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31758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1 06:4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向盘装置由固定托架(1)、夹紧件(3)、与该夹紧件(3)的转动操作一同转动的主动凸轮(A)、及不能转动地安装在固定侧部(11)上并且与主动凸轮(A)抵接的从动凸轮(B)构成,在主动凸轮(A)和从动凸轮(B)的基体平坦面(41、61)上沿着周向等间隔地形成有由斜面部(51、71)、高位面(52、72)及抵接突起部(53、73)构成的凸轮动作部(5、7),并且斜面部(51、71)从基体平坦面(41、61)朝向高位面(52、72)以低部缓倾斜面(51a、71a)、中间急倾斜面(51b、71b)、高部缓倾斜面(51c、71c)的顺序构成。由此,锁定时及锁定解除时的操作杆的操作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方向盘装置,能够提高锁定时及锁定解除时的操作杆的操作性。
技术介绍
以往,开发了各种具有傾斜/伸缩功能的方向盘装置。特别地,在专利文献I (特开2002-59851号)中公开了ー种具有凸轮机构的方向盘装置。专利文献I的具体内容如下所述。在凸轮22的相对于凸轮从动件21的对置面22a上,以夹着凸轮22的中心轴线(支轴15的中心轴线C)相对置的方式,各自设置有一对用于在锁定解除时定位凸轮从动件21的第I定位部26、和用于在锁定时定位凸轮从动件21的第2定位部27 [參照专利文献I的图 3 (a)]。在第I及第2定位部26、27之间,形成有在倾斜锁定的解除时凸轮从动件21卡合的平坦面、在倾斜锁定时凸轮从动件21卡合的平坦面、及连接这些平坦面之间的凸轮面 28。另ー方面,在凸轮从动件21的相对于凸轮22的对置面21a上,形成有滑动接触凸轮22的各定位部26、27及凸轮面28的梯形状的ー对突起31 [參照专利文献I的图3 (b)]。凸轮面28包含有相对倾斜陡的第I坡度部29、及相对倾斜缓的第2坡度部30,第2坡度部30位于夹紧时的操作杆的行程的后部[參照专利文献I的图4 Ca)]。这样ー来,借助在凸轮面28上设置多个坡度部29、30,操作杆16的操作角度的范围不用那么大,能够减轻操作杆16的操作力。特别地,与操作转矩往往变大的、操作杆16的夹紧方向中的行程的后部对应,在凸轮面28上设置相对坡度缓的第2坡度部30。由此,减轻夹紧行程后部的操作杆16的操作转矩,提高操作杆16的操作性。在此,将以往广泛使用的、从起始端到终端单一倾斜的凸轮面的形状定义为由从凸轮面28的起始端连接终端的单一直线构成的假想倾斜线し在专利文献I中,形成在凸轮面28上的第I坡度部29及第2坡度部30在与该假想倾斜线L对应的位置,被形成在比上述假想倾斜线L高的位置(区域)上(參照图4)。假想倾斜线L与专利文献I的凸轮面28中的凸轮从动件21的转动量相同,也与操作杆16的操作角度相同。专利文献I :特开2002-59851号。在专利文献I中,相对于从以往广泛使用的从起始端到終端单ー倾斜的假想倾斜线し形成坡度部29、30。作为操作杆16的行程的后部的第2坡度部30是与作为行程的前部的第I坡度部29相比的操作杆16的操作力高的区域。于是,通过在行程后部设置比上述假想倾斜线L坡度缓的第2坡度部30,不用増大对于假想倾斜线L操作杆16的操作角度,而减轻夹紧行程后部的操作杆16的操作力[參照图4]。但是,形成在凸轮面28上的坡度被形成在比假想倾斜线L在整体区域高的位置(区域)上。在凸轮从动件21的转动量相同的地点比较时,凸轮面28比假想倾斜线L提升量(凸轮从动件21的轴方向移动量)大,轴カ也变大。在凸轮面28的从起始端至终端的整个区域中,对于假想倾斜线L,操作杆16的操作カ从初期至后期整体地变大[參照图4]。并且,倾斜锁定时,凸轮从动件21在操作初期阶段中从平坦面在比上述假想倾斜线L倾斜陡的第I坡度部29上移动,倾斜锁定初期的操作杆16的操作力变大。在倾斜锁定解除时,作用要使凸轮从动件21从操作杆16的操作力高的行程的后部向操作杆16的操作力低的前部移动的力。并且,凸轮从动件21从倾斜缓的第2坡度部30在倾斜陡的第I坡度部29、平坦面上移动,因此具有在倾斜锁定解除时操作杆16势头良好而返回过度的担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要解决的技术课题)在于,在具备凸轮机构的、具有傾斜/伸缩调整功能的方向盘装置中,不增大杆操作角度,而抑制杆操作载荷,并提高操作性。因此,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反复进行了专心的研究,结果借助第I专利技术的方 向盘装置解决上述课题,该方向盘装置由以下的部件构成,即固定托架,在宽度方向两侧具有固定侧部,支承方向盘柱;夹紧件,具有贯通上述固定侧部的锁定螺栓;主动凸轮,与该夹紧件的转动操作一同转动;以及,从动凸轮,不能转动地安装在上述固定側部,并且与上述主动凸轮抵接;在上述主动凸轮和上述从动凸轮的基体平坦面上沿着周向等间隔地形成有由斜面部、高位面及抵接突起部构成的凸轮动作部,并且上述斜面部从基体平坦面朝向高位面以低部缓倾斜面、中间急倾斜面、高部缓倾斜面的顺序构成。借助第2专利技术的方向盘装置解决上述课题,在第I专利技术中,设置在上述中间急傾斜面的两端的上述低部缓倾斜面和上述高部缓倾斜面形成为不同的倾斜角度,上述高部缓倾斜面相对地比上述低部缓倾斜面倾斜角度形成得大。借助第3专利技术的方向盘装置解决上述课题,在第I或第2专利技术中,上述斜面部相对于连结最低位置和最高位置的直线状的假想倾斜线的坡度,上述低部缓倾斜面的倾斜角度形成得小,上述中间急倾斜面与上述假想倾斜线交叉。在第I专利技术中,主动凸轮及从动凸轮的斜面部从基体平坦面朝向高位面以低部缓倾斜面、中间急倾斜面、高部缓倾斜面的顺序形成。在从锁定解除状态成为锁定状态的过程中,主动凸轮或从动凸轮的抵接突起部与对方侧的凸轮抵接,借助相対的转动,抵接突起部从对方侧凸轮的基体平坦面跨越到高位面、通过斜面部而移动。此时在抵接突起部登上斜面部而移动时,从倾斜角度缓的低部缓倾斜面向倾斜角度急的中间急倾斜面移动。抵接突起部不会从基体平坦面突然登上倾斜角度急的中间急倾斜面而移动,而是经过低部缓倾斜面登上中间急倾斜面而移动。由此,在低部缓倾斜面的赋予势头的状态下,抵接突起部在中间急倾斜面上移动,因此抵接突起部的从低部缓倾斜面向中间急倾斜面的移动顺利地进行,能够成为操作杆的操作触感良好的结构。并且,在从锁定状态到达锁定解除状态的过程中,低部缓倾斜面起到使抵接突起部的下降移动中的势头及冲击減少的作用。S卩,抵接突起部在斜面部下降移动时,不突然从倾斜角度急的中间急倾斜面向基体平坦面移动,而经过倾斜角度缓的低部缓倾斜面到达基体平坦面。由此,抵接突起部的势头在低部缓倾斜面渐渐地減少而到达基体平坦面,能够防止操作杆势头良好而返回过度。这样ー来,由于斜面部是由低部缓倾斜面、中间急倾斜面、高部缓倾斜面构成的,所以相对于以往那样的斜面为单ー倾斜面的情况、或在登上倾斜方向中急剧的倾斜面先行的斜面,倾斜伸缩调整中的操作杆的操作触感变得良好。在第2专利技术中,低部缓倾斜面与中间急倾斜面、高部缓倾斜面比较倾斜角度是最小的,因此在锁定時及锁定解除时,抵接突起部能够在基体平坦面和中间急倾斜面之间平滑地滑动,操作触感变得良好。并且,高部缓倾斜面相对地比低部缓倾斜面倾斜角度形成得大,因此在锁定时,能够使操作者认识到是紧固的中途,能够可靠地将操作杆的转动操作进行到最后。在第3专利技术中,低部缓倾斜面的整个范围及中间急倾斜面的一部分范围形成在比假想倾斜线还低的位置上,由此能够減少对于假想倾斜线,操作杆的操作力变大的范围。附图说明图I (A)是本专利技术的纵剖主视图,图I (B)是图I (A)的(α )部放大略示图,图I(C)是主动凸轮(或从动凸轮)的俯视立体图。 图2 (A)是主动凸轮(或从动凸轮)的俯视图,图2 (B)是图2 (A)的(β)部的放大立体图,图2 (C)是图2 (A)的Xl — Xl向视图、图2 (D)是图2 (C)的(Y )部放大图。图3 (A)是示出锁定动作过程的起动的操作杆的动作的方向盘装置的略示图,图3 (B)是图3 (A)的状态中的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3.26 JP 2011-0690431.一种方向盘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的部件构成,即固定托架,在宽度方向两侧具有固定侧部,支承方向盘柱;夹紧件,具有贯通上述固定侧部的锁定螺栓;主动凸轮,与该夹紧件的转动操作一同转动;以及,从动凸轮,不能转动地安装在上述固定侧部,并且与上述主动凸轮抵接;在上述主动凸轮和上述从动凸轮的基体平坦面上沿着周向等间隔地形成有由斜面部、高位面及抵接突起部构成的凸轮动作部,并且上述斜面部从基体平坦面朝向高位面以低部缓倾斜面、中间急倾斜面、高部缓倾斜面的顺序构成。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广冈幸治杉下杰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