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hermoplastic composite laminate, which in turn contains: (a) from the top of at least one piece of polycarbonate pieces; (b) containing aromatic polyamide fiber and adhesive agent fabric consisting of fabric layer; and (c) from the bottom of at least one piece of polycarbonate film composed of them; the adhesive agent contains a weight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polycarbonate oligomers of about 6500 or less. Also disclosed are articles comprising the thermoplastic composite laminate, or articles made from the thermoplastic composite lamin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塑性复合层合体和由其制备的制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改进的粘合强度的热塑性复合层合体以及由其制备的可用作移动电子装置的外壳或保护罩的制品。
技术介绍
近来,聚碳酸酯树脂已被广泛地用作行李箱与电气电子装置的外壳或保护罩,这归因于聚碳酸酯树脂的耐用性、高强度、外观悦目以及重量轻。在要求更高的耐冲击性的运动产品和工业产品的一些应用中,采用包含作为外壳的聚碳酸酯片和由芳族聚酰胺纤维组成的增强织物层的复合层合体似乎是很好的解决方案。因为由热固性树脂所组成的复合材料可以通过由芳族聚酰胺纤维制成的增强织物层来提高这些复合材料的耐冲击性是广泛已知的。但存在的一个技术难题在于芳族聚酰胺纤维是表面惰性的,特别是对于聚碳酸酯树脂而言。由于聚碳酸酯树脂与由芳族聚酰胺纤维组成的织物之间的粘合强度不足,相比于热固性复合层合体,热塑性复合层合体可能表现出较差的机械性能和分层的问题。一种解决方法是用表面活化剂预处理惰性的芳族聚酰胺纤维,并使用粘接层(tielayer)来确保在聚碳酸酯片与增强织物层之间的优异的粘合,从而避免分层问题。例如,CN204172454U公开了热塑性复合层合体,其依次包含 ...
【技术保护点】
热塑性复合层合体,其依次包含:(a)由至少一片聚碳酸酯片组成的顶层;(b)由包含芳族聚酰胺纤维和粘合助剂的织物组成的织物层;和(c)由至少一片聚碳酸酯片组成的底层;其中:所述顶层(a)粘合至所述织物层(b)的第一表面,并且所述底层(c)粘合至所述织物层(b)的第二表面;所述芳族聚酰胺纤维由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均聚物、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共聚物、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均聚物、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共聚物、聚砜酰胺均聚物、聚砜酰胺共聚物、或它们的混合物制备;所述粘合助剂包含重均分子量为6500或更小的聚碳酸酯低聚物;并且与对于织物层(b)具有相同的织物但没有粘合助剂的比较层合体相比 ...
【技术特征摘要】
1.热塑性复合层合体,其依次包含:(a)由至少一片聚碳酸酯片组成的顶层;(b)由包含芳族聚酰胺纤维和粘合助剂的织物组成的织物层;和(c)由至少一片聚碳酸酯片组成的底层;其中:所述顶层(a)粘合至所述织物层(b)的第一表面,并且所述底层(c)粘合至所述织物层(b)的第二表面;所述芳族聚酰胺纤维由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均聚物、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共聚物、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均聚物、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共聚物、聚砜酰胺均聚物、聚砜酰胺共聚物、或它们的混合物制备;所述粘合助剂包含重均分子量为6500或更小的聚碳酸酯低聚物;并且与对于织物层(b)具有相同的织物但没有粘合助剂的比较层合体相比,所述热塑性复合层合体的剪切强度增加30%或更高,其中所述剪切强度是根据GB7124的方法测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复合层合体,其中,所述热塑性复合层合体的总厚度是0.1mm至10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复合层合体,其中,用作所述织物层(b)的织物包含5重量%至70重量%的粘合助剂,并且所述重量%是基于所述织物的总重量。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复合层合体,其中,所述顶层(a)和/或所述底层(c)的聚碳酸酯片包含通式1的双酚A型聚碳酸酯聚合物:其中n是50至200的整数。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塑性复合层合体,其中,所述粘合助剂包含通式2的聚碳酸酯低聚物:其中m是2至25的整数。6.如权利要求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