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货车下侧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24121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31 0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铁路货车下侧门,包括门板和两个平行设置的折页,所述折页固定在门板上,且所述折页的两端延伸至门板外侧,所述折页一端为为与铁路货车体上的铰接轴相配合的铰接孔;所述折页的另一端为搭接部;所述铰接孔和搭接部之间为钢带,所述钢带沿长度方向设有加强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铁路货车下侧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诸多缺点,实现了下侧门整体刚度高,变形量小,铁路货车维护成本低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铁路货车制造技木,尤其涉及ー种铁路货车下侧门
技术介绍
通用敞车是我国鉄路货车的主要车型,约占所有货车数量的70%,主要装运煤炭、焦炭、矿建材料、木材、机械设备和粮食等货物,装运货物种类繁多,装卸货エ况复杂,工作条件恶劣,容易导致铁路货车下侧门变形,影响铁路货车行车安全。目前,鉄路货车下侧门更换率是通用敞车车体中最高的零部件之一,提高了铁路货车维护成本。现有铁路货车下侧门如图I和图2所示,由门板I和两个平行设置的折页2组成,所述折页固定在门板I上,所述折页2两端延伸至门板I外侧。现有折页2如图3和图4所示,折页2 —端为铰接孔3,铰接孔3与设置在鉄路货车车体上的铰接轴配合使用,使门板I围绕铰接轴完成开启和关闭;所述折页2的另一端为搭接部4,搭接部4与门框搭接;所述搭接部4和铰接孔3之间通过平直的钢带连接,使所述折页2通过钢带固定在门板I上。所述铰接孔3为钢带向背离门板I方向弯折形成的环状部,所述搭接部4为钢带向背离门板I方向弯折形成的部分。折页2的工作刚度直接决定着下侧门变形量的大小,现有鉄路货车折页2因为采用钢带弯曲而成,抗弯刚度小,在使用过程中易产生变形,导致铁路货车下侧门与门框间的门缝间隙大,影响货物运输,缩短了鉄路货车下侧门的工作寿命,需要频繁更换铁路货车下侧门,导致铁路货车成本増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提供ー种铁路货车下侧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实现下侧门整体刚度高,变形量小,铁路货车维护成本低的优点。本技术提供的ー种铁路货车下侧门,包括门板和两个平行设置的折页,所述折页固定在门板上,且折页的两端延伸至门板外侧,所述折页一端为与铁路货车体上的铰接轴相配合的铰接孔;所述折页的另一端为搭接部;所述铰接孔和搭接部之间为钢带,所述钢带沿长度方向设有加强筋。进ー步地,所述搭接部为向靠近门板方向的弯折部。进ー步地,所述铁路货车下侧门折页为一体锻造成型。进ー步地,所述加强筋为钢带冲压成型的凸筋,所述凸筋向远离门板方向凸起。本技术ー种铁路货车下侧门,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的技术效果是连接铰接孔和搭接部的钢带具有加强筋结构,增强了折页的工作刚度,鉄路货车下侧门不易变形,保证下侧门与门框之间的门缝间隙,延长了下侧门的寿命,降低下侧门更换频率,降低鉄路货车维护成本;此外本技术鉄路货车下侧门折页采用整体锻造成型,既降低了生产成本,也提高了折页的抗弯能力。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鉄路货车下侧门主视图;图2为图I的左视图; 图3为现有折页的主视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鉄路货车下侧门主视图;图6为图5的左视图;图I为本技术铁路货车下侧门折页的主视图;图8为图7的俯视图;图9为图7的A-A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图5为本技术铁路货车下侧门主视图;图6为图5的左视图;图7为本技术铁路货车下侧门折页的主视图;图8为图7的俯视图;图9为图7的A-A向视图。 如图5-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ー种铁路货车下侧门,包括门板I和两个平行设置的折页2,折页2固定在门板I上,最好是以一定间隔固定在门板I上,且折页2的两端延伸至门板I外側。如图7-8所示,折页2 —端为与铁路货车体上的铰接轴相配合的铰接孔3,铰接孔3的中心轴与门板I平行,铰接孔3与设置在鉄路货车车体上的铰接轴配合使用,使门板I围绕铰接轴完成开启和关闭;折页2的另一端为搭接部4,搭接部4为向靠近门板I方向的弯折部,搭接部4搭接在门框上,为了保证车门的封闭性,可在门框上加设绑定装置,将搭接部4绑定在门框上;铰接孔3和搭接部4之间为钢带,所述钢带沿长度方向设有加强筋5,为保证折页的工作刚度,本实施例中加强筋5的长度与门板长度相等。折页通过钢带固定在门板上。此外,本实施例所公开的铁路货车下侧门的折页为一体锻造成型,既降低了生产成本,也提高了折页的抗弯能力。如图7所示,加强筋为钢带冲压成型的凸筋,凸筋向远离门板方向凸起。连接铰接孔和搭接部的钢带具有加强筋结构,增强了折页的工作刚度,使鉄路货车下侧门不易变形,保证下侧门与门框之间的门缝间隙,延长了下侧门的寿命,降低下侧门更换频率,降低鉄路货车维护成本。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加强筋,加强筋长度、形状的改变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參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权利要求1.ー种铁路货车下侧门,包括门板和两个平行设置的折页,所述折页固定在门板上,且所述折页的两端延伸至门板外侧,所述折页一端为与铁路货车体上的铰接轴相配合的铰接孔;所述折页的另一端为搭接部;所述铰接孔和搭接部之间为钢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带沿长度方向设有加强筋。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铁路货车下侧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部为向靠近门板方向的弯折部。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铁路货车下侧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路货车下侧门折页为ー体锻造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铁路货车下侧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为钢带冲压成型的 凸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铁路货车下侧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向远离门板方向凸起。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铁路货车下侧门,包括门板和两个平行设置的折页,所述折页固定在门板上,且所述折页的两端延伸至门板外侧,所述折页一端为为与铁路货车体上的铰接轴相配合的铰接孔;所述折页的另一端为搭接部;所述铰接孔和搭接部之间为钢带,所述钢带沿长度方向设有加强筋。本技术铁路货车下侧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诸多缺点,实现了下侧门整体刚度高,变形量小,铁路货车维护成本低的优点。文档编号B61D19/00GK202400097SQ20122001188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2日专利技术者罗彦平, 赵建, 雷恩强 申请人: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恩强罗彦平赵建
申请(专利权)人: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