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骨骨折模型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545266 阅读:3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3 1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骨骨折模型的制作方法,其是将患骨沿横断面连续螺旋CT扫描,得到多层图像,以Dicom3.0标准存储,利用Mimics软件制作出骨以及骨折断面的三维重建模型;经UG软件将要加工的模型分形,数控铣加工制作骨外形模具,以及原型骨骨折线位置的标记凹槽;三维打印得到骨折断面模型,并放置在相应骨外形模具的标记凹槽位置,对合上、下模具,灌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室温下静置、固化,取出骨折断面模型,得到人工骨骨折模型标本。这样制备的骨折模型一步到位,免去了得到骨标本后再人造骨折的复杂过程,器材损耗及提高成本的顾虑。所得到的骨折界面全面真实的反映骨折断面间的受力情况,为临床骨折的治疗提供帮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骨折模型制作的方法,特别是一种能够再现临床特征,符合实际骨折界面的。
技术介绍
随着人口老龄化,激素类药物的广泛使用以及交通事故的增多,骨折的发生率明显上升,针对不同部位的骨折及其生物力学特征的差异,应该尽早采取相应的处理办法,以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因此,对于骨的生物力学性能的测试和研究工作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解决人尸体骨的来源有限且成本较高等问题,中国专利101602056公开了一种 “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备人工股骨标本的方法”,通过该方法材料制作统一骨模型,人造骨折,分析骨折断面间的受力情况。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是以粉剂和液剂两部分聚合而成的,而不同的粉液比例合成PMMA所具备的力学特性是不同的。近年来,该方法制作的骨模型标本广泛应用于生物力学研究中,其较高的力学强度和黏弹性的性质得到了国内外的认可。长期以来,人们得到人工骨模型标本以后,对于骨折模型的建立往往采用单纯垂直横断或斜断的方法,研究断面间的生物力学性能。该方法制作骨折模型存在明显的缺点是采用人工方法得到的骨折界面较为单一,不能完全反映临床上复杂多样的骨折界面,所测得的断面间的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信龙马剑雄徐卫国陈阳杜长林朱少文杨阳马宝意姬树青马韬王杰张弢王志彬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天津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