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小忍专利>正文

一种组合式充气气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95588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充气气舱,属于安全产品领域。所述气舱包括至少一个中间气囊和至少一个周边气囊,所述中间气囊与所述周边气囊共同组成密闭的气舱,其中,所述各中间气囊均为内部设有空腔且四周密闭的气囊,所述任一个周边气囊上设有可封闭的进出口,所述各中间气囊及所述各周边气囊上分别设有各自的进出气口及充气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中间气囊及周边气囊组成了一个密闭的气舱结构,使得遇险乘客可以进入到一个四周是气墙的空间内,得到一种全方位的安全防护,可使乘客与外界的完全隔离,减少灾难对乘客的直接伤害,有效的减少了伤亡的发生。(*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全产品,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充气气舱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在乘坐交通工具出行时,有时会遇到险情。例如,在民航飞机在飞行中, 有时会出现发动机故障、空中停机、飞机发生火灾或机体破损等需要迫降的问题,则飞机上 的乘客可能会面临着火灾、强烈撞击或物体飞撞的情形,这些情形均可能对乘客造成伤亡。 而在危险发生时,利用合适的安全装置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尤为重要。现有民航客机一般采用的防护装置是安全带,我们都知道安全带只能对乘客起到 一定的固定作用,无法应对撞击或火灾。而较为类似的安全装置还有汽车用的安全气囊,该 气囊虽然可以迅速充气,对乘客起到一个面的保护,但是,由于飞机这类的运输工具具有其 特殊性,一旦出现火灾或机体破损,在险情出现的瞬间,乘客的身体会完全暴露在灾难中, 由于缺少全方位的安全防护而造成重大伤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由于缺少全方位的安全防护产品,而使得险情发生时,出现严 重的人员伤亡的缺陷,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充气气舱。所述技术方案如 下一种组合式充气气舱,包括至少一个中间气囊和至少一个周边气囊,所述中间气 囊与所述周边气囊共同组成密闭的气舱,其中,所述各中间气囊均为内部设有空腔且四周 密闭的气囊,所述任一个周边气囊上设有可封闭的进出口,所述各中间气囊及所述各周边 气囊上分别设有各自的进出气口及充气装置。具体地,所述周边气囊为两个,并且所述两个周边气囊均为封闭的气囊。具体地,所述周边气囊为一个,并且所述周边气囊为内部设有空腔且四周密闭的~1 : O具体地,所述各中间气囊的进出气口分别设于所述各中间气囊的内部或外部。具体地,所述各周边气囊的进出气口分别设于所述各周边气囊的内部或外部。具体地,所述各中间气囊的充气装置分别设于所述中间气囊的内部或外部。具体地,所述各周边气囊的充气装置分别设于所述周边气囊的内部或外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通 过中间气囊及周边气囊组成了一个密闭的气舱结构,使得遇险乘客可以进入到一个四周是 气墙的空间内,得到一种全方位的安全防护,可使乘客与外界的完全隔离,减少灾难对乘客 的直接伤害,有效的减少了伤亡的发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列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 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所述气舱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第一周边气囊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中间气囊的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第二周边气囊的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所述气舱的整体结构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2所述中间气囊的结构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2所述周边气囊的结构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组件列表如下IA第一周边气囊,IB第二周边气囊,IC周边气囊,2中间气囊,3进出气口,4进出 口,5充气装置,6空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 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本技术实施例1所示的一种组合式充气气舱,包括中间气囊2、 第一周边气囊IA和第二周边气囊1B,所述中间气囊2、所述第一周边气囊IA及第二周边气 囊IB共同组成密闭的气舱。其中,如图3所示,所述中间气囊2为内部设有空腔6且四周 密闭的气囊。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周边气囊IA上设有可封闭的进出口 4。所述中间气囊 2 (参见图幻、所述第一周边气囊1A(参见图2、及第二周边气囊1B(参见图4)上分别设有 各自的进出气口 3及充气装置5。其中,可封闭的进出口 4(参见图1及图2),可以采用魔 术贴结构粘贴住进出口 4,也可以采用拉链结构。充气装置5(参见图2、3及4)可以采用 现有技术中的气瓶充气或现有技术中其他的充气技术。其中,空腔6(参见图6)用于容纳 乘客,进出口 4(参见图2、用于乘客进入气舱,充气装置5 (参见图2、3及4)用于气囊的充 气,进出气口 3用于充放气。具体地,参见图2,所述各中间气囊2的进出气口 3分别设于所述各中间气囊2的 内部或外部。本例优选,设于外部。具体地,参见图3,所述第一周边气囊IA的进出气口 3设于所述第一周边气囊IA 的内部或外部。本例优选,设于内部。参见图4,第二周边气囊IB的进出气口 3设于所述第二周边气囊IB的内部或外 部。本例优选,设于内部。具体地,参见图2,所述中间气囊2的充气装置5设于所述中间气囊2的内部或外 部。本例优选,设于外部。具体地,参见图3及图4,所述第一周边气囊IA及第二周边气囊IB的充气装置5 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周边气囊IA及第二周边气囊IB的内部或外部。本例优选,设于内部。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场地的大小选择中间气囊及周边气囊的数量或尺寸,当采用 多个中间气囊时,可将多个中间气囊连接后再与周边气囊相连。在民航中使用本技术,各气囊须用复合材料制作,该复合材料至少包括用于 包裹气体的密封材料、用于抗撞击的高强度纺织材料、以及用于耐高温和隔热防火材料组 成。该复合材料可以是同时具有三种性能的复合材料,也可以是分别具有三种性能的三层 材料复合在一起形成的复合材料。采用这种复合材料制作的气囊,具有抗冲击及防火隔热 性能,由它组合成的组合体内部也就具有了比较强的安全性。当民航飞机乘客在飞行中有发动机故障、飞机火灾、需要迫降等情况发生时,本实 用新型通过中间气囊及周边气囊组成了一个密闭的气舱结构,使得遇险乘客可以进入到一 个四周是气墙的空间内,即在乘客的上、下、前、后、左、右六面,均有一定厚度的,具有抗冲 击、防火隔热性能的气墙,使乘客得到一种全方位的安全防护,使乘客与外界的完全隔离, 减少灾难对乘客的直接伤害,有效的减少了伤亡的发生。另外,由于是本技术是可以充气的,因此在不使用时,可折叠放置,便于民航 飞机携带。此外,本技术也适合于海上救生。实施例2如图5、图6及图7所示,本技术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充气气舱,其与实 施例1的区别在于,参见图7,所述周边气囊IC为一个,并且所述周边气囊IC为内部设有空 腔6且四周密闭的气囊。所述中间气囊2 (参见图6)、所述周边气囊1C(参见图7)共同组 成密闭的气舱。其余的结构,例如进出气口 3、充气装置5的结构及设置位置均与实施例1 相同,相同之处本例不再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实用 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 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充气气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舱包括至少一个中间气囊和至少一个周 边气囊,所述中间气囊与所述周边气囊共同组成密闭的气舱,其中,所述各中间气囊均为内 部设有空腔且四周密闭的气囊,所述任一个周边气囊上设有可封闭的进出口,所述各中间 气囊及所述各周边气囊上分别设有各自的进出气口及充气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气囊为两个,并且所述两个周边气 囊均为封闭的气囊。3.如权利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充气气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舱包括至少一个中间气囊和至少一个周边气囊,所述中间气囊与所述周边气囊共同组成密闭的气舱,其中,所述各中间气囊均为内部设有空腔且四周密闭的气囊,所述任一个周边气囊上设有可封闭的进出口,所述各中间气囊及所述各周边气囊上分别设有各自的进出气口及充气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忍
申请(专利权)人:张小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