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辆用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014597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6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动车辆用充电系统,包括:充电装置和设置在所述电动车辆上的付费装置;充电装置用于接收付费装置的充电信息和电动车辆的整车控制单元的剩余电量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对电动车辆充电,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车载充电单元接入电网进行充电,并获取对车载充电单元充电的电量值,计算得到充电金额,反馈至中央服务器;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断开车载充电单元与电网之间的连接;付费装置用于根据电动车辆的账户余额信息,发送相应的充电信息至充电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能够使用户在车上就可以完成电费结算,方便用户使用的同时,还能够节省充电设施的安装成本和安装空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辆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车辆用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电动车辆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运转的车辆。相较于传统汽车而言,电动车辆无内燃机,在工作时不产生排气污染,对环境保护和空气洁净十分有益,几乎是“零污染”;同时,电动车辆的噪声也很小。由此使得,电动车辆的前景被广泛看好,正在快速发展中。但是,电动车辆的发展必须有大量的充电设施与之配套。现如今,电动车辆的充电设施一般是指装有大功率快充直流充电机的充电站和交流慢充充电桩。其中,交流慢充充电桩比大功率快充直流充电机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交流慢充充电桩可以设置在停车场、 加油站、超市门口、道路收费站等场所,其设置地点比较灵活,而专门的充电站则一般选址限制比较多。对于车主而言,大多数车主更倾向于选择停车场或家庭附近的充电桩进行充电,而不太愿意专门前往电动车辆专用的充电站。因此,为了推广电动车辆的使用,除了修建少量的专用充电站之外,在停车场或居民区附近安装小型充电桩是非常必要的。现阶段通常使用的充电桩,其计费系统集成在所述充电桩上,能实现计时、计电度、计金额充电。车主需要下车对充电桩进行相应的操作,通过刷卡或投币的方式进行电费结算;同时,现有充电桩均需要单独占用一定的安装空间,其安装及占地成本很高,使得电网公司在铺设充电设施的成本较高,减缓了充电设施的发展,从而限制了电动车辆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辆用充电系统,能够使用户在车上就可以完成电费结算,方便用户使用的同时,还能够节省充电设施的安装成本和安装空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车辆用充电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充电装置和设置在所述电动车辆上的付费装置;通过电动车辆通讯线路建立所述充电装置和所述电动车辆以及设置在电动车辆上的付费装置之间的通讯连接;通过充电电缆建立所述充电装置与所述电动车辆之间的充电连接;通过中央服务器通讯线路建立所述充电装置与中央服务器之间的通讯连接;通过电网电缆建立所述充电装置与电网之间的电力连接;所述充电装置,用于接收所述付费装置的充电信息和所述电动车辆的整车控制单元的剩余电量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电动车辆进行充电,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电动车辆的车载充电单元接入电网,对所述车载充电单元进行充电,并获取对车载充电单元充电的电量值,计算得到充电金额,反馈至中央服务器;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断开所述电动车辆的车载充电单元与电网之间的连接;所述付费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电动车辆的账户余额信息,发送相应的充电信息至所述充电装置。优选地,所述充电装置包括控制计算单元、电能计量单元、驱动单元、充电开关、通讯单元;所述控制计算单元的第一端与通讯单元相连,通过通讯单元与所述付费装置和所述电动车辆的整车控制单元建立通讯连接;所述控制计算单元的第二端通过中央服务器通讯线路与中央服务器建立通讯连接;所述控制计算单元的第三端通过驱动单元与充电开关的控制端相连;所述控制计算单元的第四端接所述电能计量单元的电量输出端;所述充电开关的第一端接电能计量单元的输入端,所述充电开关的第二端通过电网电缆接电网;所述电能计量单元的电能输出端通过充电电缆接电动车辆,其电量输出端接所述 控制计算单元;所述控制计算单元,根据接收自所述付费装置的充电信息和接收自所述电动车辆的整车控制单元的剩余电量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对电动车辆充电,输出相应的充电指令至所述驱动单元;接收所述电能计量单元输出的充电电量值,计算得到充电金额,反馈至中央服务器;所述驱动单元,将接收到的充电指令转化为相应的控制信号,输出至所述充电开关的控制端,控制所述充电开关的闭合或断开;所述电能计量单元,用于当所述充电开关闭合时,接收电网输入的交流电并输送至电动车辆,并对接收到的交流电进行电量计量,将计量得到的充电电量值输出至所述控制计算单元。优选地,所述充电信息包括开始充电信息和停止充电信息;所述付费装置,用于当所述电动车辆的账户余额信息为有余额时,发送开始充电信息至所述充电装置的控制计算单元;当所述账户余额信息为没有余额时,发送停止充电信息至所述充电装置的控制计算单元。优选地,所述剩余电量信息包括电未满信息和电满信息;所述控制计算单元,用于当所述充电信息为开始充电且所述剩余电量信息为电未满时,输出启动指令至所述驱动单元;当所述充电信息为停止充电或者所述剩余电量信息为电满时,输出关断指令至所述驱动单元。优选地,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容、限流电阻、光电耦合器、上拉电阻、二极管、功率开关器件、继电器;其中,所述继电器包括继电器等效线圈电阻和继电器吸合开关;所述光电耦合器包括发光二极管和受光三极管;所述限流电阻的一端接所述控制计算单元的输出端,所述限流电阻的另一端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接工作电压,所述受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受光三极管的集电极经所述上拉电阻接所述工作电压;所述功率开关器件的门极接所述受光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功率开关器件的源极接地,所述功率开关器件的漏极接所述二极管的阳极,所述二极管的阴极接所述工作电压;所述电容接在所述功率开关器件的门极和源极之间;所述继电器等效线圈电阻的一端接所述功率开关器件的漏极,所述继电器等效线圈电阻的另一端接所述工作电压;所述继电器吸合开关的一端接所述充电开关的正端,所述继电器吸合开关的另一端接所述充电开关的负端。优选地,所述充电开关为继电器、接触器、空气开关、断路器、晶闸管、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场效应管、或者上述各开关中任意2个或者3个的组合。优选地,所述通信单元为RS232通讯模块、RS485通讯模块、Lonfforks通讯模块、CAN通讯模块、PR0FIBUS通讯模块、基金会现场总线FF通讯模块、WorldFIP通讯模块、HART通讯模块、Motbus通讯模块、TCP/IP通讯模块、电力载波通讯模块、或者上述各通讯模块中任意2个或者3个的组合。优选地,所述控制计算单元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单片机、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普通计算机、工业用计算机、触摸屏式计算机、IPAD、移动终端、或者上述任意2个或者3个的组合。优选地,所述电能计量单元为单相电能计量模块、三相电能计量模块、或者上述两种电能计量模块的组合。优选地,将所述充电装置嵌入到设置在公共场所的车轮定位器中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所述的电动车辆用充电系统,包括充电装置和付费装置,其付费装置设置在电动车辆上,当需要对电动车辆充电时,只需要通过电动车辆通讯线路建立充电装置和电动车辆以及设置在电动车辆上的付费装置之间的通讯连接,即可实现用户在车上就能够完成充电付费操作。与现有常用的充电桩相比较,付费装置设置在电动车辆上,用户无需下车就可以完成充电付费操作,增强了用户体验;同时,也能够节省设置在公共场所的充电设施的安装成本和安装空间。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动车辆用充电系统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动车辆用充电系统的外部连接实物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驱动单元电路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车辆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充电装置和设置在所述电动车辆上的付费装置;通过电动车辆通讯线路建立所述充电装置和所述电动车辆以及设置在电动车辆上的付费装置之间的通讯连接;通过充电电缆建立所述充电装置与所述电动车辆之间的充电连接;通过中央服务器通讯线路建立所述充电装置与中央服务器之间的通讯连接;通过电网电缆建立所述充电装置与电网之间的电力连接;所述充电装置,用于接收所述付费装置的充电信息和所述电动车辆的整车控制单元的剩余电量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电动车辆进行充电,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电动车辆的车载充电单元接入电网,对所述车载充电单元进行充电,并获取对车载充电单元充电的电量值,计算得到充电金额,反馈至中央服务器;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断开所述电动车辆的车载充电单元与电网之间的连接;所述付费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电动车辆的账户余额信息,发送相应的充电信息至所述充电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晓王道洪鲍延杰丁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理工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