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4-二取代-二氢-2(1H)-喹唑啉酮或硫酮类化合物、合成方法及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7831757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1 06: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类4,4-二取代的-3,4二氢-2(1H)-喹唑啉酮或硫酮类化合物、合成方法及其用途。该化合物是具有如下结构式的化合物、或者立体异构形式、立体异构体混合物或药学可以接受的盐:该类化合物合成方法简便,可作为高效的HIV-1型逆转录酶抑制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类4,4- 二取代的-3,4- 二氢-2 (IH)-喹唑啉酮或硫酮类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形式,立体异构体混合物或者药学可接受盐,它可以用于制备HIV逆转录酶抑制剂,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这类化合物的一种独创的、简单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两种独特的反应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I)或(HIV-2)型,与免疫抑制性疾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的病因有联系。HIV血清阳性的个体初期是无症状的,但常常逐步显出AIDS相关复征(ARC),随后发展为AIDS被感染的个体出现严重的免疫抑制,使他们趋于衰弱最终引起致命的机会感染。所述疾病AIDS是随着HIV-I或HIV-2病毒自生复杂的生活周期而致的最终结果。该病毒颗粒的生活周期始于病毒颗粒本身通过该病毒颗粒的保护性外壳的表面上的糖蛋白与淋巴细胞上的⑶4糖蛋白结合而粘附与T-4淋巴免疫细胞上。一旦黏附上,该病毒颗粒即脱去其糖蛋白外壳,穿透宿主细胞膜进入宿主细胞内,并脱除其RNA。该病毒颗粒酶,及逆转录酶,指导将所述RNA转录到单链DNA的过程。该病毒RNA降解并产生第二条DNA链。新生成的双链DNA整合到人类细胞的基因中,而且这些基因被用于病毒繁殖。在这一点上,RNA聚合酶将整合的DNA转录到病毒的RNA中。将该病毒RNA翻译为前体gag-pol融合多蛋白前体。然后通过HIV蛋白酶裂解所述多蛋白产生成熟的病毒蛋白。因此,HIV蛋白酶负责调节一连串的裂解过程,从而导致病毒颗粒成熟为具有完全传染性的病毒。在病毒生活周期中至少有三个关键点,其中被确定为抗病毒药物的可能的目标(I)病毒颗粒与T-4淋巴或巨噬细胞位点的初始黏附;⑵病毒RNA到病毒DNA的转录(逆转录酶,RT),以及(3)通过HIV蛋白酶产生gag-pol蛋白的过程。在第二个关键点即病毒RNA到病毒DNA的转录过程,对病毒的抑制已提供了许多用于治疗AIDS的通用疗法。病毒颗粒繁殖必须有这种转录,通过采用阻止逆转录酶完成病毒DNA形成药物,就能阻止HIV-I复制。已开发了许多干扰病毒复制的化合物来治疗AIDS。例如,核苷类药物,例如AZT,ddC,d4T,ddI,3TC,在逆转录酶(RT)阶段阻止HIV-I复制的过程中显示出相当的效用。研究的活跃领域是在于非核苷类HIV逆转录酶抑制剂的发现。例如,已发现某些苯并噁嗪酮和喹啉酮在HIV逆转录酶的抑制,HIV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以及AIDS的治疗中具有活性。U. S. 5,519,021描述了逆转录酶抑制剂,通式为下述苯并噁嗪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类具有如下结构式的4,4- 二取代-二氢-2 (IH)-喹唑啉酮或硫酮类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形式、立体异构体混合物或者药学上可接受的盐2.如权利要求I所述化合物,其特征是所述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式3.如权利要求I所述化合物,其特征是所述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式4.如权利要求I至3任一项所述化合物,其特征是Z1或Z2为H、F、Cl、Br、CF3、CN、CHF2、CF3O, CHF2O, CH3SO2, CH3CH2SO2, NO2、苯基、卤代苯基、呋喃基、噻吩基、批啶基、批唑基或苯并噻吩基; R1为CVltl的烷基、C3-C6的环烷基、C2-C4的烯基、芳基或含R2的芳基; R2为氢、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环丙基、环丁基、甲氧基、乙氧基、异丙氧基、叔丁氧基、F、Cl、Br、NO2、CN、CF3O 或 CF3。5.如权利要求I至3任一项所述化合物,其特征是Z1为F、Cl,CF3> CF30、苯基、卤代苯基、呋喃基、噻吩基、吡啶基或吡唑基;z2为H、F、C1、CF3、CF30、苯基、卤代苯基、呋喃基、噻吩基、吡啶基或吡唑基; R1为C1-C5的焼基、C3-C6的环焼基、乙稀基、丙稀基、稀丙基、丁稀基、苯基、含R2的苯基、萘基基、呋喃基、噻吩基、吡咯基、噻唑基、吡唑基、咪唑基、吡啶基、嘧啶基、三氮唑基、四氮唑基、苯并呋喃基、苯并噻吩基、吲哚基或苄基; R2为氢、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环丙基、甲氧基、叔丁氧基、F、Cl、Br、NO2, CN、CF3O或 CF3。6.如权利要求I至3任一项所述化合物,其特征是Z1或Z2为F、Cl、CF3或CF3O;Z2为H、F、Cl、CF3、CF3O ; R1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叔丁基、异丁基、环丙基、环丁基、乙稀基、丙稀基、丁烯基、苯基、含R2的苯基、呋喃基、噻吩基、吡咯基、噻唑基、吡唑基或吡啶基; R2为氢、甲基、异丙基、环丙基、甲氧基、F、Cl、B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标张琛李敬云滕诗蕾杜小龙庄道明张林杰姜海霞曹星王万军陈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