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创造属于埋栖贝类采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仿生浮泥压制与底质改良的埋栖贝类采收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在海洋贝类采收作业中,传统收蛤耙通常采用负压抽吸方式直接抽吸海底表层,将贝类及海底底质泥一同采集至船上。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实现贝类的高效采收,但却对海洋底质造成了极大破坏,单船次作业可移除约200m³海底沉积物(数据来源:《海洋渔业生态影响评估报告》)。底质泥中包含大量微生物、有机质及底栖生物幼体,其被破坏后,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受到干扰,导致底栖生物栖息地丧失、生物多样性降低,且底质生态系统的恢复周期漫长。
2、现有改进采收装置中振动筛分虽能分离部分底泥,但返排泥浆直接入海仍造成二次污染,并不能起到维持海底原生状态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创造旨在提出一种一种仿生浮泥压制与底质改良的埋栖贝类采收装置及方法,以解决采集埋栖贝类的同时不会破坏海底环境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生浮泥压制与底质改良的埋栖贝类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船只主体的甲板上设置可分离贝类的贝类滚筛分离器、以及仿生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浮泥压制与底质改良的埋栖贝类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排放管的排放出口设置在贝类收集通道沿着船只行进方向的后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浮泥压制与底质改良的埋栖贝类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组件包括并排可连通的底泥分离水箱、底泥调配水箱和底泥增氧水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仿生浮泥压制与底质改良的埋栖贝类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泥调配水箱的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浮泥压制与底质改良的埋栖贝类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船只主体的甲板上设置可分离贝类的贝类滚筛分离器、以及仿生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浮泥压制与底质改良的埋栖贝类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排放管的排放出口设置在贝类收集通道沿着船只行进方向的后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浮泥压制与底质改良的埋栖贝类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组件包括并排可连通的底泥分离水箱、底泥调配水箱和底泥增氧水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仿生浮泥压制与底质改良的埋栖贝类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泥调配水箱的侧壁上开设有泥水流通孔,通过泥水流通孔与底泥分离水箱连通,所述泥水流通孔上安装流量控制阀,用以调节底泥分离水箱中泥水流入底泥调配水箱中的流量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浮泥压制与底质改良的埋栖贝类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泥板,所述仿生排放管的排出口设置在压泥板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浮泥压制与底质改良的埋栖贝类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贝类滚筛分离器包括孔径逐级增大的滚筒状筛网、设置滚筒状筛网下方的承接板以及使得滚筒状筛网转动的电机,贝类采集管的出口连通第一级滚筒状筛网,最后一级滚筒状筛网的孔径大于需收集的贝类,所述贝类收集通道与对应最后一级滚筒状筛网的承接板部分连通,其他部分的承接板呈漏斗状或倾斜状,其底部或端部与底泥收集通道连通,使得该部分的承接板上物质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姜永成,杨美洁,付善灿,宋浩,丁征亮,何学智,陈永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