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莓护肝饮料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824880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0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蓝莓护肝饮料及其制作方法,包括原料预处理,蓝莓汁榨取,茵陈、野菊花、茯苓、鱼腥草有效成分提取,调配,杀菌与装瓶等步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使蓝莓果汁出汁率达70%以上,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生产周期(2d);长期饮料本产品,能使人体血清中丙氨酸按基转移酶(ALT)降低20~55U/L,谷草转氨酶(AST)降低10~25U/L,从而有效预防、减少肝纤维化和各种化学性肝损伤。产品风味协调,具有纯正、浓郁、优雅和谐的蓝莓独特风味,将调配好的蓝莓果汁饮料用微波灭菌3~5min,可有效防止蓝莓果汁饮料褐变,保质期可达12个月,从而可以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护肝饮料制作
,特别是涉及。
技术介绍
蓝莓(Blueberry)学名越桔,属于杜醇花科越桔属植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功能,在美国、法国、日本等国誉为“黄金浆果”、“神奇果”。研究表明蓝莓除营养丰富以夕卜,还有改善大脑记忆力,减少人体胆固醇积累,防止心脏病和尿路感染,增强胶原质,调节 血糖,改善夜视和治疗腹泻等功效,最近,日本学者发现,从蓝莓叶中提取的原花青素,具有抑制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蓝莓是一种多汁的浆果,富含果胶、糖类、酚类物质以及各种内源性酶类,不耐贮存。因此,发展蓝莓护肝饮料产业对提升蓝莓产品的附加值,延长蓝莓产业链,调整农业产业结及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市场上还未见蓝莓护肝产品出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保健食品、饮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用食品饮料起预防、治疗、保健三者合一的功用是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传统的护肝饮料存在生长周期长,成本较高,产品特色风味不突出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护肝饮料生产过程中生产周期长,功能不突出,产品特色风味不突出等缺陷,提供一种口感纯正的纯天然蓝莓护肝饮料及其制作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专利技术蓝莓护肝饮料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作而成蓝莓420 450g,茵陈30 40g、野菊花40 50g、获茶50 60g、鱼腥草60 70g,木糖醇2 3g、蛋白糖I 2g、蜂蜜I 2g。本专利技术蓝莓护肝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挑选蓝莓,将机械碰伤和感染病虫害蓝莓果去除,然后通入CO2后熟2 4d ; (2)蓝莓汁榨取将新鲜蓝莓果用清水洗净,浙干后用加入蓝莓重量1/3的饮用水并微沸5min,将温度降至30°C,用柠檬酸调节pH值至3. 5,加入0. 1%的EX果胶酶,用30°C水浴锅恒温酶解2h;酶解完成后用榨汁机榨汁,汁液用20目筛网过滤后用100目筛网第2次过滤,然后再用200目筛网第3次过滤,将3次过滤后的滤液静置澄清24h,而后用300目筛网进行第4次过滤,即可得蓝莓原果汁; (3)茵陈、野菊花、茯苓、鱼腥草有效成分提取称取茵陈30 40g、野菊花40 50g、茯苓50 60g、鱼腥草60 70g,用清水洗净后粉碎成20目颗粒,置于容器内加饮用水IOOOml文火煎煮30min,而后用100目筛网过滤,并将滤液定容至IOOOml备用。(4)调配取蓝莓原果汁300ml,茵陈、野菊花、茯苓、鱼腥草煎煮滤液100ml,饮用水100ml,木糖醇2 3g、蛋白糖I 2g、蜂蜜I 2g混合均勻,即可得蓝莓护肝饮料; (5)杀菌、装瓶将调配好的蓝莓护肝饮料用微波灭菌3 5min后即可装瓶。蓝莓除营养丰富以外,还有改善大脑记忆力,减少人体胆固醇积累,防止心脏病和尿路感染,增强胶原质,调节血糖,改善夜视和治疗腹泻等功效,最近又发现,从蓝莓叶中提取的原花青素,具有抑制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而中药茵陈性微寒,味辛、苦,主要功效清湿热,退黄疸;野菊花性味甘、苦,主要功效散风清热,平肝明目;茯苓主要药效败毒抗癌,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化痰,宁心安神;鱼腥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具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增强免疫系统作用;用蓝莓与茵陈、野菊花、茯苓、鱼腥草四味中药配伍,制备出一种既安全又无任何副作用并且口感纯正的护肝饮料,长期饮用本专利技术饮料,能使人体的血清中丙氨酸按基转移酶(ALT)降低20 55U/L,谷草转氨酶(AST)降低10 25U/L,从而有效预防、减少肝纤维化和各种化学性肝损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蓝莓护肝饮料的制备方法中采用0. 1%的EX果胶酶于30°C水浴锅恒温酶解2h,可使果汁出汁率达70%以上,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生产周期(2d);本专利技术充分发挥中药的传统优势,与蓝莓原果汁配伍,制备一种无任何化学添加剂的安全性纯天然护肝饮料,该产品风味协调,口感具有纯正、浓郁、优雅和谐的蓝莓独特风味。将调配好的蓝莓果汁饮料用微波灭菌3 5min,可有效防止蓝莓果汁饮料褐变,保质期可达12个月,从而可以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 称取蓝莓420g,茵陈30g、野菊花40g、茯苓50g、鱼腥草60g,木糖醇2g、蛋白糖lg、蜂蜜Ig备用; 制作步骤为 (1)原料预处理挑选蓝莓,将机械碰伤和感染病虫害蓝莓果去除,然后通入CO2后熟2 4d ; (2)蓝莓汁榨取将新鲜蓝莓果用清水洗净,浙干后用加入蓝莓重量1/3的饮用水并微沸5min,将温度降至30°C,用柠檬酸调节pH值至3. 5,加入0. 1%的EX果胶酶,用30°C水浴锅恒温酶解2h;酶解完成后用榨汁机榨汁,汁液用20目筛网过滤后用100目筛网第2次过滤,然后再用200目筛网第3次过滤,将3次过滤后的滤液静置澄清24h,而后用300目筛网进行第4次过滤,即可得蓝莓原果汁; (3)茵陈、野菊花、茯苓、鱼腥草有效成分提取将称取的茵陈、野菊花、茯苓、鱼腥草,用清水洗净后粉碎成20目颗粒,置于容器内加饮用水IOOOml文火煎煮30min,而后用100目筛网过滤,并将滤液定容至IOOOml备用。(4)调配取蓝莓原果汁300ml,茵陈、野菊花、茯苓、鱼腥草煎煮滤液100ml,饮用水100ml,木糖醇、蛋白糖、蜂蜜,混合均匀即可得蓝莓护肝饮料; (5)杀菌、装瓶将调配好的蓝莓护肝饮料用微波灭菌3 5min后即可装瓶。实施例2:称取蓝莓450g,茵陈40g、野菊花50g、茯苓60g、鱼腥草70g,木糖醇3g、蛋白糖2g、蜂蜜2g备用。制作步骤为 (1)原料预处理挑选蓝莓,将机械碰伤和感染病虫害蓝莓果去除,然后通入CO2后熟2 4d ; (2)蓝莓汁榨取将新鲜蓝莓果用清水洗净,浙干后用加入蓝莓重量1/3的饮用水并微沸5min,将温度降至30°C,用柠檬酸调节pH值至3. 5,加入0. 1%的EX果胶酶,用30°C水浴锅恒温酶解2h;酶解完成后用榨汁机榨汁,汁液用20目筛网过滤后用100目筛网第2次过滤,然后再用200目筛网第3次过滤,将3次过滤后的滤液静置澄清24h,而后用300目筛网进行第4次过滤,即可得蓝莓原果汁; (3)茵陈、野菊花、茯苓、鱼腥草有效成分提取将称取的茵陈、野菊花、茯苓、鱼腥草,用清水洗净后粉碎成20目颗粒,置于容器内加饮用水IOOOml文火煎煮30min,而后用100目筛网过滤,并将滤液定容至IOOOml备用。(4)调配取蓝莓原果汁300ml,茵陈、野菊花、茯苓、鱼腥草煎煮滤液100ml,饮用水100ml,木糖醇、蛋白糖、蜂蜜,混合均匀即可得蓝莓护肝饮料; (5)杀菌、装瓶将调配好的蓝莓护肝饮料用微波灭菌3 5min后即可装瓶。本方法可实现蓝莓护肝饮料的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蓝莓护肝饮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作而成蓝莓420 .450g,茵陈30 40g、野菊花40 50g、获茶50 60g、鱼腥草60 70g,木糖醇2 3g、蛋白糖I 2g、蜂蜜I 2g。2.—种蓝莓护肝饮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蓝莓汁榨取将新鲜蓝莓果用清水洗净,浙干后用加入蓝莓重量1/3的饮用水并微沸5min,将温度降至30°C,用柠檬酸调节pH值至3. 5,加入0. 1%的EX果胶酶,用30°C水浴锅恒温酶解2h;酶解完成后用榨汁机榨汁,汁液用20目筛网过滤后用100目筛网第2次过滤,然后再用200目筛网第3次过滤,将3次过滤后的滤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燕强贺红早孙超王莹向准任春光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