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至少一个电热加热层的加热系统、具有这种加热层的结构部件、加热方法以及用于制造具有加热装置的部件半成品或者部件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79007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6 06:53
具有能量供给装置(5)的加热系统(1),其中加热系统(1)具有:基本加热装置,该基本加热装置具有绝缘层,在该绝缘层上设置有电热基本加热层(10),以及电连接装置(10a,10b),能量供给装置(5)通过该电连接装置连接到基本加热层(10)上;附加加热装置,该附加加热装置具有绝缘层,在该绝缘层上设置有电热附加加热层(11),以及电连接装置(11a,11b),能量供给装置(5)通过该电连接装置连接到附加加热层(11)上,其中能量供给装置(5)通过电连接装置(10a,10b;11a,11b)连接到加热层(10;11)上,并且附加加热层(11)在激活阶段中在至少一个时间部分区段中被输送电流,使得基本加热层(10)持续地产生热量而附加加热层(11)在时间部分区段中产生热量;一种具有用于对结构部件的表面进行加热的装置的结构部件以及由结构部件和加热系统构成的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至少一个电热加热层的加热系统、具有这种加热层的结构部件、加热方法以及用于制造具有加热装置的部件半成品或者部件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一个电热加热层的加热系统,一种具有这种加热层的结构部件以及一种用于加热系统的受控加热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具有加热装置的部件半成品或者部件的方法以及具有加热层的部件。部件半成品尤其设计用于制造航空部件的纤维复合材料(FVW)部件或者纤维复合塑料(FVK)部件。DE 198 31 574 Al描述了一种具有由编织的碳丝构成的、电表面加热元件的座椅加热器,表面加热元件用作柔性的电阻材料,用于表面加热元件进行加热的主电极沿着表面加热元件的边缘区域连接到该表面加热元件上。座椅加热器具有附加加热装置,以便实现缩短的加热时间,附加加热装置具有在表面加热元件的部分区域上延伸的电极。 DE 10 2004 042 423 Al描述了一种具有表面加热器的空气动力学部件,表面加热器用于防止部件的外部表面的结冰。此外,在DE 10 2004 031 625 Al中公开了一种如下电路装置,其用于诊断加热电阻,以确定加热温度。EP 0 745 919 A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8.10.14 DE 102008051549.3;2008.10.14 DE 10200801.一种具有加热系统(S)的结构部件,该加热系统具有至少一个能量供给装置(E10,E11,E12),其中加热系统(S)具有 ■基本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具有绝缘层,设置在该绝缘层上的由至少一个粗纱束或者至少一个粗纱复合结构或者至少一个粗纱带形成的电热基本加热层(10),以及电连接装置(A10-1, A10-2),所述至少一个能量供给装置(E10, Ell, E12)通过电连接装置(A10-1,A10-2)连接到基本加热层(10)上,其中每个粗纱的端部分别连接到电连接装置的电极上, ■附加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具有绝缘层,设置在该绝缘层上的由至少一个粗纱束或者至少一个粗纱复合结构或者至少一个粗纱带形成的电热附加加热层(11),以及电连接装置(Al 1-1,Al 1-2),所述能量供给装置_,Ell, E12)通过该电连接装置(Al 1-1,Al 1-2)连接到附加加热层(11)上, 其中基本加热装置和附加加热装置在空间上彼此关联,用于建立在功能上相关的加热 作用,并且所述能量供给装置(E10,E11,E12)构建为使得在激活阶段中在至少一个时间部分区段中为附加加热层(11)输送电流,以便在附加加热层的区域中将结构部件加热至认可的期望温度,并且为基本加热层(10)持续地输送电流超过激活阶段时间,使得基本加热层(10)持续地产生热量而附加加热层(11)在时间部分区段中产生热量。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结构部件(I),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供给装置(E10,Ell,E12)构建为使得在加热阶段的第一时间段中在附加加热层(11)中流动的电流具有比流经基本加热层(10)的电流大50%的强度,并且在加热阶段的相应在第一时间段之后的第二时间段中在附加加热层(11)流动的电流具有比流经基本加热层(10)的电流小50%的强度。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结构部件(I),其特征在于,加热系统(I)具有另外的附加加热装置,该附加加热装置具有绝缘层,设置在该绝缘层上的另外的电热附加加热层(12),以及电连接装置(A12-l,A12-2),所述能量供给装置(E10,E11,E12)通过电连接装置(A12-LA12-2)连接到所述另外的附加加热层(12)上, ■其中所述能量供给装置(E10,Ell, E12)的功能为了控制在加热层中的电流而构建为使得针对分别在附加加热层中流动的电流在每个附加加热层中形成具有不同电流强度的加热电流的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这两个时间段彼此交替, ■其中在相应的第一加热阶段中的电流强度显著地大于在相应的第二加热阶段中的电流强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构部件,其特征在于,第一电热附加加热层(11)和所述另外的电热附加加热层(12)相对于基本加热层(10)的平面延伸设置在该基本加热层(10)内。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结构部件,其特征在于,电热附加加热层(11,12)由具有碳导体的粗纱(R)的至少一个带(B)形成,粗纱(R)的所述至少一个带(B)通过电连接装置(11a,Ilb ; 12a,12b)连接到所述能量供给装置(E10, Ell, E12)上,其中粗纱(R)的所述至少一个带(B)设置为使得其平面地分布在附加加热层(11,12)上。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结构部件,其特征在于,电热基本加热层(10)由具有碳导体的粗纱(R)的至少一个带(B)形成,粗纱的所述至少一个带通过电连接装置(10a, 10b)连接到所述能量供给装置(E10,E11,E12)上,其中粗纱(R)的所述至少一个带(B)设置为使得其以层的方式平面地分布在基本加热层(10)上。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结构部件,其特征在于,粗纱(R)由碳丝形成,碳丝在粗纱中彼此平行地走向并且至少分区段地在粗纱的纵向上走向。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之一所述的结构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电热附加加热层(11,12)由在相应的加热层(10,11,12)内曲折地走向的粗纱(R)的至少一个带(B)形成,粗纱的所述至少一个带通过电连接装置连接到所述能量供给装置(E10,E11,E12)上。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之一所述的结构部件,其特征在于,第一内部加热装置和/或第二内部加热装置(11,12)的加热区域在相应的加热区域的厚度方向上看由粗纱(R)的至少一个带(B)的层形成。10.根据权利要求I至4之一所述的结构部件,其特征在于,电热层由金属导体形成。11.一种具有至少一个电热加热层(10,11,12) (10 ;11,12)的加热系统(S,S10, Sll,S12),该加热系统(S,S10, Sll, S12)还具有 ■能量供给装置(E10,Ell, E12),该能量供给装置具有用于施加负载电压以便加热层(10,11,12)进行加热的负载电压供给装置,其中负载电压供给装置借助电连接装置(A10-1,A10-2 ;A11-1, All-2 ;A12_1,A12-2)连接到所述加热层(10,11,12)上;以及用于施加测量电压的测量电压供给装置,该测量电压小于用于所述加热层(10,11,12)的加热的电压,其中测量电压供给装置借助电连接装置(A10-1, A10-2 ;A11-1, All-2 ;A12_1,A12-2)连接到所述加热层(10,11,12)上, ■加热系统(S,S10, Sll, S12)还具有与负载电压供给装置和测量电压供给装置耦合的激励装置,该激励装置激励负载电压供给装置和测量电压供给装置,用于施加负载电压和测量电压,并且该激励装置具有如下激励功能借助该激励功能,负载电压移向零并且接下来测量电压被施加,并且借助该激励功能以在时间上交替的方式实施用于所述加热层(10,11,12)的加热的负载电压和用于对所述加热层(10,11,12)的电阻进行测量的测量电压, ■分析装置,用于根据所测量的电流强度确定所述加热层(10,11,12)的电阻,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热加热层(11,12)由分别通过电连接装置(11a,lib ;12a,12b)连接到能量供给装置(E10,E11,E12)上的、具有碳导体的粗纱(R)的至少一个束或者复合结构或者带形成,其中粗纱(R)的所述至少一个带(B)设置为使得其平面地分布在所述加热层(11,12)上,并且其中每个粗纱的端部分别连接到电连接装置的电极上。1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加热系统(S,S10,Sll, S12),其特征在于,粗纱(R)的所述至少一个束或者所述复合结构或者所述带具有曲折的走向。13.—种具有至少一个电热加热层(10,11,12)的加热系统(S,S10, Sll, S12),其具有 ■能量供给装置(E10,Ell, E12),其具有用于施加负载电压以便所述加热层(10,·11,12)进行加热的负载电压供给装置,其中负载电压供给装置借助电连接装置(A10-1,A10-2 ;A11-1, All-2 ;A12-1, A12-2)连接到所述加热层(10,11,12)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加热层(11,12)由通过电连接装置(11a,lib ;12a, 12b)连接到能量供给装置(E10,E11,E12)上的、具有碳导体的粗纱(R)的至少一个束或者至少一个复合结构或者至少一个带形成,其中每个粗纱的端部分别连接到电连接装置的电极上,使得每个粗纱在电连接装置的两个电极之间走向,并且其中粗纱(R)的所述至少一个带(B)分别设置为使得其平面地分布在所述附加加热层(11,12)上, ■在所述至少一个电热加热层(10,11,12)中设置有电测量线路,该测量线路集成在所述加热层(10,11,12)中, ■能量供给装置(E10,E11,E12)具有用于施加测量电压的测量电压供给装置,该测量电压供给装置通过测量线路端子连接到电测量线路上, ■测量装置设计用于对在测量线路中由测量电压引起的电流强度进行测量, ■测量装置与传感器值处理装置在功能上连接,该处理装置具有比较功能,该比较功能将温度值与对应于在壳部分(4)上形成冰的概率的至少一个比较值相比较,并且在达到或者超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尔格·奥拉韦茨马蒂·雷佩廖克·卡萨尔·罗思马丁·拉特里耶
申请(专利权)人:空中客车营运有限公司空中客车营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