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卡龙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卡龙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3040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0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卡龙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在加热下,将卡龙二酸与胺化试剂直接进行酰胺化环合反应,得到卡龙酰亚胺类化合物;其中,所述的胺化试剂为铵盐,氨或伯胺类化合物;当所述的胺化试剂为铵盐,氨时,得到卡龙酰亚胺;当所述的胺化试剂为伯胺类化合物时,得到相应的N‑取代的卡龙酰亚胺类化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路线使用相对廉价、易得的卡龙二酸为原料,成本低,操作简便,收率和纯度高,能耗少和环境友好优势,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合成领域,一种制备6,6-二甲基-3-氮杂双环[3.1.0]己 烷-2,4-二酮及其类似物的方法,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以卡龙二酸(3,3-二甲 基环丙烷-1,2-二羧酸)为起始物料制备6,6-二甲基-3-氮杂双环[3.1.0]己 烷-2,4-二酮(3,r=h,卡龙酰亚胺)及其类似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1、6,6-二甲基-3-氮杂双环[3.1.0]己烷-2,4-二酮(3,r=h,卡龙酰亚胺) 是合成口服丙型肝炎蛋白酶抑制剂boceprevir(tao li等,j.am.chem.soc. 2012,134,6467.)和新冠口服抗病毒新药paxlovid的主要成分nirmatrelvir (pf-07321332)的重要中间体。nirmatrelvir分子结构中关键结构单元卡龙酰 亚胺目前的制备方法都是从价格昂贵的卡龙酸酐为原料,在高温下160-200 度左右长时间与氨化试剂反应合成卡龙酰亚胺(w02007075790, w02009073380,in2010mu02833,cn 200680053332.x,cn202210097234.7。

2、具体地,制备卡龙酰亚胺文献已知报道使用卡龙二酸,在190~-200度 高温条件,在大量醋酐下,反式二酸异构化转成顺式二酸然后才能脱水成酸 酐制备卡龙酸酐需要耐腐蚀设备,时间长且能耗较大,大量废酸环境污染。

3、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报道的文献合成路线和技术所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 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实用制备卡龙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制 备方法突破了现有技术中卡龙二酸原料需先制备卡龙酸酐,再酰胺化才能较 高收率纯度的制备得到卡龙酰亚胺类化合物的技术偏见或技术障碍;而提供 了一种构思不同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使用易得的卡龙二酸为原料,不需要使 用文献报道的昂贵的卡龙酸酐为原料,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底物适用 范围广,无论使用氨水、氨气、烷基和芳基伯胺以及一般的铵盐等,都能以 良好到优异的收率得到卡龙酰亚胺或n-取代的卡龙酰亚胺,具有很好的工 业化应用前景。

2、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具体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卡龙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在加热下,将卡龙二酸与胺化试剂直接进行酰胺化环合反应,得到卡龙酰亚 胺类化合物;

4、其中,所述的胺化试剂为铵盐,氨或伯胺类化合物;

5、当所述的胺化试剂为铵盐或氨时,得到(未取代的)卡龙酰亚胺;当所 述的胺化试剂为伯胺类化合物时,得到相应的n-取代的卡龙酰亚胺类化合 物。

6、在某一方案中,其包括如下步骤,在加热下,将如式1所示的二羧酸类 化合物(卡龙二酸)与如式2所示的胺化试剂进行如下所示的酰胺化环合反 应,得到如式i所示的卡龙酰亚胺类化合物;

7、

8、其中:x-为碳酸氢根阴离子、碳酸根阴离子、羧酸根阴离子或磷酸根阴 离子;

9、r是指氢、未取代或取代的烷基、未取代或取代的环烷基、或未取代或 取代的芳基。

10、在某一方案中,所述的反应可以在无有机溶剂或有机溶剂中进行,所述 的有机溶剂可为醚类溶剂、烷烃类溶剂、卤代烃类溶剂、亚砜类溶剂、酰胺 类溶剂、卤代芳烃类溶剂和芳烃类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醚类溶剂可 为石油醚、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甲醚、四乙二醇二甲醚和四氢呋喃中 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烷烃类溶剂可为正己烷和/或正庚烷;卤代烃类溶剂可 为1,2-二氯乙烷;亚砜类溶剂可为二甲亚砜;所述的酰胺类溶剂可为n, n-二甲基甲酰(dmf);所述的卤代芳烃类溶剂可为三氟甲苯、氯苯和二氯 苯中的一种或多种;芳烃类溶剂可为苯、甲苯、二甲苯(包括邻、对、间二 甲苯)和三甲苯(包括均三甲苯、1,2,4-三甲苯、1,2,3-三甲苯)中的一 种或多种。

11、在某一方案中,当所述的胺化试剂为氨时,可为氨气、氨水或有机溶剂 的溶液形式使用。

12、在某一方案中,当所述的胺化试剂为伯胺类化合物时,所述反应较佳地 在所述的有机溶剂中进行。

13、在某一方案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为80-165℃;优选100-160℃;例如120℃、 130℃、148℃、150℃或155℃。

14、在某一方案中,所述的反应可在压力下进行。

15、在某一方案中,所述反应的原料为所述的卡龙二酸与所述的胺化试剂, 或者所述的卡龙二酸与所述的胺化试剂及所述的有机溶剂。

16、在某一方案中,所述反应的原料为所述的如式1所示的二羧酸类化合物 (卡龙二酸)与所述的式2所示的胺化试剂,或者所述的如式1所示的二羧 酸类化合物(卡龙二酸)与所述的式2所示的胺化试剂及所述的有机溶剂。

17、在某一方案中,所述的卡龙二酸与所述的胺化试剂的投料的摩尔比1:1- 1:30,优选投料的摩尔比1:1-1:1.5、1:3±0.5、1:5±0.5、1:7±0.5、1:29-1:30。 较佳地,当所述的胺化试剂为氨气时,所述的卡龙二酸和所述的胺化试剂的 投料的摩尔比为1:29-1:30;或当所述的胺化试剂为氨水时,所述的卡龙二酸 和所述的胺化试剂的投料的摩尔比为1:6-1:7;或当所述的胺化试剂为铵盐时, 所述的卡龙二酸和所述的胺化试剂的投料的摩尔比为1:1.5-1:3;或当所述的 胺化试剂为伯胺类化合物时,所述的卡龙二酸和所述的胺化试剂的投料的摩 尔比为1:1-1:5。

18、在某一方案中,所述的式1所示的二羧酸类化合物(卡龙二酸)和式2 所示的胺化试剂的投料的摩尔比1:1-1:30,优选投料的摩尔比1:1-1:1.5;1:3 ±0.5;1:5±0.5;1:7±0.5;1:29-1:30。较佳地,当所述的式2所示的胺化试 剂为氨气时,所述的式1所示的二羧酸类化合物(卡龙二酸)和式2所示的 胺化试剂的投料的摩尔比为1:29-1:30;当所述的式2所示的胺化试剂为 氨水时,所述的式1所示的二羧酸类化合物(卡龙二酸)和式2所示的胺化试剂的投料的摩尔比为1:6-1:7;所述的式2所示的胺化试剂为铵盐时, 所述的式1所示的二羧酸类化合物(卡龙二酸)和式2所示的胺化试剂的投 料的摩尔比为1:1.5-1:3;当所述的式2所示的胺化试剂为伯胺时,所述 的式1所示的二羧酸类化合物(卡龙二酸)和式2所示的胺化试剂的投料的 摩尔比为1:1-1:5。

19、在某一方案中,所述的酰胺化环合反应的进程可以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 监测方法(例如tlc、gc-ms或nmr)进行监测,一般以原料消失或不再 反应,或者产物不再增加为反应终点;例如3-24小时;优选5-48小时。

20、在某一方案中,所述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如下后处理步骤:所述反应结束 后,加水和有机溶剂萃取,有机相干燥、浓缩,得到所述的卡龙酰亚胺类化 合物的粗品。或所述的后处理结束后,所述的制备方法还可包括重结晶。所 述结晶的溶剂可为石油醚/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卡龙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在加热下,将卡龙二酸与胺化试剂直接进行酰胺化环合反应,得到卡龙酰亚胺类化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满足如下条件的一个或多个: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满足如下条件的一个或多个: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满足如下条件的一个或多个: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在加热下,将如式1所示的二羧酸类化合物与如式2所示的胺化试剂进行如下所示的酰胺化环合反应,得到如式I所示的卡龙酰亚胺类化合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满足如下条件的一个或多个: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满足如下条件的一个或多个: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满足如下条件的一个或多个: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满足如下条件的一个或多个: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胺化试剂为氨水、氨气、尿素、甲酸铵、乙酸铵、碳酸氢铵、碳酸铵、磷酸铵、苯胺、苄胺、对甲氧基苯胺、对硝基苯胺或正丙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龙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在加热下,将卡龙二酸与胺化试剂直接进行酰胺化环合反应,得到卡龙酰亚胺类化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满足如下条件的一个或多个: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满足如下条件的一个或多个: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满足如下条件的一个或多个: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在加热下,将如式1所示的二羧酸类化合物与如式2所示的胺化试剂进行如下所示的酰胺化环合反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刚张亚竹孙磊杰孙家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