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叉活塞式液压舵机的推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42774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2 01:30
拔叉活塞式液压舵机的推舵,涉及船用拔叉活塞式液压舵机技术,柱塞的中部连接立销,在柱塞的两端分别设置左缸体和右缸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缸体后端串联式固定连接至少一组左后缸体,在柱塞的两端对称地分别串联式固定连接至少一根活塞杆,在每根活塞杆上分别固定连接一组活塞,所述各活塞杆分别穿置在相邻的缸体之间的通孔内,所述各组活塞分别布置在各组所述后缸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原缸体后部串联油缸,以此达到增加推舵油缸的数量的效果,从而很小成本投入,达到增加推舵油缸的数量的目的,可使舵机的扭矩力成倍数增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船用拔叉活塞式液压舵机

技术介绍
现有船舶使用的液压舵推舵机构均是采用原704研究所和长航设计院设计的柱塞油缸往复拔叉式推舵机构、活塞油缸摆缸式推舵机构。要增加它的扭矩力,主要是通过增大推舵油缸缸径和増加推舵油缸数量来实现,直接导致舵机的生产成本增高,且占用空间体积加大,也不利于节约生产运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设计ー种投入成本小、节能的拔叉活塞式液压舵机的推舵。本技术包括一根柱塞,所述柱塞的中部连接立销,在柱塞的两端分别设置左缸体和右缸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缸体后端串联式固定连接至少一组左后缸体,在柱塞的两端对称地分别串联式固定连接至少ー根活塞杆,在每根活塞杆上分別固定连接ー组活塞,所述各活塞杆分别穿置在相邻的缸体之间的通孔内,所述各组活塞分别布置在各组所述后缸体内。本技术在原缸体后部串联油缸,以此达到增加推舵油缸的数量的效果,从而很小成本投入,达到增加推舵油缸的数量的目的,可使舵机的扭矩カ成倍数増大。本技术加工和装配方便,该项专利技术既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又能节省舵机的安装空间,有很好的经济实用价值。本技术结构简单、可靠,便于维修和制造,适宜在船舶推舵机构上广泛使用,也适宜对现有液压舵机的改造升级。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俯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设有ー根柱塞2,在柱塞的中部连接有立销I。在柱塞2左侧外设置左缸体4,在柱塞2右侧外设置右缸体5。在左缸体4后端固定串接一只左后缸体6,在柱塞2左端固定连接左活塞杆8,在左活塞杆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左活塞9,左活塞杆8穿置在设置于左缸体4和左后缸体6之间的通孔10内,左活塞9布置在左后缸体6内。在左缸体4和左后缸体6之间的通孔10内设置密封圈11。对称地,在右缸体5的后端固定连接右后缸体7,在柱塞2的右端固定连接右活塞杆,在右活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右活塞,右活塞杆穿置在设置于右缸体和右后缸体之间的通孔内,右活塞布置在右后缸体内。在右缸体和右后缸体之间的通孔内也设置密封圏。[0011 ] 通过连接左缸体、右缸件、左后缸体和右后缸体内的进出油通道,达到拔叉柱塞油缸和活塞油缸的双重作用力,推动和拉动柱塞2移动,由柱塞2上的销轴I推动其外的滑块 12带动舵柄3发生转动,从而使舵杆轴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拔叉活塞式液压舵机的推舵,包括一根柱塞,所述柱塞的中部连接立销,在柱塞的两端分别设置左缸体和右缸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缸体后端串联式固定连接至少一组左后缸体,在柱塞的两端对称地分别串联式固定连接至少一根活塞杆,在每根活塞杆上分别固定连接一组活塞,所述各活塞杆分别穿置在相邻的缸体之间的通孔内,所述各组活塞分别布置在各组所述后缸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拔叉活塞式液压舵机的推舵,包括一根柱塞,所述柱塞的中部连接立销,在柱塞的两端分别设置左缸体和右缸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缸体后端串联式固定连接至少ー组左后缸体,在柱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伟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吉信远望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