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热塑性复合层合体,其依次包含:(a)由至少一片聚碳酸酯片组成的顶层;(b)由包含芳族聚酰胺纤维和粘合助剂的织物组成的织物层;和(c)由至少一片聚碳酸酯片组成的底层;其中所述粘合助剂包含重均分子量为约6500或更小的聚碳酸酯低聚物。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包含所述热塑性复合层合体的制品、或由所述热塑性复合层合体制备的制品。
Thermoplastic composite laminate and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hermoplastic composite laminate, which in turn contains: (a) from the top of at least one piece of polycarbonate pieces; (b) containing aromatic polyamide fiber and adhesive agent fabric consisting of fabric layer; and (c) from the bottom of at least one piece of polycarbonate film composed of them; the adhesive agent contains a weight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polycarbonate oligomers of about 6500 or less. Also disclosed are articles comprising the thermoplastic composite laminate, or articles made from the thermoplastic composite lamin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塑性复合层合体和由其制备的制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改进的粘合强度的热塑性复合层合体以及由其制备的可用作移动电子装置的外壳或保护罩的制品。
技术介绍
近来,聚碳酸酯树脂已被广泛地用作行李箱与电气电子装置的外壳或保护罩,这归因于聚碳酸酯树脂的耐用性、高强度、外观悦目以及重量轻。在要求更高的耐冲击性的运动产品和工业产品的一些应用中,采用包含作为外壳的聚碳酸酯片和由芳族聚酰胺纤维组成的增强织物层的复合层合体似乎是很好的解决方案。因为由热固性树脂所组成的复合材料可以通过由芳族聚酰胺纤维制成的增强织物层来提高这些复合材料的耐冲击性是广泛已知的。但存在的一个技术难题在于芳族聚酰胺纤维是表面惰性的,特别是对于聚碳酸酯树脂而言。由于聚碳酸酯树脂与由芳族聚酰胺纤维组成的织物之间的粘合强度不足,相比于热固性复合层合体,热塑性复合层合体可能表现出较差的机械性能和分层的问题。一种解决方法是用表面活化剂预处理惰性的芳族聚酰胺纤维,并使用粘接层(tielayer)来确保在聚碳酸酯片与增强织物层之间的优异的粘合,从而避免分层问题。例如,CN204172454U公开了热塑性复合层合体,其依次包含:(a)由至少一层热塑性膜组成的顶层;(b)第一粘接层;(c)由包含芳族聚酰胺纤维和表面活化剂的织物所组成的织物层;(d)第二粘接层;和(e)由至少一层热塑性膜组成的底层。但对于上述专利技术的复合层合体的具有改进粘合强度和良好机械性能的技术方案仍然存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热塑性复合层合体,其依次包含:(a)由至少一片聚碳酸酯片组成的顶层;(b)由包含芳族聚酰胺纤维和粘合助剂的织物组成的织物层;和(c)由至少一片聚碳酸酯片组成的底层;其中:所述顶层(a)粘合于所述织物层(b)的第一表面,并且所述底层(c)粘合于所述织物层(b)的第二表面;所述芳族聚酰胺纤维由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均聚物、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共聚物、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均聚物、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共聚物、聚砜酰胺均聚物、聚砜酰胺共聚物或它们的混合物制备;所述粘合助剂包含由聚碳酸酯树脂降解衍生的聚碳酸酯低聚物,并且所述聚碳酸酯低聚物具有约6500或更小的重均分子量(Mw);并且与对于织物层(b)具有相同的织物但没有粘合助剂的比较层合体相比,所述热塑性复合层合体的剪切强度增加约30%或更高,其中所述剪切强度根据GB7124的方法测量。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包含本专利技术的热塑性复合层合体的制品,其中所述制品是移动电子装置的外壳或者保护罩、行李的外壳、汽车控制面板的装饰部件或滑雪板面板。附图说明图1显示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层合体100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展开的侧视图,其具有以下的层结构:(a)顶层11、(b)织物层12、和(c)底层13,其中所述织物层(b)具有第一表面121和第二表面122,所述顶层(a)粘合于所述织物层(b)的第一表面,并且所述底层(c)粘合于所述织物层(b)的第二表面。专利技术详述如果没有另行指出,本说明书所提到的所有出版物、专利申请、专利以及其它参考文献通过引用将其整体明确地并入本说明书以用于所有目的,如同在此被充分公开一样。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说明书使用的所有技术与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在有冲突的情况下,将以本说明书中的定义为准。除非另有说明,所有的百分比、份数、比率等都以重量计。如本说明书中所用,“由......制备”这一术语与术语“包含”同义。如本说明书中所用,术语“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或它们的任何其它变型旨在于覆盖非排他性的包含物。例如,包含一系列要素的组合物、工艺、方法、制品或仪器不一定仅限于那些要素,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是这种组合物、工艺、方法、制品或仪器所固有的其它要素。连接词“由......组成”不包括任何未指明的要素、步骤或成分。如果是在权利要求书中,除了通常与其伴随的杂质之外,这种连接词将使权利要求书封闭至所列举的材料。当“由......组成”这一短语出现在权利要求书的特征部分的从句中而不是紧接着前序部分时,其仅仅限制在该从句中所列出的要素;其它要素并不排除于权利要求书的整体之外。连接词“基本上由......组成”用于限定组合物、方法或仪器,其包括除了那些字面上所讨论之外的材料、步骤、特征、组分或要素,前提是这些附加的材料、步骤、特征、组分或要素不实质性地影响要求保护的专利技术的基本的与新颖的特征。术语“基本上由......组成”位于“包含”与“由......组成”之间的中间范围。术语“包含”包括由“基本上由......组成”与“由......组成”的术语涵盖的实施方案。类似地,术语“基本上由......组成”包括术语“由...组成”涵盖的实施方案。当数量、浓度或其它值或参数是作为范围、优选范围或优选上限值与优选下限值的列表给出时,应当理解为具体公开了任何一对范围上限或优选值与范围下限或优选值所形成的所有范围,无论范围是否被单独披露。例如,当列举“1-5”的范围时,所公开的范围应理解为包括“1-4”、“1-3”、“1-2”、“1-2以及4-5”、“1-3以及5”等等。在本说明书中列举数值范围时,除非另有说明,所述范围意在包括范围的端点以及在范围之内的所有整数和分数。当使用术语“约”描述值或范围的端点时,本公开内容应被理解为包括所指的特定值或端点。此外,除非明确有相反的说明,“或”指包含性的“或”,而不是排他性的“或”。例如,以下任意一条都满足A“或”B的条件:A为真(或存在)且B为假(或不存在)、A为假(或不存在)且B为真(或存在)、以及A与B均为真(存在)。摩尔%指的是摩尔百分数。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或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均聚物”是指由一种重复单元聚合得到的聚合物。例如,术语“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均聚物”是指基本上由一种重复单元“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组成的聚合物。如本说明书中所用,术语“共聚物”是指包含由两种或多种共聚单体共聚所得到的共聚单元的聚合物。“二聚物”是指基本上由两种共聚单体衍生的单元组成的聚合物,并且“三聚物”是指基本上由三种共聚单体衍生的单元组成的共聚物。如本说明书中所用,术语“纤维”(fiber)的定义是相对柔韧的伸长的物体,其具有长度与垂直于该长度的横截面的宽度的高比率。纤维横截面可以是任何形状,例如圆形、扁平形或椭圆形,但通常为圆形。纤维横截面可以是实心的或空心的,优选实心的。在本说明书中,术语“长丝”(filament)或“连续长丝”与术语“纤维”可以互换使用。单纤维可以仅由一根长丝形成或者由多根长丝形成。仅由一根长丝形成的纤维在本说明书中被称为“单丝”纤维(“single-filament”fiber)(“monofilament”fiber),并且由多根长丝形成的纤维在本说明书中称为“复丝”纤维。如本说明书中所用,术语“纱线”(yarn)被定义为由多根纤维组成的单股线。纤维的直径通常用称作“旦尼尔”或“分特”(“dtex”)的线密度表征,“旦尼尔”是9,000米纤维的克重,而“分特”是10,000米纤维的克重。如本说明书中所用,“层”用于描述聚碳酸酯片与所述织物的总体呈平面的排列。在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包括本说明书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热塑性复合层合体,其依次包含:(a)由至少一片聚碳酸酯片组成的顶层;(b)由包含芳族聚酰胺纤维和粘合助剂的织物组成的织物层;和(c)由至少一片聚碳酸酯片组成的底层;其中:所述顶层(a)粘合至所述织物层(b)的第一表面,并且所述底层(c)粘合至所述织物层(b)的第二表面;所述芳族聚酰胺纤维由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均聚物、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共聚物、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均聚物、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共聚物、聚砜酰胺均聚物、聚砜酰胺共聚物、或它们的混合物制备;所述粘合助剂包含重均分子量为6500或更小的聚碳酸酯低聚物;并且与对于织物层(b)具有相同的织物但没有粘合助剂的比较层合体相比,所述热塑性复合层合体的剪切强度增加30%或更高,其中所述剪切强度是根据GB7124的方法测量。
【技术特征摘要】
1.热塑性复合层合体,其依次包含:(a)由至少一片聚碳酸酯片组成的顶层;(b)由包含芳族聚酰胺纤维和粘合助剂的织物组成的织物层;和(c)由至少一片聚碳酸酯片组成的底层;其中:所述顶层(a)粘合至所述织物层(b)的第一表面,并且所述底层(c)粘合至所述织物层(b)的第二表面;所述芳族聚酰胺纤维由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均聚物、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共聚物、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均聚物、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共聚物、聚砜酰胺均聚物、聚砜酰胺共聚物、或它们的混合物制备;所述粘合助剂包含重均分子量为6500或更小的聚碳酸酯低聚物;并且与对于织物层(b)具有相同的织物但没有粘合助剂的比较层合体相比,所述热塑性复合层合体的剪切强度增加30%或更高,其中所述剪切强度是根据GB7124的方法测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复合层合体,其中,所述热塑性复合层合体的总厚度是0.1mm至10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复合层合体,其中,用作所述织物层(b)的织物包含5重量%至70重量%的粘合助剂,并且所述重量%是基于所述织物的总重量。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复合层合体,其中,所述顶层(a)和/或所述底层(c)的聚碳酸酯片包含通式1的双酚A型聚碳酸酯聚合物:其中n是50至200的整数。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塑性复合层合体,其中,所述粘合助剂包含通式2的聚碳酸酯低聚物:其中m是2至25的整数。6.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敏,梁清,宋涛,
申请(专利权)人:杜邦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