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压舱的操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24974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压舱的操舱装置,包括舱体向外延伸部(1),载人气压舱的各种非电量的控制和显示附件及它们的连接管路都集中在该区域,舱体向外延伸部(1)包括:主控区(2)、仪表显示区(3)、管系接口区(4),舱体向外延伸部(1)的内部为主控区(2);舱体向外延伸部(1)的正面为仪表显示区(3);舱体向外延伸部(1)的反面为管系接口区(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载人气压舱的供、排气和供、排氧等的管路和各种阀件不进控制台,管系路迳紧缩,不再绕地下室走来走去,比现有载人气压舱可节省5-10倍的管材。不仅可使目前载人气压舱的控制台免掉了全部管系和阀件,更重要的是免掉了地下工程的建造。(*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医用空气加压氧舱,潜水领域加压氧舱,科学实验氧舱等载人气压舱(包括正负压)的操舱装置。
技术介绍
氧舱为载人承压容器,按舱内容纳人数分类,氧舱可分为单人氧舱和多人氧舱。多 人氧舱的加压介质,国家标准规定应为压縮空气,而单人氧舱的加压介质则可为压縮空气, 亦可为医用氧气。本技术所涉及的范围则为压縮空气加压的多人和单人氧舱。这些氧 舱又因用途不同,而舱内工作压力也不同。但它们的相同点则是每一种氧舱要建立舱内工 作压力,都要有加压、稳压和降压的操舱装置和提供舱内人员呼吸氧气或混合氧的供、排氧 的操舱装置。 所述的操舱装置,即氧舱为加压或供氧的来气(压縮空气或氧气)控制,须经位 于氧舱前方的控制台进入舱内,舱内为减压或人员呼出气体的排气(压縮空气或废氧)控 制也须经该控制台排出室外。因此,控制台上集中了操纵、控制和显示部件,而且氧舱上全 部进进出出的管系都要在控制台上汇集,使得本来因包含大量电气设施而使控制台已经十 分拥挤的情况下,现在又不得不增加粗粗细细、密密麻麻的管系和大量阀件,这就使氧舱控 制台不仅变成了一个庞然大物,更使控制台的内部结构繁杂交错。现场安装耗时费力,既大 量用料,还难以下手,更给用户日后的维修带来难度。面对这个现状,长期以来,用户为建造 氧舱,不得不先造地下建筑,以方便来自四面八方的管路与控制台的对接。基建工程的额外 负担,不仅使氧舱建造成本剧增、建造周期延长,更使一些用户因条件不具备不得不欲建而 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载人气压 舱的供、排气及供、排氧等系统的管路和阀件不进控制台(免建控制非电量的控制台)的操 舱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气压舱的操舱装置,包括气压舱受压壳体,沿气压舱受压壳体轴向一侧连接有舱体向外延伸部,气压舱的操舱装置中的非电量控制阀件及它们的连接管路,非电量测量接口及它们的连接管路,传感器及它们的连接管路,非电量显示仪器、仪表及它们的连接管路,备用手操阀及它们的连接管路,管系接口和管系接口控制阀及它们的连接管路都安装在所述舱体向外延伸部上。 所述舱体向外延伸部为非受压圆柱体外壳,在外壳内腔设有舱内通道,舱内通道与外壳之间的区域为主控区,外壳的外表正面设有仪表显示区,外壳的外表反面设有管系接口区,在主控区安装有非电量控制阀件及它们的连接管路,非电量测量接口及它们的连接管路,传感器及它们的连接管路;在仪表显示区安装有非电量显示仪器、仪表及它们的连接管路,备用手操阀及它们的连接管路;在管系接口区安装有管系接口和管系接口控制阀及它们的连接管路。 所述的操舱装置,一般可分为手动操舱、遥控(半自动)操舱和自动操舱三种方式。其中,手动操舱是利用仪表显示区的备用手操阀根据仪表显示区的仪表示数,对载人 气压舱行施加、减压和供、排氧等的操作控制。遥控(半自动)操舱是利用电气控制台上 的专用部件人工输出电信号,根据计算机显示屏的工况显示,对载人气压舱行施加、减压和 供、排氧等的操作控制。自动操舱则是根据预设程序由计算机自动控制主控区的自动调节 阀和自动开关等阀件来行施加、减压和供、排氧等的操作控制。 所述的对载人气压舱行施加、减压的操作控制,是指载人气压舱根据不同的用途 而建立不同的工作舱压的进气(压縮空气)的操作控制;和载人气压舱工作结束了为卸掉 舱压的排气操作控制。以及载人气压舱为通风换气而采取的保持舱压不变的前提下进行的 既进气又同等数量的排气的操作控制。 所述的对载人气压舱行施供、排氧的操作控制,是指载人气压舱根据不同的工作 舱压而提供不同供氧压力的操作控制,和对不同吸氧人员提供不同吸氧流量的操作控制, 以及吸氧人员呼出气体排出舱外的操作控制。 所述的主控区的自动调节阀可以采用各种现有技术,但以采用以下结构为佳 1、气动薄膜调节阀,是以压縮空气为动力,并使阀门开度与控制气压成线性或对 数关系,其特征在于气动薄膜调节阀应是常闭式,以使平时无控制信号或气动薄膜调节阀 出现故障时,阀体呈关闭状态,从而避免事故并可实现多于一个舱室的载人气压舱的多路 供、排气的最佳控制。气动薄膜调节阀的另一特征在于与该阀为一体的阀门定位器应为 电_气阀门定位器,以实现遥控操舱和自动操舱的电气控制。 2、电动调节阀,是以电信号控制的阀门机构,阀门开度与控制的电信号(DC:4 20mA或DC :0 10V等)成对应关系。其特征在于电动调节阀应是常闭式,理由与前述的 气动薄膜调节阀一致。 所述的主控区的自动开关阀采用各种现有技术,可以是电磁阀;如装于氧气系统, 则选用防爆电磁阀;也可以是气动开关阀。各种自动开关阀的技术特征为常闭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载人气压舱受压壳体上沿轴向焊接 一段非受压的圆柱体外壳,即舱体向外延伸部。该延伸部的内部为主控区;该延伸部的正面 为仪表显示区;该延伸部的反面为管系接口区。从而使载人气压舱的供、排气和供、排氧等 的管路和各种阀件不进控制台,管系路迳紧縮,不再绕地下室走来走去,比现有载人气压舱 可节省5-10倍的管材。不仅可使目前载人气压舱的控制台免掉了全部管系和阀件,更重要 的是免掉了地下工程的建造。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4为本技术的供、排气原理图。 图5为本技术的供、排氧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 图5所示,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该用于气压舱的操舱装置包括有舱体 向外延伸部l,参见图l,所述的舱体向外延伸部包括有 ——主控区2,在载人气压舱受压壳体上沿轴向焊接一段非受压的圆柱体外壳8, 其内部为主控区2,人员出入的舱门5就在其中,舱内通道6与非受压的圆柱体外壳8之间 设置了各种阀件21 24、31、32、34、35、37 40、53、54、82 85和管路,非电量的测量接 口 90 93和传感器15、94也嵌设在其中,参见图2、图3、图4、图5 ; ——仪表显示区3,舱体向外延伸部1的正面(即朝向电气控制台7的一面)设置 了各种非电量显示仪器、仪表16 20、55 57、59 62,并在该区域下方设置了备用手操 阀41 44、86 89,参见图1、图3、图4、图5 ;—管系接口区4,舱体向外延伸部1的反面设置了各种管系的接口 11、12、49、 50,和各管系接口通断的控制阀13、14、51、52、参见图1、图4、图5 ;力口、减压系统的工作流程 1、加压工作流程 用于载人气压舱各舱室加压的压縮空气气源接入进气接口 ll,经接口控制球阀 13进入管路分叉的起始点A,由A点向前进入治疗室的管路分成两路, 一路是经电动调节阀 21,气动开关阀23对舱室进行自动加压; 由A点向前的另一路则是经备用角阀41对舱室进行手动加压。自动和手动加压 的两路来气共同汇集于a点,并由a点通过消音器26进入载人气压舱的治疗室,以实现 加压的程序控制。 为使加压程序能够正常进行,气源应设有供气压力的监视环节,由嵌入进气接口 11内的压力变送器15予以瞬态传感,再由二次仪表16进行显示。 供气控制采用电动调节阀21与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压舱的操舱装置,包括气压舱受压壳体,其特征在于:沿气压舱受压壳体轴向一侧连接有舱体向外延伸部(1),气压舱的操舱装置中的非电量控制阀件及它们的连接管路,非电量测量接口及它们的连接管路,传感器及它们的连接管路,非电量显示仪器、仪表及它们的连接管路,备用手操阀及它们的连接管路,管系接口和管系接口控制阀及它们的连接管路都安装在所述舱体向外延伸部(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气压舱的操舱装置,包括气压舱受压壳体,其特征在于沿气压舱受压壳体轴向一侧连接有舱体向外延伸部(1),气压舱的操舱装置中的非电量控制阀件及它们的连接管路,非电量测量接口及它们的连接管路,传感器及它们的连接管路,非电量显示仪器、仪表及它们的连接管路,备用手操阀及它们的连接管路,管系接口和管系接口控制阀及它们的连接管路都安装在所述舱体向外延伸部(1)上。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一种气压舱的操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向外延伸部(1)为非受压圆柱体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朗格高压氧舱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