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轧带钢平围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9402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轧带钢平围盘,它包括围盘体,所述的围盘体包括弧形的进口段(8)和弧形的出口段(5),进口段(8)与出口段(5)分别为腔体,在进口段(8)的前端设有进口(13),后端与出口段(5)的后端相吻合,在出口段(5)的后端设有出口(14),进口(13)与出口(14)通过引导装置与轧机连接,进口段(8)和出口段(5)的前端分别通过立柱(1,7)与固定座转动连接,进口段(8)和出口段(5)内侧分别设有牵引装置与进口段配重(3)和出口段配重(6)连接,在进口段(8)和出口段(5)的底部设有若干支承杆(10),支承杆(10)的底部设有托轮(9)。(*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轧带钢平围盘
技术介绍
热轧带钢在横列式三辊轧机生产中,由于轧件较薄,容易弯折,所以目前都不使用围盘,而是传统的人工喂料。人工喂料的缺点是(1)容易发生不安全事故,即使操作工的操作技能很熟练,稍有不慎,仍会发生人身、设备事故;(2)出于人体生理反应速度极限限制,人工喂料时,轧制速度慢,间隙时间长且不稳定,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和轧机产量;(3)因轧制速度慢,轧制周期长且不稳定,使横列式轧机生产的带钢三点差、同条差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热轧带钢平围盘,它不但可以提高轧辊机的安全性以及使用的效率,而且可以提高轧件的质量。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热轧带钢平围盘,它包括围盘体,所述的围盘体包括弧形的进口段和弧形的出口段,进口段与出口段分别为腔体,在进口段的前端设有进口,后端与出口段的后端相吻合,在出口段的后端设有出口,进口与出口通过引导装置与轧机连接,进口段和出口段的前端分别通过立柱与固定座转动连接,进口段和出口段内侧分别设有牵引装置与进口段配重和出口段配重连接,在进口段和出口段的底部设有若干支承杆,支承杆的底部设有托轮。所述的进口段和出口段为扭转变形和弯曲变形的腔体,进口段为右扭转变形90°,出口段为左扭转变形90°,进口段与出口段合拢后为半圆形,其正投影上部呈曲线,下部呈斜向直线,腔体的截面为长方形,进口段和出口段合拢后为半圆形,腔体前部与后部的高度相同,后部的宽度大于前部的宽度,腔体的前部的高度和宽度分别大于热轧带钢坯厚度和宽度,在进口段与出口段前内侧面的上部到后部的上平面外侧分别设有开口,其开口大于钢坯的厚度。所述的进口段的长度大于出口段的长度,进口段的进口与前一架轧机出口的辊缝等高,出口段的出口与后一架轧机进口的辊缝等高。所述的牵引装置设有固定杆、导轮和软索,所述的导轮分别设置在围盘体两侧的上方、进口段和出口段的上方以及进口段和出口段内侧的固定杆顶端,两软索的一端分别与进口段配重和出口段配重连接,两软索通过导轮分别与进口段和出口段连接,配重通过导轮与围盘体的进口段与出口段呈传动状态。在进口段的另一端与出口段的一端分别垂直设有滚轮,滚轮的外圆面伸出端面和外侧的内腔面。采用了本技术后,它可以在轧机的减薄过程中通过引导装置、进口段、出口段的输送实现自动喂料,这样不但可以提高轧制的速度,增加产量,提高轧制温度,降低轧制前的加热温度,减少燃料损耗,避免了过烧和过热的现象,同时由于轧制速度和轧制温度的提高,可以避免同条差和三点差的出现,而且可以减少操作人员,提高安全生产水平。进口段和出口段前部与后部的高度相同,后部的宽度大于前部的宽度,这样可以提高围盘体的结构稳定性和运行安全性。进口段和出口段设置为扭转变形和弯曲变形,这样可以保证热轧带钢在腔体内走带的工艺合理性。在围盘进口段与出口段前侧面的上部到后部的上平面分别设有开口,其开口大于钢坯的厚度,这样可以便于在非工作状态下取出已进入或者卡在围盘中的轧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引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图2和图3中,本技术为一种热轧带钢平围盘,它包括围盘体,围盘体包括弧形的进口段8和弧形的出口段5,进口段8与出口段5为分别为经扭转变形和弯曲变形的腔体,从前端面到后端面扭转的角度为90°,进口段8为右扭转变形,出口段5为左扭转变形,其截面为长方形,腔体前部的高度大于热轧带钢的厚度,前部内腔的宽度大于热轧带钢,腔体前部与后部的高度相同,后部的宽度大于前部的宽度,进口段8的长度大于出口段5的长度,在进口段8的前端设有进口13,后端与出口段5的后端相吻合,在出口段5的前端设有出口14,进口13与出口14的端面处于同一垂直面上,进口段8前端的进口13与前一架轧机出口的辊缝等高,出口段5的前部与后一架轧机进口的辊缝等高,进口段8与出口段5合拢后为半圆形,其正投影上部为平滑曲线,下部为斜向直线,同时进口段8和出口段5的两后端面相吻合,腔壁重合,两后端面呈垂直状态,其前后垂直边为长边,上下水平边为短边,而进口段8和出口段5的两端面处于同一垂直面内,内、外侧垂直边为短边,上下水平边为长边,在进口段8与出口段5前侧面的上部到后部的上平面分别设有弧形开口,其弧形开口大于钢坯的厚度。进口13与出口14与轧机之间都设有引导装置,引导装置包括进口引导装置和出口引导装置,进、出口引导装置设有机架20,在机架上设有上卫板18、下卫板16、前、后导板17,在上卫板18左端的上方连接有拉簧19,下卫板16左端连接有配重21,上、下卫板18,16的左端面分别与轧机的上、下轧棍呈摩擦配合,在上、下卫板18,16的右端形成喇叭口,进口引导装置的喇叭口与进口13相连接并相吻合,出口引导装置的喇叭口与出口14相连接并相吻合,前后导板17的左端与轧机的轧辊呈间隙配合,右端与进口13和出口14相配合,前后导板17的喇叭口分别与轧机的辊缝和出口相对。在进口段8的出口段5的前端分别通过立柱7和立柱1与地面连接,进口段8的出口段5的前端分别通过活动铰链2与立柱7和立柱1为转动连接,进口段8的立柱7比进口13低,出口段5的立柱1比出口14低,在进口段8和出口段5内侧分别设有牵引装置与进口段配重3和出口段配重6连接,两牵引装置都设有导轮4和软索15,导轮4分别设置在围盘体两侧的上方、进口段8和出口段5的上方以及进口段8和出口段5前侧的固定杆11顶端,两软索15的一端分别与进口段配重6和出口段配重3连接,两软索15通过导轮4分别与进口段8和出口段5连接,软索15与连接点曲面相垂直,各段软索15处于水平和垂直状态。配重通过导轮与围盘体的进口段8与出口段5呈传动状态。在进口段8的与出口段5的后端分别垂直设有滚轮12,滚轮12的外圆面伸出端面和外侧的内腔面。在进口段8和出口段5的底部垂直设有若干支承杆10,支承杆10的底部设有托轮9,托轮9轴绕活动铰链的径向放置。横列式三辊轧机可使用多个平围盘,以便实现热轧带钢的自动喂料,实现无人操作。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的特点热轧带钢经轧机的出口后,依次进入进口引导装置、围盘的进口段8、进口段和出口段滚轮12、出口段5、出口引导装置,最后进入后一架三辊轧机进行轧制。当没有轧件经过时,进口段8和出口段5分别在两配重的拉动下合拢成半圆形。此围盘为非工作状态,当热轧带钢在进入后一架轧机后,由于产生前滑,其轧件的速度大于其轧辊的线速度,而热轧带钢在进入后一架轧机后,由于产生后滑,使轧件的速度小于其轧辊的线速度,于是在围盘中聚集了多余钢带,多余的钢带产生的推力大于围盘自重和围盘中热轧带钢的重量以及配重的重量时,围盘进入工作状态,进口段8与出口段5将围绕各自的铰链向外转动而使围盘打开,多余的热轧带钢将以大于轧辊线速度贴着进口段的滚轮12迅速向外推进,同时围盘外侧的热轧带钢将以小于轧辊线速度贴着出口段的滚轮12向出口段5前端走带,直至前一架轧机轧制结束,而且围盘外侧没有多余的热轧带钢,在两配重的拉动下进口段8和出口段5又重新恢复大到合拢状态。围盘及围盘中的热轧带钢的重量由两立柱和托轮9共同承担,托轮9和支承杆10的数量和强度由其载荷量确定。权利要求1.一种热轧带钢平围盘,它包括围盘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轧带钢平围盘,它包括围盘体,其特征是所述的围盘体包括弧形的进口段(8)和弧形的出口段(5),进口段(8)与出口段(5)分别为腔体,在进口段(8)的前端设有进口(13),后端与出口段(5)的后端相吻合,在出口段(5)的后端设有出口(14),进口(13)与出口(14)通过引导装置与轧机连接,进口段(8)和出口段(5)的前端分别通过立柱(7,1)与固定座转动连接,进口段(8)和出口段(5)内侧分别设有牵引装置与进口段配重(3)和出口段配重(6)连接,在进口段(8)和出口段(5)的底部设有若干支承杆(10),支承杆(10)的底部设有托轮(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复麟包存林包月琴包月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兴利来特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