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混凝土向下超深复合泵送的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702955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5 0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凝土向下超深复合泵送的缓冲装置,包括:设置于崖壁中部的缓冲料斗,其顶部的进料口通过第一泵管与设置于崖壁顶部的第一泵送装置相连接;溜管,其顶部与缓冲料斗的底部的出料口相连接,底部与设置于崖壁中部的第二泵送装置相连接;第二泵送装置通过第二泵管与位于崖壁底部的施工区域相连接;缓冲料斗包括料斗本体和支撑于料斗本体下方的橡胶垫板;料斗本体为四棱锥型结构,其顶部具有进料口,底部具有出料口,料斗本体的内侧斗壁表面铺设有橡胶挡板,料斗本体的外侧斗壁固设有支撑型钢架,支撑型钢架底部通过第一缓冲弹簧支撑于橡胶垫板。该缓冲装置可以在混凝土泵送过程中对混凝土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损坏第二泵送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是指一种用于混凝土向下超深复合泵送的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混凝土向上泵送方法已较为成熟,但是在一些超高异型建筑上进行混凝土向下超深复合泵送时,由于异型建筑的断面不规则,并且泵送深度较大,泵送时混凝土产生的压力也相应较大,采用常规的混凝土向下泵送方法不能满足施工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混凝土向下超深复合泵送的缓冲装置,包括:设置于崖壁中部的缓冲料斗,所述缓冲料斗的顶部的进料口通过第一泵管与设置于崖壁顶部的第一泵送装置相连接;溜管,所述溜管的顶部与所述缓冲料斗的底部的出料口相连接,所述溜管的底部与设置于崖壁中部的第二泵送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二泵送装置通过第二泵管与位于崖壁底部的施工区域相连接;所述缓冲料斗包括料斗本体和支撑于所述料斗本体下方的橡胶垫板;所述料斗本体为四棱锥型结构,所述料斗本体的顶部具有所述进料口,所述料斗本体的底部具有所述出料口,所述料斗本体的内侧斗壁表面铺设有橡胶挡板,所述料斗本体的外侧斗壁固设有支撑型钢架,所述支撑型钢架底部通过第一缓冲弹簧支撑于所述橡胶垫板。本专利技术用于混凝土向下超深复合泵送的缓冲装置,在通过第一泵送装置和第二泵送装置对混凝土进行分阶段的泵送的过程中,由于泵送高度太大,混凝土泵送时造成的压力也会相对较高,因此可以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缓冲装置对混凝土进行缓冲,避免混凝土由于压力太大而对第二泵送装置造成损坏。另外,橡胶挡板可以防止泵送的混凝土料下降的冲击力破坏料斗本体的斗壁,同时也起到一定的缓冲降速作用。本专利技术用于混凝土向下超深复合泵送的缓冲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型钢架和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数量均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型钢架分别支撑于所述料斗本体四面的外侧斗壁。本专利技术用于混凝土向下超深复合泵送的缓冲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型钢架为由三根型钢围合而成的三角型架体结构,其中一根型钢固接于所述料斗本体的外侧斗壁,其余两根型钢固接于所述第一缓冲弹簧上。本专利技术用于混凝土向下超深复合泵送的缓冲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辅助垫板,固接于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顶部。本专利技术用于混凝土向下超深复合泵送的缓冲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溜管内部设有螺旋杆,所述溜管侧部开设有阀孔,所述阀孔内设有截止阀。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用于混凝土向下超深复合泵送的缓冲装置在实际施工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用于混凝土向下超深复合泵送的缓冲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正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用于混凝土向下超深复合泵送的缓冲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正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用于混凝土向下超深复合泵送的缓冲装置的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用于混凝土向下超深复合泵送的缓冲装置的溜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用于混凝土向下超深复合泵送的缓冲装置的混凝土向下超深复合泵送方法的流程图。图7是图6的混凝土向下超深复合泵送方法中的固定装置的俯视图。图8是图6的混凝土向下超深复合泵送方法中的固定装置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见图1至图4所示,图1是本专利技术用于混凝土向下超深复合泵送的缓冲装置在实际施工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用于混凝土向下超深复合泵送的缓冲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正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用于混凝土向下超深复合泵送的缓冲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正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用于混凝土向下超深复合泵送的缓冲装置的俯视图。本专利技术用于混凝土向下超深复合泵送的缓冲装置30,包括:设置于崖壁90的中部的缓冲料斗310,缓冲料斗310的顶部的进料口通过第一泵管40与设置于崖壁90的顶部的第一泵送装置10相连接;溜管320,溜管的顶部与缓冲料斗310的底部的出料口相连接,溜管320的底部与设置于崖壁90的中部的第二泵送装置20相连接;第二泵送装置20通过第二泵管50与位于崖壁90的底部的施工区域80相连接。优选地,第一泵送装置10为汽车泵,第二泵送装置20为固定泵。结合图4所示,缓冲料斗310包括料斗本体311和支撑于料斗本体311下方的橡胶垫板312;料斗本体311为四棱锥型结构,料斗本体311的顶部具有进料口3111,料斗本体311的底部具有出料口3112,料斗本体311的内侧斗壁表面铺设有橡胶挡板3113,料斗本体311的外侧斗壁固设有支撑型钢架313,支撑型钢架313的底部通过第一缓冲弹簧314支撑于橡胶垫板312。其中,橡胶挡板3113的厚度约为20mm,可以防止泵送的混凝土料下降的冲击力破坏料斗本体311的斗壁,同时也起到一定的缓冲降速作用;第一缓冲弹簧314起到缓冲与支撑稳固的作用。优选地,支撑型钢架313和第一缓冲弹簧314的数量均为四个,四个支撑型钢架313分别支撑于料斗本体311四面的外侧斗壁,增加结构的稳定性。优选地,支撑型钢架313为由三根型钢围合而成的三角型架体结构,其中一根型钢固接于料斗本体311的外侧斗壁,其余两根型钢固接于第一缓冲弹簧314上。优选地,缓冲料斗310还包括辅助垫板315,辅助垫板315固接于第一缓冲弹簧314的顶部,可以达到更好的稳固效果。结合图2所示,在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缓冲料斗310为倾斜式的,优选地将溜管320的倾斜角度设置为60°。该倾斜式的缓冲料斗310可以适用于倾斜的崖壁的混凝土泵送施工,缓冲料斗310通过脚手架60进行固定。结合图3所示,在图3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缓冲料斗310为垂直式的,该垂直式的缓冲料斗310可以适用于平直的崖壁的混凝土泵送施工,缓冲料斗310通过脚手架60进行固定。参阅图5所示,图5是本专利技术用于混凝土向下超深复合泵送的缓冲装置的溜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溜管320的内部设有用于下料的螺旋杆321,溜管320的侧部开设有阀孔322,阀孔322内设有截止阀323,截止阀323可以随时对混凝土进行停止下料,将截止阀323的阀门3231关闭即可。其中,螺旋杆321为曲率逐渐减小的变曲率螺旋杆,可以起到混凝土下料时有降速缓冲和混凝土再搅拌的作用。优选地,截止阀323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螺旋杆321的两端。本专利技术用于混凝土向下超深复合泵送的缓冲装置,在通过第一泵送装置和第二泵送装置对混凝土进行分阶段的泵送的过程中,由于泵送高度太大,混凝土泵送时造成的压力也会相对较高,因此可以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缓冲装置对混凝土进行缓冲,避免混凝土由于压力太大而对第二泵送装置造成损坏。另外,橡胶挡板可以防止泵送的混凝土料下降的冲击力破坏料斗本体的斗壁,同时也起到一定的缓冲降速作用。以下结合附图,介绍采用本专利技术用于混凝土向下超深复合泵送的缓冲装置的混凝土向下超深复合泵送方法。配合参看图6所示,图6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用于混凝土向下超深复合泵送的缓冲装置的混凝土向下超深复合泵送方法的流程图。该混凝土向下超深复合泵送方法,用于将混凝土由深坑的崖壁的顶部泵送至崖壁的底部,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在崖壁90的顶部设置第一泵送装置10。步骤S2:在崖壁90的中部设置相互连接的第二泵送装置20和缓冲料斗310,将缓冲料斗310与第一泵送装置10通过第一泵管40相连接,将缓冲料斗310的底部的出料口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混凝土向下超深复合泵送的缓冲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混凝土向下超深复合泵送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崖壁中部的缓冲料斗,所述缓冲料斗的顶部的进料口通过第一泵管与设置于崖壁顶部的第一泵送装置相连接;溜管,所述溜管的顶部与所述缓冲料斗的底部的出料口相连接,所述溜管的底部与设置于崖壁中部的第二泵送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二泵送装置通过第二泵管与位于崖壁底部的施工区域相连接;所述缓冲料斗包括料斗本体和支撑于所述料斗本体下方的橡胶垫板;所述料斗本体为四棱锥型结构,所述料斗本体的顶部具有所述进料口,所述料斗本体的底部具有所述出料口,所述料斗本体的内侧斗壁表面铺设有橡胶挡板,所述料斗本体的外侧斗壁固设有支撑型钢架,所述支撑型钢架底部通过第一缓冲弹簧支撑于所述橡胶垫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混凝土向下超深复合泵送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崖壁中部的缓冲料斗,所述缓冲料斗的顶部的进料口通过第一泵管与设置于崖壁顶部的第一泵送装置相连接;溜管,所述溜管的顶部与所述缓冲料斗的底部的出料口相连接,所述溜管的底部与设置于崖壁中部的第二泵送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二泵送装置通过第二泵管与位于崖壁底部的施工区域相连接;所述缓冲料斗包括料斗本体和支撑于所述料斗本体下方的橡胶垫板;所述料斗本体为四棱锥型结构,所述料斗本体的顶部具有所述进料口,所述料斗本体的底部具有所述出料口,所述料斗本体的内侧斗壁表面铺设有橡胶挡板,所述料斗本体的外侧斗壁固设有支撑型钢架,所述支撑型钢架底部通过第一缓冲弹簧支撑于所述橡胶垫板。2.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飞王梅杨媛鹏陈靖李峁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