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束中间拨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51449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1 0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线束中间拨皮装置。该装置包括基座以及装设在所述基座的定位机构、驱动机构和切割机构;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座、设于所述定位座的限位块和插销;所述驱动机构由气缸驱动,包括驱动杆、电磁阀及设于所述气缸的微调旋钮、粗调旋钮和减震垫;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切刀座、设于所述切刀座的切刀及分别与所述切刀座和所述固定座紧固的挡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生产效率高、成本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线束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电线束中间拨皮装置
技术介绍
在汽车电线束产品生产中,主线与支线是采用U型接头或超焊的方式来连接的,这个连接点称为单配点。单配点是通过中间拨塑这种エ艺方法得以实现的。在电线下料时,用下料机在电线单配点位置先环切一次,再用斜背式气动剥皮机的夹线座夹住电线,刀模通过气缸的动作对电线作轴向拉伸,从而拉开电线外皮。这种操作方式存在的问题 因电线外皮易受斜背式气动拨皮机的拉カ而产生褶皱,需要在拨塑前对电线进行热烘、剥塑后人工修剪发生褶皱的电线外皮,不便操作且浪费时间;电线外皮易被夹线座夹伤,造成浪费;电线线芯容易被刀片剥断,造成质量隐患。上述缺陷的存在,有必要对现有拨皮机进ー步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电线束拨皮方法的拨皮装置,结构复杂,且拨皮精度相对较低和种类相对单一,生产效率低的问题而提出ー种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能完成不同规格线径电线中拨点的拨皮功能,效率高、成本低的电线束中间拨皮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上述一种电线束中间拨皮装置,包括基座以及装设在所述基座的定位机构、驱动机构和切割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座、设于所述定位座的限位块和插销;所述驱动机构由气缸驱动,包括驱动杆、电磁阀及设于所述气缸的微调旋钮、粗调旋钮和减震垫;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切刀座、设于所述切刀座的切刀及分别与所述切刀座和所述固定座紧固的挡板。所述的电线束中间拨皮装置,其中所述基座包括底板和设于所述底板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立板和自所述立板向一侧倾斜延伸的支撑板。所述的电线束中间拨皮装置,其中所述气缸包括缸筒和活塞杆,所述微调旋钮、粗调旋钮和减震垫设于所述活塞杆的端部。所述的电线束中间拨皮装置,其中所述限位块包括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都设有插线槽和装配孔。所述的电线束中间拨皮装置,其中所述定位座设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定位座设有第一导向槽、第二导向槽、插销孔及与所述限位块匹配的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所述的电线束中间拨皮装置,其中所述切刀座包括第一切刀座和第二切刀座,所述第一切刀座固定在所述第一导向槽内,所述第二切刀座与所述第一导向槽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的电线束中间拨皮装置,其中所述切刀包括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其分别与所述第一切刀座和第二切刀座紧固。所述的电线束中间拨皮装置,其中所述驱动机构还设有气动三联件和装配板,所述装配板相对两侧面分别与所述缸筒和所述立板连接;所述驱动杆一端与所述活塞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切刀座连接。有益效果 本技术电线束中间拨皮装置,切刀径向切割电线外皮,避免了轴向拉伸,杜绝了斜背式气动剥皮机夹伤电线外皮损伤电线、刀片剥断电线线芯以及电线外皮褶皱、外观不良现象,电线中间剥塑处整齐、平滑,无电线剥断铜丝现象;減少中间剥塑前热烘及中间剥塑后修剪两道エ序,減少生产周期、节省生产成本、改善了外观质量、提升了产品内在品质和生产效率。而且结构简单、紧凑,可操作性強,更换限位块简便快捷,可通过所述粗调旋钮和微调旋钮对气缸行程进行调节,来满足不同规格线径的切扎剥皮需要,剥皮精度显著提高。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电线束中间拨皮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线束中间拨皮装置的定位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电线束中间拨皮装置的定位座的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电线束中间拨皮装置的第一限位块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电线束中间拨皮装置的第二限位块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和图5所示,本技术电线束中间拨皮装置,包括基座I、定位机构2、切割机构3、驱动机构4和锁紧机构5。基座I包括底板11和支撑架12 ;底板11为实体结构,其上表面设有斜槽111 ;支撑架12设于底板11上,包括立板121和支撑板122,立板121顶端呈斜面,立板121底端与底板11垂直连接;支撑板122是由立板121向一侧倾斜延伸形成,支撑板122端部顶接在底板11的斜槽111内。定位机构2设于支撑机构I的支撑架12上,包括定位座21、第一限位块22、第二限位块23和插销24 ;定位座21底部与基座I中支撑架12的支撑板122连接,定位座21上部设有第一导向槽211、第二导向槽212、第一限位孔213、第二限位孔214以及与插销24相匹配的插销孔215,其中,第一导向槽211和第二导向槽212垂直相交且贯通定位座21四侧壁,第一导向槽211槽深度略比第二导向槽212槽深;第一限位块22和第二限位块23分别对称设于第一限位孔213和第二限位孔214内;第一限位块22设有半圆形的第一插线槽221和与插销24相匹配的第一装配孔222,第二限位块23也设有半圆形的第二插线槽231及与插销24匹配的第二装配孔232 ;插销24穿设于定位座21内部,并通过第一装配孔222和第二装配孔232,将第一限位块22和第二限位块23与定位座21锁紧。切割机构3装设于定位机构2上,包括第一切刀座31、第一切刀32、挡板33、第二切刀座34和第二切刀35,其中,第一切刀座31设于定位机构2中定位座21的第一导向槽211内;第一切刀32刀柄嵌设于第一切刀座31 —端中部,并通过锁紧机构5与第一切刀座31紧固,第一切刀32刀刃为偏ロ式结构,其位于定位机构2的第一限位块22和第二限位块23之间且向第一切刀座31外侧凸伸;挡板33通过锁紧机构5分别与第一切刀座31及定位机构2的定位座21紧固在一起;第二切刀座34设于定位机构2中定位座21的第一导向槽211内的另ー侧且可在第一导向槽211内滑动;第二切刀35刀柄嵌设于第二切刀座34一端中部,并通过锁紧机构5与第二切刀座34紧固,第二切刀35刀刃也为偏ロ式结构且向第二切刀座34外凸伸。驱动机构4装设于连接机构4ー侧,包括气缸41、驱动杆42、装配板43、侧立板44、气动三联件45、电磁阀46、微调旋钮47、粗调旋钮48和减震垫49 ;所述气缸41包括缸筒411和活塞杆412,缸筒411为方形缸体结构,活塞杆412装设于缸筒411内;驱动杆42 —端与切割机构3中第二切刀座34的端部连接,驱动杆42的另一端与所述气缸41的活塞杆412连接,活塞杆412运动时带动驱动杆42 —起运动,进而推动切割机构3中第二切刀座34在定位机构2中定位座21的第一导向槽211内滑动;装配板43 —侧面的底边与基座I中支撑架21的立板211顶端的斜面连接,相対的另ー侧面 与所述缸筒411连接;侧立板44设于基座I中底板11的外侧壁;气动三联件45设于侧立板44上,通过气动三联件45可排水、注油对气缸41起保护作用;电磁阀46设于所述气动三联件45上,通过调节电磁阀46与气动三联件45来控制气缸41内的气压大小;微调旋钮47和粗调旋钮48都设于活塞杆412上,通过调节微调旋钮47和粗调旋钮48分别控制活塞杆412的行程,进而控制切割机构3中第二切刀35伸出的尺寸;减震垫49设于微调旋钮47靠近缸筒411的ー侧,通过减震垫49来减小金属相互之间的硬性冲击。锁紧机构5为多个螺丝,其螺帽端面向内凹陷呈六角。本技术电线束中间拨皮方法的エ艺流程在电线束下料时,由下料机在电线束单配点位置环切两次,根据エ艺要求选择电线束要拨皮的长度,然后选择与电线束拨皮段相匹配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线束中间拨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基座以及装设在所述基座的定位机构、驱动机构和切割机构;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座、设于所述定位座的限位块和插销; 所述驱动机构由气缸驱动,包括驱动杆、电磁阀及设于所述气缸的微调旋钮、粗调旋钮和减震垫; 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切刀座、设于所述切刀座的切刀及分别与所述切刀座和所述固定座紧固的挡板。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线束中间拨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底板和设于所述底板的支撑架; 所述支撑架包括立板和自所述立板向一侧倾斜延伸的支撑板。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线束中间拨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包括缸筒和活塞杆,所述微调旋钮、粗调旋钮和减震垫设于所述活塞杆的端部。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线束中间拨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包括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都设有插线槽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明樊吉文朱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天运汽车电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