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充电供电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14591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6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充电供电光伏组件,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1)、旁路控制模块(2)、充电控制模块(3)、温度补偿模块(4)、多功能直流负载输出模块(5),组件功率增加端口(6)、散热装置(7)、封装盒(8)共同组成的智能充电供电光伏组件。在有光的状态下太阳能电池组件(1)通过各模块对蓄电池进行脉宽调制及温度补偿技术充电,同时可为恒流、恒压及不同电压等级的直流负载供电,可增加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功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高效、智能、便捷、实用性强、组件功率可变、长寿命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运用于光伏照明、户外设备充电、离网系统应用等多功能的太阳能应用产品。(*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智能充电供电光伏组件,涉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利用及供电

技术介绍
目前在中国的西部及世界的其他地区还有很多的无电地区,光伏离网系统已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以及发达国家的光伏户外充电设备也有了较大的应用。现在的光伏离网系统一般有太阳能电池组件、充电控制器、逆变器、蓄电池及负载组成。太阳能电池组件为发电部件。光伏控制器对所发的电能进行调节和控制,一方面把调整后的能量送往直流负载或经过逆变器供给交流负载,另一方面把多余的能量送往蓄电池组储存。同时有过充、过放保护功能,延长蓄电池寿命。逆变器负责把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供交流负荷使用。现有的 光伏离网发电系统各部件都是分开的,携带不方便;经过逆变器逆变电能损失大;普通的 控制器无智能的充电供电功能,方式单一,无法同时供给一些户外设备和新型高效直流负载。
技术实现思路
(I)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对于目前现有技术中光伏离网系统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功能齐全、高效、实用性强、组件功率可变的新型智能充电供电光伏组件。(2)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为实现其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充电供电光伏组件,所述组件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旁路控制模块、充电控制模块、温度补偿模块、多功能直流负载输出模块、组件功率增加端口、散热装置和封装盒;在有光的状态下太阳能电池组件通过各模块对蓄电池进行脉宽调制及温度补偿技术充电,同时为恒流、恒压及不同电压等级的直流负载供电。所述的充电控制模块为充电具有脉宽调制与温度补偿功能,分别与旁路控制模块、温度补偿模块、多功能直流负载输出模块、组件功率增加端口相连,并与相连组件装于封装盒内,提高组件对蓄电池的充电效率。所述的光伏组件为一般太阳能光伏组件,其不包括接线盒。所述的旁路控制模块为相邻两个太阳能电池片串之间设置的旁路二极管。所述温度补偿模块的温度补偿测试端在组件与蓄电池连接线的端头,随环境温度改变调节组件的充电电压。所述的多功能直流负载输出模块可为负载提供恒压、恒流两种直流输出,同时有不同电压等级的端口,可满足不同的用电设备。所述组件功率增加端口为连接其他普通组件端口。所述散热装置为各部件集中散热端口,与组件边框、封装盒相连。所述封装盒为各模块的封装保护盒,防水等级IP65以上。(3)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方案,该智能充电供电光伏组件可直接对蓄电池进行高效充电,同时具有过充过放,对负载有时空光控作用;可通过蓄电池周围环境温度调节充电电压从而提高充电效率,直接提供恒流、恒压及多电压等级的直流输出,满足不用用电设备;其散热装置与组件边框结合,达到有效散热;其封装保护盒密封性好,可防水。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I、太阳能电池组件,2、旁路控制模块,3、充电控制模块,4、温度补偿模块,5、多功能直流负载输出模块,6、组件功率增加端口,7、散热装置,8,封装盒,9、温度补偿测试 端。具体实施方式在图I中所示的为智能充电供电光伏组件,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I、旁路控制模块2、充电控制模块3、温度补偿模块4、多功能直流负载输出模块5,组件功率增加端口 6、散热装置7和封装盒8。在有光的状态下太阳能电池组件I通过各模块对蓄电池进行脉宽调制及温度补偿技术充电,同时为恒流、恒压及不同电压等级的直流负载供电。所述的充电控制模块3为充电具有脉宽调制与温度补偿功能,分别与旁路控制模块2、温度补偿模块4、多功能直流负载输出模块5、组件功率增加端口 6相连,并与相连组件装于封装盒8内,提高组件对蓄电池的充电效率。所述的光伏组件为一般太阳能光伏组件,其不包括接线盒。所述的旁路控制模块2为相邻两个太阳能电池片串之间设置的旁路二极管。所述温度补偿模块4的温度补偿测试端9在组件与蓄电池连接线的端头,随环境温度改变调节组件的充电电压。所述的多功能直流负载输出模块5可为负载提供恒压、恒流两种直流输出,同时有不同电压等级的端口,可满足不同的用电设备。所述组件功率增加端口 6为连接其他普通组件端口。所述散热装置7为各部件集中散热端口,与组件边框相连。所述封装盒8为各模块的封装保护盒,防水等级IP65以上。在有光的状态下,太阳能电池组件I通过各模块对蓄电池进行脉宽调制及温度补偿技术充电,同时可为恒流、恒压及不同电压等级的直流负载供电,可增加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功率。当综上所述,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本技术的限制性实施方式,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内容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修饰或者等效变形,均在本技术的技术范畴。权利要求1.ー种智能充电供电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I)、旁路控制模块(2)、充电控制模块(3)、温度补偿模块(4)、多功能直流负载输出模块(5)、组件功率増加端ロ出)、散热装置(7)和封装盒(8);在有光的状态下太阳能电池组件(I)通过各模块对蓄电池进行脉宽调制及温度补偿技术充电,同时为恒流、恒压及不同电压等级的直流负载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智能充电供电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控制模块(3)分别与旁路控制模块(2)、温度补偿模块(4)、多功能直流负载输出模块(5)、组件功率增加端ロ(6)相连,并与相连组件装于封装盒(8)内。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智能充电供电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补偿模块(4)的温度补偿测试端(9)在组件与蓄电池连接线的端头。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智能充电供电光伏组件,其特征在干所述的散热装置(7)与组件边框、封装盒(8)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充电供电光伏组件,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1)、旁路控制模块(2)、充电控制模块(3)、温度补偿模块(4)、多功能直流负载输出模块(5),组件功率增加端口(6)、散热装置(7)、封装盒(8)共同组成的智能充电供电光伏组件。在有光的状态下太阳能电池组件(1)通过各模块对蓄电池进行脉宽调制及温度补偿技术充电,同时可为恒流、恒压及不同电压等级的直流负载供电,可增加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功率。本技术是一种高效、智能、便捷、实用性强、组件功率可变、长寿命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本技术是一种运用于光伏照明、户外设备充电、离网系统应用等多功能的太阳能应用产品。文档编号H02J7/00GK202550589SQ20112039112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4日专利技术者诸荣耀 申请人:宁波圣彼电气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充电供电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1)、旁路控制模块(2)、充电控制模块(3)、温度补偿模块(4)、多功能直流负载输出模块(5)、组件功率增加端口(6)、散热装置(7)和封装盒(8);在有光的状态下太阳能电池组件(1)通过各模块对蓄电池进行脉宽调制及温度补偿技术充电,同时为恒流、恒压及不同电压等级的直流负载供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诸荣耀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圣彼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