒扣的船体形状,由此在基础钢架(1)上面获得船形的木板层(2);所述基础钢架(1)为由角钢焊接构成的上面呈船底形的桁架;步骤二、在木板层(2)的外表面上用氯丁胶黏贴一层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用数控加工中心将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外表面切削加工成等厚的倒扣的船体形状层,由此在木板层(2)的外表面获得一层等厚船形的泡沫层(3);步骤三、在泡沫层(3)的外表面上涂覆由环氧树脂加玻璃纤维帘布构成的环氧玻璃钢层,室温静置12小时固化,由此在泡沫层(3)的外表面获得一层玻璃钢层(4);步骤四、在玻璃钢层(4)的外表面上涂覆厚度为8~15毫米的环氧树脂糊状泥层,室温静置24小时固化,之后,用数控加工中心将环氧树脂糊状泥固化层的外表面切削加工成厚度为5毫米的倒扣的船体形状层,由此在玻璃钢层(4)的外表面获得一层代木层(5);步骤五、在代木层(5)的外表面上均匀喷涂厚度为0.5~1毫米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层,室温静置24小时固化,由此在代木层(5)的外表面获得一层胶衣层(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恒国,陈吉科,沈良永,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甬博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