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段宝荣专利>正文

一种丙烯酸类树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993537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2 0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丙烯酸类树脂的制备方法,将酸酐和去离子水加入到反应体系中,置于油浴内加热并搅拌,至酸酐完全溶解,升温至70~90℃,往体系加入占酸酐和丙烯酸类单体总重量5%的引发剂,再滴加丙烯酸类单体,滴加时间1h,继续保温反应2~3h,使反应完全,得产物A;然后降温至50~70℃,往产物A中滴加质量浓度为100g/L的角蛋白水溶液,滴加时间1h,继续反应2~3h,直至反应完全;然后冷却至室温,用C(NaOH)=7~9mol/L的水溶液中和至pH=6.0左右,得产物B,即为所制备丙烯酸类树脂,其中m(酸酐):m(去离子水):m(丙烯酸类单体):m(角蛋白)=1:4~6:1~3:0.5~1.5;所得丙烯酸类树脂与皮革的相容性好,可降低传统丙烯酸类树脂的塑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革过程使用的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用角蛋白改性的丙烯酸树脂制备方法。(二 )
技术介绍
丙烯酸类树脂作复鞣剂的主要优点为选择填充性好,增厚作用强,成革粒面平细、光滑等。它也有很多亟待解决的缺点,如塑感强、易使皮革“败色”,革身僵硬,会降低成革的通透性能等。针对丙烯酸类树脂作复鞣剂的缺点,国内外的很多研究者都致力于对其进行改性的研究。王学川等王学川,孙明,安华瑞,等.高固含量微乳液聚合制备具有增强作用的丙烯酸树脂复鞣剂.中国皮革,2005,34 (I) 39-41采用高固含量微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具有增强作用的丙烯酸树脂复鞣剂,所制得的复鞣剂能够很好地改善皮革的强度和丰满度;靳立强等 Jin Liqiang, Liu Zonglin, Xu Qinghua, et al. Synthesis andapplication of an amphoteric acrylic polyelectrolyte as a retanning agent.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Leather Technologies and Chemists, 2004,88(3):105-109用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与丙烯酸进行共聚,所制得的复鞣剂较好地改善了皮革的染色性能;尽管类似的研究比较多,但这些研究大多只是解决丙烯酸类复鞣剂的某一个缺点,往往顾此失彼。主要原因是没有考虑到所制得的复鞣剂与皮革的相容性,而相容性对皮革的各项性能均有较大影响;其次,皮革是一种很重要的服饰用材,很多研究没有涉及到这些复鞣剂的使用对皮革穿着舒适性的影响,如透水汽和透气性能等。角蛋白是外胚层细胞的结构蛋白,包括毛发、指甲、羽毛等。角蛋白主要存在于动物的毛发、羽毛和蹄中,资源非常丰富,经高温、高压、酸、碱或酶处理,变成分子量较小的角蛋白。角蛋白具有很多优点如它和皮革分子有很好的亲和性,角蛋白分子链上含有的许多亲水基团利于改性,若将角蛋白用于丙烯酸类复鞣剂的改性,使其与皮革上众多的活性基团,如羟基、羧基、氨基等基团结合,则能提高丙烯酸类树脂与皮革的相容性能,并增强其复鞣效果。(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利用水溶性角蛋白对丙烯酸类树脂进行改性,降低丙烯酸类树脂的塑感,并提高丙烯酸树脂与皮革的相容性。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 (1)将酸酐和去离子水加入到反应体系中,置于油浴内加热并搅拌,至酸酐完全溶解,升温至70 90°C,往体系加入占酸酐和丙烯酸类单体总重量5%的引发剂,再滴加丙烯酸类单体,滴加时间Ih,继续保温反应2 3h,使反应完全,得产物A ; (2)然后降温至50 70°C,往产物A中滴加质量浓度为100g/L的角蛋白水溶液,滴加时间lh,继续反应2 3 h,直至反应完全,然后冷却至室温,用C (NaOH) =7 9 mo I /L的水溶液中和至pH=6. 0左右,得产物B,即为所制备丙烯酸类树脂,m(酸酐)m(去离子水)m(丙烯酸类单体)m(角蛋白)=1:4 6:1 3:0. 5 I. 5。酸酐为丙烯酸酐、顺丁烯酸酐、戊烯酸酐的任意一种;丙烯酸类单体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中的任意一种;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钾的任意一种;所选用的角蛋白的平均分子量为30000 40000道尔顿。 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所制备的角蛋白填料采用角蛋白作原料,价廉、来源广泛; (2)、所制备的角蛋白填料与皮革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同时可降低传统丙烯酸聚合物引起的皮革塑感强的缺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实例一 (1)将丙烯酸酐IOg和去离子水40g加入到反应体系中,置于油浴内加热并搅拌,至丙烯酸酐完全溶解,升温至70°C,加入引发剂过硫酸铵lg,再滴加丙烯酸10g,滴加时间lh,继续保温反应2h,使反应完全,得产物A ; (2)然后降温至50°C,往产物A中滴加质量浓度为100g/L的角蛋白水溶液50g,角蛋白的平均分子量为30000道尔顿,滴加时间lh,继续反应2h,直至反应完全,然后冷却至室温,用C(Na0H)=7 mo I / L的水溶液中和至pH=6. 0左右,得产物B,即为所制备丙烯酸类树脂。实例二 (I)将顺丁烯酸酐IOg和去离子水50g加入到反应体系中,置于油浴内加热并搅拌,至顺丁烯酸酐完全溶解,升温至90°C,加入过硫酸钾I. 25g,再滴加甲基丙烯酸15g,滴加时间Ih,继续保温反应2. 5h,使反应完全,得产物A ; (2 )然后降温至600C,往产物A中滴加质量浓度为100g/L的角蛋白水溶液75g,角蛋白的平均分子量为35000道尔顿,滴加时间lh,继续反应2. 5h,直至反应完全,然后冷却至室温,用C(Na0H)=8 mo I / L的水溶液中和至pH=6. 0左右,得产物B,即为所制备丙烯酸类树脂。实例三 (1)将戊烯酸酐IOg和去离子水60g加入到反应体系中,置于油浴内加热并搅拌,至戊烯酸酐完全溶解,升温至80°C,加入过硫酸铵2g,再滴加丙烯酸30g,滴加时间lh,继续保温反应3h,使反应完全,得产物A ; (2)然后降温至70°C,往产物A中滴加质量浓度为100g/L的角蛋白水溶液150g,角蛋白的平均分子量为40000道尔顿,滴加时间lh,继续反应3h,直至反应完全。然后冷却至室温,用C (NaOH) =9 mo I / L的水溶液中和至pH=6. 0左右,得产物B,即为所制备丙烯酸类树脂。实例四 (1)将顺丁烯酸酐IOg和去离子水40g加入到反应体系中,置于油浴内加热并搅拌,至顺丁烯酸酐完全溶解,升温至85°C,加入过硫酸铵I. 5g,再滴加马来酸20g,滴加时间lh,继续保温反应3h,使反应完全,得产物A ; (2)然后降温至60°C,往产物A中滴加质量浓度为100g/L的角蛋白水溶液100g,角蛋白的平均分子量为30000道尔顿,滴加时间lh,继续反应3h,直至反应完全。然后冷却至室温,用C(NaOH) =9mol / L的水溶液中和至pH=6. 0左右,得产物B,即为所制备丙烯酸类树脂。实例五 (1)将丙烯酸酐IOg和去离子水55g加入到反应体系中,置于油浴内加热并搅拌,至丙烯酸酐完全溶解,升温至90°C,加入过硫酸钾I. 75g,再滴加甲基丙烯酸25g,滴加时间lh,继续保温反应2h,使反应完全,得产物A ; (2)然后降温至70°C,往产物A中滴加质量浓度为100g/L的角蛋白水溶液80g,角蛋白的平均分子量为40000道尔顿,滴加时间lh,继续反应2h,直至反应完全。然后冷却至室温,用C (NaOH) =7mol / L的水溶液中和至pH=6. 0左右得产物B,即为所制备丙烯酸类树脂。 表一和表二是本专利技术实例二所制备的丙烯酸类树脂加入到复鞣工序中所得皮革性能指标。皮革的感官是由手感、丰满性、柔软性来衡量,其中手感、丰满性、柔软性都分为三个·级别,由优至劣依次记为好、较好、差段宝荣,王全杰,吴炳田.新型氨基树脂阻燃复鞣剂的合成及应用.中国皮革,2008,(5) :26-30。 表一不同用量的丙烯酸类树脂施加于复鞣工序所得皮革感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丙烯酸类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将酸酐和去离子水加入到反应体系中,置于油浴内加热并搅拌,至酸酐完全溶解,升温至70~90℃,往体系加入占酸酐和丙烯酸类单体总重量5%的引发剂,再滴加丙烯酸类单体,滴加时间1h,继续保温反应2~3h,使反应完全,得产物A;(2)然后降温至50~70℃,往产物A中滴加质量浓度为100g/L的角蛋白水溶液,滴加时间1h,继续反应2~3?h,直至反应完全,然后冷却至室温,用C(NaOH)=7~9?mol/L的水溶液中和至pH=6.0左右,得产物B,即为所制备丙烯酸类树脂,m(酸酐)?:m(去离子水)?:m(丙烯酸类单体)?:m(角蛋白)=1:4~6:1~3:0.5~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宝荣
申请(专利权)人:段宝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