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板件中的深冲四槽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I的特征组合的、位于板件尤其是汽车车身的底板中的凹槽。位于车辆(尤其是汽车)的车身中的较大的例如深冲得到的凹槽(例如行李舱凹槽和备胎凹槽,但也例如是油底壳)必须具有足够的底板刚性和强度,以便一方面能够承受住工作载荷和不当载荷造成的静态载荷,并且另一方面能够将底板固有振动调节到处于主要激励源之上的足够高的频率范围内并且由此避免共振。为了满足这种要求,长久以来已知的是,对这种凹槽的凹槽底板借助有条纹的梁或所谓的星形梁进行加固,然而这会增加成本并且尤其增大重量,因此与汽车制造商出于 生态原因而努力追求的轻质构造相矛盾。此外,由DE 102 29 752A1已知一种借助隔板加固的承载底板,该隔板横向于承载底板纵轴线地装入承载底板的备胎凹槽中并且与承载底板焊接。此外,由JP 63043874A、JP 11208520A 和 DE 103 61 045A1 已知,汽车的车身平面、尤其是底板平面通过多个本身已知的成型在底板平面中的压槽加固,该压槽作为底板压槽从底板平面的水平部段出发能够伸入底板平面的垂直或近似垂直的部段(例如中间底槽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9.12.05 DE 102009057169.81.一种汽车的板件(2’ )中的凹槽(I’),该凹槽(I’ )具有凹槽底板(4’),该凹槽底板(4’)过渡为凹槽壁(5’),其中,所述凹槽(I’)具有一个或多个加固所述凹槽底板(4’)的第一底板压槽(3’)和一个或多个加固所述凹槽壁(5,)的第一壁压槽(6’),其中,至少一个第一底板压槽(3’ )和至少一个配属的第一壁压槽(6’ )这样布置在共同的垂直平面内并且这样加工成型,使得所述第一底板压槽(3’)的型材结构在所述凹槽底板(4’)向所述凹槽壁(5,)的过渡区域中与所述配属的第一壁压槽(6’ )的型材结构相连,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壁压槽(6’ )的成型鉴于所述第一底板压槽(3’ )的成型这样变化,即,使得所述第一底板压槽(3’)向凹槽内部成型并且所述配属的第一壁压槽出’)向凹槽外部成型,或者所述第一底板压槽(3’ )向凹槽外部成型并且所述配属的第一壁压槽(6’ )向凹槽内部成型。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凹槽(I’),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I’)布置在车身、尤其是 汽车车身的底板(2’ )中,所述凹槽(I’ )具有凹槽底板(4’),该凹槽底板(4’ )过渡为凹槽壁(5’),其中,所述凹槽(I’)具有一个或多个加固所述凹槽底板(4’)的第一底板压槽(3’ )和一个或多个加固所述凹槽壁(5,)的第一壁压槽(6’),其中,至少一个第一底板压槽(3’ )和至少一个配属的第一壁压槽(6’ )这样布置在共同的垂直平面内并且这样加工成型,使得所述第一底板压槽(3’ )的型材结构在所述凹槽底板(4’ )向所述凹槽壁(5,)的过渡区域中与所述配属的第一壁压槽(6’ )的型材结构相连,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壁压槽(6’)的成型鉴于所述第一底板压槽(3’)的成型这样改变,即,使得所述第一底板压槽(3’)向凹槽内部成型并且所述配属的第一壁压槽(6’ )向凹槽外部成型,或者所述第一底板压槽(3’ )向凹槽外部成型并且所述配属的第一壁压槽(6’ )向凹槽内部成型。3.按照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凹槽(I’),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I’)具有一个或多个加固所述凹槽底板(4’)的第二底板压槽(3”),所述第二底板压槽(3”)横向于所述第一底板压槽(3’ )定向和布置,其中,至少一个第二底板压槽(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