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维贤专利>正文

一种气压氧舱的操舱控制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09675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4 04:40
一种气压氧舱的操舱控制杆,包括有外壳和连杆,其特征在于:外壳内可转动地设置有横向贯穿的转轴,连杆的底部连接在转轴上,连杆的轴线和转轴的轴线相互垂直;转轴的其中一端经传动装置连接有可测试该转轴的转动角度的传感器,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板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控制杆能够单独带动一个调节阀,通过两个控制杆配合即能可靠地实现氧舱所要求的通风换气功能;控制杆不具备中立零位状态,在操作过程中始终将零位偏向一边,使得输出同样一个电信号的可利用的角度值增大,改善控制杆的调节细度;外壳上增设了侧罩和底罩,能够更好地保护其内的传动部件和电路元件,以减少故障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氧舱操舱控制杆,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医用高压氧舱、潜水加压氧舱、高空负压氧舱等载人气压氧舱的操舱控制杆
技术介绍
医用高压氧舱等载人气压氧舱为舱内加、减压的操作,或者在舱压不变的情况下进行通风换气等操作,都离不开工作人员直接操纵机械阀门的手轮或旋转能够输出控制信号的仪器旋钮来实现。目前,除计算机操舱之外,国内外的大量氧舱都是靠这种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旋转来实现操舱的,在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将方向搞反,产生误操作。针对旋转操作存在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如专利号为ZL201120044801.X的中国技术《一种气压氧舱的加减压操纵杆》公开了一种气压氧舱的加减压操纵杆,其特征为 它含有外壳组合、操纵杆直线行程控制、4 20mA输出和控制接点输出四个单元,而控制接点输出单元又可分为微动电门接点输出和操纵杆手柄顶端暗埋按钮输出两部分,以旋转钢球为圆心,支承操纵杆手柄沿带有摩擦弧面的直线滑槽移动。该专利将现有的旋转操作改变为与人体动作习惯相一致的前后直线操作,这样不仅可克服以往长时间抬着胳膊转动旋钮带来的劳累,更可避免工作人员转错了方向。但是,上述专利在完成对原有技术的提升的同时,也显现出自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压氧舱的操舱控制杆,包括有外壳(1)和可沿直线操纵的连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内可转动地设置有横向贯穿的转轴(3),所述连杆(2)的底部连接在所述转轴(3)上并能带动该转轴(3)旋转,并且,所述连杆(2)的轴线和所述转轴(3)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转轴(3)的其中一端经一传动装置连接有可测试该转轴(3)的转动角度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能将所述转轴(3)的旋转信号转换为控制阀门开度的电信号的控制电路板(8)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维贤杨金龙蒋燕姚晓明张建国付文秀李中平陈秀梅
申请(专利权)人:邹维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