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泵送设备及其末端软管的安全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11273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5 0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泵送设备及其末端软管的安全定位装置。安全定位装置包括:夹持部,夹持部夹持在末端软管上;扶手,扶手与夹持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末端软管连接,操作人员可抓扶固定在末端软管上的安全定位装置,方便地对末端软管进行任意方向的约束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此外,在高空作业的场合,操作人员可以通过紧紧吊抓该安全定位装置的扶手以避免高空坠落的事故,提高了施工安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机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ー种混凝土泵送设备及其末端软管的安全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混凝土泵送设备(例如混凝土泵车、混凝土布料机)是ー种利用压カ将混凝土沿输送管进行连续输送的机械,其广泛应用于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地下工程、エ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等各个领域。混凝土泵送设备的输送管的靠近混凝土出口的位置处设置有末端软 管,末端软管对混凝土的浇筑起到导向作用。在混凝土泵送设备的工作过程中,由于臂架的振动,末端软管也将随之上下左右地摇晃。为了使混凝土准确地浇筑到指定位置,就需要约束末端软管的运动及调整末端软管的指向方位。现有技术主要是通过操作人员的操作来约束末端软管的运动及调整末端软管的指向方位。通常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操作人员直接用手扶住末端软管,并控制末端软管在泵送过程中的振动及调整末端软管的指向方位,但是,由于末端软管的直径较大,操作人员不能方便地对末端软管进行直接的抓扶操作;第二种方式,在末端软管的末端设置ー根绳索,绳索随着末端软管的振动而晃动,操作人员通过控制绳索的运动来约束末端软管的运动及调整末端软管的指向方位,然而,由于操作空间的限制,通过绳索对末端软管的运动进行调整是很不方便的。此外,在进行梁、柱等工程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在上述两种方式下,供操作人员站立的脚手架往往很窄,末端软管的振动很可能把扶持末端软管的操作人员甩下脚手架,造成人身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g在提供ー种混凝土泵送设备及其末端软管的安全定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操作末端软管时,不便于控制末端软管、且安全性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ー个方面,提供了ー种混凝土泵送设备的末端软管的安全定位装置,包括夹持部,夹持部夹持在末端软管上;扶手,扶手与夹持部连接。进ー步地,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扶手包括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第一夹持部与第一扶手连接,第二夹持部与第二扶手连接,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可拆卸地连接。进ー步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分别包括与末端软管的外表面相配合的夹板和两个由夹板的两端延伸出来的连接板,第一夹持部的一个连接板与第二夹持部的ー个连接板连接,第一夹持部的另ー个连接板与第二夹持部的另ー个连接板连接。进ー步地,第一夹持部的一个连接板与第二夹持部的一个连接板通过紧固件连接,第一夹持部的另ー个连接板与第二夹持部的另ー个连接板通过紧固件连接。进ー步地,第一夹持部的该ー个连接板与第二夹持部的该ー个连接板铰接,第一夹持部的该另ー个连接板与第二夹持部的该另ー个连接板通过紧固件连接。进ー步地,扶手通过多个连接杆与夹持部连接。进ー步地,扶手是环形的。进ー步地,夹持部与末端软管一体成型。进ー步地,扶手的外部设置有缓冲部。根据本技术的另ー个方面,提供了ー种混凝土泵送设备,包括末端软管,末端软管上设置有上述的安全定位装置。 本技术与末端软管连接,操作人员可抓扶固定在末端软管上的安全定位装置,方便地对末端软管进行任意方向的约束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此外,在高空作业的场合,操作人员可以通过紧紧吊抓该安全定位装置的扶手以避免高空坠落的事故,提高了施エ安全性。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ー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中的安全定位装置与末端软管的配合示意图;图2示意性示出了安全定位装置的立体图;图3示意性示出了安全定位装置的主视图;以及图4示意性示出了图3的俯视图。图中附图标记1、夹持部;2、扶手;3、连接杆;4、末端软管;5、紧固件;11、弟一夹持部;12、第二夹持部;13、夹板;14、连接板;21、第一扶手;22、第二扶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作为本技术的ー个方面,提供了ー种混凝土泵送设备的末端软管的安全定位装置。如图I所示,本技术中的安全定位装置包括夹持部I和扶手2,夹持部I夹持在末端软管4上;扶手2与夹持部I连接。请參见图1,安全定位装置可通过其夹持部固定到末端软管上的适当位置处,因此,操作人员可抓扶固定在末端软管上的安全定位装置,以方便地对末端软管进行任意方向的约束操作(包括前、后、左、右、上、下等任意方向)。特别地,在操作中,操作人员可以使用一只手或两只手抓扶该扶手,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另外,在一只手抓扶安全定位装置对末端软管进行定位的过程中,另ー只手则可以抓扶脚手架等设备,如果出现操作人员踩空等紧急情况,操作人员可以通过紧紧吊抓该扶手以避免高空坠落,从而提高了操作人员的施工安全性。优选地,扶手2通过多个连接杆3与夹持部I连接。优选地,扶手2是环形的,特别地,可以是圆形的。优选地,扶手的外部设置有缓冲部(如橡胶),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摩擦力,使操作人员可以更轻松地抓住扶手,另ー方面还可以増加缓冲,当安全定位装置意外脱落时,减轻或避免对施工现场的设备的冲击破坏。另外,还可以将该安全定位装置通过ー根钢绳与混凝土泵送设备的臂架的末端连接起来,以确保该安全定位装置不脱落。另外,本技术还具有成本低、安装及拆卸维护方便的特点。优选地,夹持部I与末端软管4 一体成型。如图2-图4所示,夹持部I包括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12,扶手2包括第一扶手21和第二扶手22,第一夹持部11与第一扶手21连接,第二夹持部12与第二扶手22连接,第一夹持部11与第二夹持部12可拆卸地连接。即第一夹持部11与第一扶手21组成用于夹持的第一环形部,第二夹持部12与第二扶手22组成用于夹持的第二环形部,在安装该安全定位装置时,第一环形部和第二环形部分别扣合在末端软管的外表面上,操作人员将第一环形部和第二环形部连接起来,就可将该安全定位装置安装到末端软管上。优选地,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12分别包括与末端软管的外表面相配合的夹板13和两个由夹板13的两端延伸出来的连接板14,第一夹持部11的一个连接板14与第二夹持部12的一个连接板14连接,第一夹持部11的另ー个连接板14与第二夹持部12的另ー个连接板14连接。另外,扶手2并不限于上述环形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多个T字形的结构,以便于操作人员握住该扶手。在图2-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11的一个连接板14与第二夹持部12的一个连接板14通过紧固件5 (特别地,紧固件5可以是螺栓)连接,第一夹持部11的另一个连接板14与第二夹持部12的另ー个连接板14通过紧固件5连接。在此实施方式中,可通过紧固件将第一环形部和第二环形部连接起来,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可靠的特点。在另ー个未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11的该ー个连接板14与第二夹持部12的该ー个连接板14铰接,第一夹持部11的该另ー个连接板14与第二夹持部12的该另ー个连接板14通过紧固件连接。在此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两个连接板之间是铰接的,安装时,可以先将第一环形部和第二环形部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以便形成开ロ,然后将末端软管置于该开ロ内,就可将安全定位装置卡在末端软管上,再将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另外两个连接板通过紧固件连接起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泵送设备的末端软管的安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持部(I),所述夹持部(I)夹持在所述末端软管(4)上; 扶手(2),所述扶手(2)与所述夹持部(I)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安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I)包括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12),所述扶手(2)包括第一扶手(21)和第二扶手(22),所述第一夹持部(11)与所述第一扶手(21)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12)与所述第二扶手(22)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11)与所述第二夹持部(12)可拆卸地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11)和所述第二夹持部(12)分别包括与所述末端软管的外表面相配合的夹板(13)和两个由所述夹板 (13)的两端延伸出来的连接板(14),所述第一夹持部(11)的一个所述连接板(14)与所述第二夹持部(12)的一个所述连接板(14)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11)的另一个所述连接板(14)与所述第二夹持部(12)的另一个所述连接板(14)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毅邝昊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