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疫苗学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鳗弧菌减毒疫苗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能感染包括奸类、贝类和鱼类等水产养殖动物,诱发危害严重的弧菌病。在鱼类中,已发现鳗弧菌可感染多种海水和淡水鱼,包括虹鳟、牙鲆、大菱鲆、鳗鲡、大黄鱼等。鳗弧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其诱发的弧菌病容易发生在不良的养殖环境条件下,如高温、高养殖密度等。在欧美,弧菌病防控多年来依靠灭活性多联疫苗。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商业化鳗弧菌疫苗。已报导的实验室鳗弧菌疫苗主要包括灭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尚无减毒疫苗。减毒疫苗是通过对病原菌株人为突变,随后筛选毒力降低的突变株而获得。减毒疫苗的优点是能够通过细菌自身残留的毒力入侵宿主,从而模拟自然感染,诱发强大的宿主免疫反应。基于这一特点,许多减毒疫苗可通过浸泡和口服的方式传递,从而避免了昂贵的注射途径,因此在应用上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鳗弧菌减毒疫苗及其应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鳗弧菌减毒疫苗,减毒疫苗菌株为鳗弧菌C312在含逐渐升高浓度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鳗弧菌减毒疫苗,其特征在于:减毒疫苗菌株为鳗弧菌C312在含逐渐升高浓度的利福平的培养基中培养,直至培养到培养基中利福平浓度为100ug/ml,所得转化菌株为减毒疫苗菌株C312R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黎,于兰萍,胡永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