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MN校直液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67552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5 03:56
一种30MN校直液压机,该校直液压机去掉机身传动系统,主体结构为三梁四柱预应力框架结构;机身不动,机身底部设置底座,底座两侧设计辅座,底座与辅座上方设计两个砧座和两个滚轮支座。柱塞缸采用三缸结构,柱塞与活动横梁的连接采用了单球饺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省去了大的机身传动系统,节省了占地面积。节约了电能。采用三个结构相同的柱塞缸,承力长梁将底座与辅座分开,减小了制造难度,节省了制造成本。可独立行走,对不同形状的被校件都能适应。大大提高了校直机的校直精度。使压力调节更加灵敏,更加准确。(*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制造
,涉及一种油压机械。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建造的大型校直液压机为机身移动式结构,这种结构必须有机身传动系统,该系统功率大,占地面积大。其主机为三梁四柱上压式,放置被校件的承力长梁固定不动,本体在地面轨道上沿承力长梁方向可以左右移动。现有的校直液压机最大做到15MN,柱塞缸为单缸结构,柱塞直径将达到 1120mm,这样的大缸加工难度大,缸体重达41吨,成本高。缸体与活动横梁的连接采用插入式结构,砧座与滚轮支座设计在一起,制造很复杂,而且有些工件因砧座与滚轮支座很近不能放置(如管模类被校件),对被校件的形状适应能力差。过去的校直液压机的液压系统采用的是滑阀,电气系统多为继电器系统,这种控制方式已经落后。原来老式的校直机多采用继电器控制系统,由于频繁的启动停止,器件很容易损坏,并且不利于检修和维护。对校直机也只能进行简单的功能控制。并且老式的控制系统体积大,占用空间大,耗电量也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30MN校直液压机,以解决现有技术缸体、柱塞直径大,缸体重,加工技术难度高,生产成本高。柱塞缸的缸体与活动横梁的连接采用插入式结构,砧座与滚轮支座设计在一起,制造工艺复杂,有些工件因砧座与滚轮支座很近不能放置,对被校件的形状适应能力差等问题。本技术液压机主要由机身、柱塞缸及上横梁和活动横梁组成。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去掉机身传动系统,主体结构为三梁四柱预应力框架结构;机身不动,机身底部设置底座,底座两侧设计辅座,底座与辅座上方设计两个站座和两个滚轮支座。柱塞缸采用三缸结构,其柱塞的直径为650-670mm,柱塞与活动横梁的连接采用了单球饺结构。采用本技术的积极效果是I.与机身移动式结构相比,省去了大的机身传动系统,节省了占地面积。节约了电倉泛。2.采用三个结构相同的柱塞缸,以及承力长梁将底座与辅座分开,减小了制造难度,节省了制造成本。3.本设计将砧座与滚轮支座分开,各自都可独立行走,对不同形状的被校件都能适应。4.采用脉冲式模拟量输入的方式对校直机进行运行数据采集,大大提高了校直机的校直精度。通过触摸屏进行各种参数设置,使人机操作更加智能化。液压系统中用到的比例控制系统由PLC程序进行数据换算,采用模拟量输出的方式对比例阀进行控制调节,使压力调节更加灵敏,更加准确。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I上油箱、2柱塞缸、3回程缸、4上横梁、5活动横梁、6立柱、7底座、8滚轮支座、9砧座、10辅座。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机去掉机身传动系统,其主体结构采用三梁四柱预应力框架结构,机身不动,机身底部设置底座7,底座7两侧设计辅座10,底座7与辅座10上方设计两个砧座9和两个滚轮支座8。柱塞缸2为三缸结构,柱塞缸柱塞的直径为660mm,油缸柱塞与活动横梁采用了单球饺结构。在校直工件时,本体机身不动,砧座9可以左右移动。滚轮支座8可以升降和旋转,以改变校直位置;也可以调节滚轮间距,以适应不同直径工件的校直要求;滚轮支座8和砧座9的左右移动可以适应不同长度工件的校直需要。平时或者校直时,滚轮支座8的滚轮低于砧座9的承压面,当需要旋转工件选择校直点时,滚轮支座8可以升起高于砧座9承压面,旋转滚轮。校直过程中,由砧座9的承压面对工件起支撑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0MN校直液压机,主要由机身、柱塞缸及上横梁和活动横梁组成,其特征是去掉机身传动系统,主体结构为三梁四柱预应力框架结构;机身不动,机身底部设置底座,底座两侧设计辅座,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兴奎王世镇姚保森文平安陈涛王凯
申请(专利权)人:通裕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