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氧化球化退火强制风冷降温、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61247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9 0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氧化球化退火强制风冷降温、余热回收利用装置,解决了现有设备退火周期时间长、能源消耗大问题。具体技术方案:装置的强制风冷降温机构安装在退火炉⑴一侧进到炉内,并连接余热回收管路⑸;强制风冷降温机构是由双层钢管即外管路⑵和内管路⑶焊接而成,双层钢管之间存在空腔,外管路⑵头部密封焊接,尾部开口连接余热回收管路⑸,内管路⑶头部为敞开式,尾部与中压鼓风机构的可分离式管路对接口⑹对接;余热回收利用机构的余热回收管路⑸经控制阀门⑽连接保温罩⑿内部的余热回收散热器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处在于:退火周期比常规退火周期缩短了50%;回收余热利用缩短加热时间和节省用电。(*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轴承钢氮气保护无氧化球化退火设备,具体涉及无氧化球化退火强制风冷降温、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轴承钢的球化退火是轴承制造工序中的关键工序,因为球化组织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淬火工艺的制定及成品轴承的使用寿命。轴承制造企业常规的退火采用一般球化退火工艺及近几年研发成功的氮气保护无氧化球化退火工艺;执行上述球化退火工艺处理的轴承内部金相组织,虽然符合轴承钢球化退火组织技术标准的规定,但是由于球化退火炉结构的原因,球化退火进入700°C以下降温阶段缓慢,导致退火周期过长达到48小时,生产效率 低,并且在退火降温过程中的余热不能充分回收利用,能耗大、严重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无氧化球化退火强制风冷降温、余热回收利用装置,解决了现有设备退火周期时间长、能源消耗大、浪费严重的问题。本技术采取以下具体技术方案氮气保护无氧化球化退火设备总体采用退火炉两室双向移动台车式结构,无氧化球化退火强制风冷降温机构、余热回收利用机构各安装于一室,室外另配备中压鼓风机构和辅助机构;所述无氧化球化退火强制风冷降温机构安装在氮气保护无氧化球化退火炉(简称退火炉,以下同)⑴的一侧进到炉内;无氧化球化退火强制风冷降温机构是由双层钢管即外管路⑵和内管路⑶焊接而成,双层钢管之间存在空腔,外管路⑵头部密封焊接,尾部开口连接余热回收管路(5),内管路⑶头部为敞开式,尾部与中压鼓风机构的可分离式管路对接口 (6)对接;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机构由余热回收管路、控制阀门(10)和保温罩(12)内部的余热回收散热器(13)组成,余热回收管路(5)经控制阀门(10)连接余热回收散热器(13)。所述中压鼓风机构分为中压鼓风机构机组一和中压鼓风机构机组二,分别安装在退火炉两室的台车一侧;中压鼓风机构的中压鼓风机⑶上部连通储气缸⑶,储气缸(8)管路经风量调节阀门(7)与可分离式管路对接口 (6)连接。所述辅助机构包括退火炉两室双向移动台车下部的导轨(11)、退火炉壳抬起液压机构(19)、退火炉壳抬起高度锁紧液压机构(18)、循环风机(16)、炉底 )、炉底(21)和炉体支架(15)组成。本技术与现有无氧化球化退火炉比较有益处在于①退火周期时间为24小时,比常规退火周期缩短了 50%,使退火产品在700°C以下快速达到安全的无氧化出炉温度,提高生产效率I倍、降低生产成本回收的余热可对待退火加热钢材提前预热,预热后钢材温度可达到300°C 400°C右,大大缩短后续加热升温过程时间和节省加热用电,退火费用为60元/吨,节省了 50%。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详细描述。图I是无氧化球化退火强制风冷降温机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机构俯视示意图;图2是强制风冷降温机构外管路内管路示意图;图3是退火炉的两室双向移动台车式结构正视示意图。图中图标退火炉I、外管路2、内管路3、三层法兰盘4、余热回收管路5、可分离式管路对接ロ 6、风量调节阀门7、储气缸8、中压鼓风机9、控制阀门10、导轨11、保温罩12、余热回收散热器13、散热孔14、炉体支架15、循环风机16、退火炉壳17、退火炉壳抬起高度锁紧液压机构18、退火炉壳抬起液压机构19、炉底20、炉底21。如图I所示,氮气保护无氧化球化退火设备总体采用退火炉两室双向移动台车式结构,无氧化球化退火强制风冷降温机构、余热回收利用机构各安装于一室,另装配有辅助机构。无氧化球化退火强制风冷降温机构安装在退火炉I的ー侧进到炉内,并连接余热回收利用机构;强制风冷降温机构是由双层钢管即外管路2和内管路3焊接而成,双层钢管之间存在空腔。余热回收利用机构由余热回收管路5、控制阀门10和保温罩12内部的余热回收散热器13组成,余热回收管路5经控制阀门10连接余热回收散热器13。中压鼓风机构分为中压鼓风机构机组一和中压鼓风机构机组ニ,分别安装在退火炉两室的台车下部;中压鼓风机构的中压鼓风机9上部连通储气缸8,储气缸8管路经风量调节阀门7与可分离式管路对接ロ 6连接。如图2所示,外管路2头部密封焊接,尾部开ロ连接余热回收管路5,内管路3头部为敞开式,尾部与中压鼓风机构的可分离式管路对接ロ 6对接。如图3所示,辅助机构包括退火炉两室双向移动台车下部的导轨11、退火炉壳抬起液压机构19、退火炉壳抬起高度锁紧液压机构18、炉体支架15、循环风机16、退火炉底20、保温罩12和加热炉底21组成。钢材在退火炉I加热保温后,降温过程中700°C以上降温时,通过调节风量调节阀门7控制进风量大小,使降温冷速达到球化退火エ艺30°C / h ;当炉温降到700°C以下吋,根据エ艺要求大风量进给,加大炉内降温冷速,启动中压鼓风机9,产生的循环冷风经过储气缸8,再调节风量调节阀门7调节进风量大小达到预期的降温冷速。外管路2和内管路3之间的空隙形成腔体式结构,外管路2的外管壁在退火炉I内充分接收辐射热量,接收的辐射热量在外管路2和内管路3之间的腔体形成热空间,此时来自中压鼓风机9的冷风经过内管路3,经由头部的开ロ流经外管路2和内管路3之间的腔体,连续不断的循环吸热,循环风携带着热量通过外管路2尾部开ロ进入余热回收管路5和控制阀门10,最后进入余热回收散热器13,余热回收散热器13的管路上均匀分布着散热孔14,将回收的热量均匀散发在保温罩12内,对待加工钢材进行预热处理。当退火完成700°C以下强制风冷降温后,启动退火炉壳抬起液压机构19,抬起的高度超过退火炉I内钢材的装料高度,然后启动炉壳抬起高度锁紧液压机构18,炉体支架15壁上制有锁紧孔,进行安全锁紧,此时可分离式管路对接ロ 6处的强制风冷机构已经与中压鼓风机构机组一完全分离,然后启动台车驱动电机平移退火炉壳打开退火炉。平移打开退火炉后,利用起重吊具进行卸料、重新装料,然后再利用起重吊具把保 温罩12吊放在炉底20上,退火炉壳平移到炉底21上方,然后关闭退火炉壳抬起高度锁紧液压机构18,关闭退火炉壳抬起液压机构19,放下退火炉壳,此时可分离式管路对接口 6已经与中压鼓风机构机组二完全结合,可以对已经预热的钢材进行氮气保护无氧化球化退火加热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氧化球化退火强制风冷降温、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制风冷降温机构、余热回收利用机构分别安装于退火炉两室,室外另配备中压鼓风机构和辅助机构;所述强制风冷降温机构安装在退火炉⑴的一侧进到炉内,强制风冷降温机构是由双层钢管即外管路⑵和内管路⑶焊接而成,双层钢管之间存在空腔,外管路⑵头部密封焊接,尾部开口连接余热回收管路⑸,内管路⑶头部为敞开式,尾部与可分离式管路对接口⑹对接;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机构的余热回收管路⑸经控制阀门⑽与保温罩⑿内部的余热回收散热器⒀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氧化球化退火强制风冷降温、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制风冷降温机构、余热回收利用机构分别安装于退火炉两室,室外另配备中压鼓风机构和辅助机构;所述强制风冷降温机构安装在退火炉⑴的一侧进到炉内,强制风冷降温机构是由双层钢管即外管路⑵和内管路⑶焊接而成,双层钢管之间存在空腔,外管路⑵头部密封焊接,尾部开口连接余热回收管路(5),内管路⑶头部为敞开式,尾部与可分离式管路对接口(6)对接;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机构的余热回收管路(5)经控制阀门(10)与保温罩(12)内部的余热回收散热器(1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鼎
申请(专利权)人:瓦房店市鑫海节能电炉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