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07907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7 05: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变速器,其能够完成前进4速的变速级,同时能够实现小型化、轻量化、低成本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自动变速器具备单小齿轮的行星齿轮(PG1)及行星齿轮(PG2)。输入轴(IN)与太阳轮(S1)始终连接。输出轴(OUT)与行星齿轮架(PC2)始终连接,将齿圈(R1)和太阳轮(S2)始终连接。而且,具备由连接太阳轮(S1)和齿圈(R2)的第一离合器(C1)、连接行星齿轮架(PC1)和齿圈(R2)的第二离合器(C2)、卡止行星齿轮(PG1)的旋转的第一制动器(B1)、卡止旋转构件(M1)的旋转的第二制动器(B2)构成的四个摩擦元件,从而实现前进4速及后退1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作为车辆的变速装置而使用的有级自动变速器
技术介绍
现有,作为通过两个行星、五个摩擦元件而构成前进4速及后退I速的变速级的自动变速器,公知的是具有两个单小齿轮式行星齿轮、两个离合器和三个制动器的自动变速器(例如,參照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平10-306855号公报但是,就现有的自动变速器而言,为了完成前进4速及后退I速的各变速级,具有五个摩擦元件。由于如果能够减少摩擦元件数量,就能够减少零件数量,因此,具有实现小 型化、轻量化、低成本化的余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着眼于上述问题而设立的,其目的在于提供ー种自动变速器,其能够至少实现前进4速及后退I速的变速级,同时能够实现小型化、轻量化、低成本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变速器的特征为具备第一行星齿轮,其由第一太阳轮、第一齿圈、支承与所述第一太阳轮和所述第一齿圈啮合的第一单小齿轮的第一行星齿轮架构成;第二行星齿轮,其由第二太阳轮、第二齿圈、支承与所述第二太阳轮和所述第二齿圈啮合的第二单小齿轮的第二行星齿轮架构成;输入轴,其与所述第一太阳轮始終连接;输出轴,其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架始终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3.24 JP 2011-0652631.ー种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行星齿轮,其由第一太阳轮、第一齿圈、支承与所述第一太阳轮和所述第一齿圈哨合的第一单小齿轮的第一行星齿轮架构成; 第二行星齿轮,其由第二太阳轮、第二齿圈、支承与所述第二太阳轮和所述第二齿圈啮合的第二单小齿轮的第二行星齿轮架构成; 输入轴,其与所述第一太阳轮始终连接; 输出轴,其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架始终连接; 第一旋转构件,其将所述第一齿圈和第二太阳轮始终连接; 第一摩擦元件,其选择性地连接所述第一太阳轮和所述第二齿圈之间; 第二摩擦元件,其选择性地连接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架和所述第二齿圈之间; 第三摩擦元件,其选择性地卡止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架的旋转; 第四摩擦元件,其选择性地卡止第一旋转构件的旋转, 从而实现前进4速及后退I速。2.ー种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行星齿轮,其由第一太阳轮、第一齿圈、支承与所述第一太阳轮和所述第一齿圈哨合的第一单小齿轮的第一行星齿轮架构成; 第二行星齿轮,其由第二太阳轮、第二齿圈、支承与所述第二太阳轮和所述第二齿圈啮合的第二双小齿轮的第二行星齿轮架构成; 输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犬田行宣青田和明山本明弘奥田隆之小栗和夫山下胜则
申请(专利权)人:加特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