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桥主减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69544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1 0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桥主减速器,中桥主减速器,它包括中桥主减速器壳体、桥间差速器、贯通轴、三联齿轮、圆柱齿轮、与圆柱齿轮连接的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轮间差速器,其中,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它还包括输出轴和惰轮,从动锥齿轮设置于轮间差速器的右轮边输入端,贯通轴的一端连接动力输入轴,贯通轴的另一端连接桥间差速器,桥间差速器的一个输出端连接输出轴,桥间差速器的另一个输出端通过三联齿轮连接惰轮,惰轮连接圆柱齿轮,桥间差速器设置于中桥主减速器壳体的动力输出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适应某些特种车辆。同时提高传动轴的性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驱动桥中桥主减速器布置结构,具体涉及一种中桥主减速器。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上用的贯通式中桥主减速器,其作用是把发动机传来的动力分配给中、后桥,并且要实现中、后桥间的差速作用。传统的贯通式中桥主减速器,普遍采用动力输入端与桥间差速器在输出半轴同侧的布置形式,桥间差速器位于中桥主减速器的动力输入侦U。上述结构造成中桥主减速器的前端(动力输入端)高度过高,在某些特种车辆上,此结 构不利于整车布置,并且还造成了动力输入端传动轴过短,影响了传动轴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中桥主减速器,它的动力输入端高度底,利于特定特种车辆的整车布置。为实现此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中桥主减速器,它包括中桥主减速器壳体、桥间差速器、贯通轴、三联齿轮、圆柱齿轮、与圆柱齿轮连接的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轮间差速器,其中,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输出轴和惰轮,所述从动锥齿轮设置于轮间差速器的右轮边输入端,所述贯通轴的一端连接动力输入轴,贯通轴的另一端连接桥间差速器,所述桥间差速器的一个输出端连接输出轴,桥间差速器的另一个输出端通过三联齿轮连接惰轮,所述惰轮连接圆柱齿轮,所述桥间差速器设置于中桥主减速器壳体的动力输出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上述结构使得中桥主减速器的动力输入端高度明显降低,能适应某些特种车辆。另外,由于桥间差速器布置在中桥主减速器壳体的动力输出侧(即后端),使得中桥主减速器动力输入端长度压缩,有利于连接动力输入端的外部传动轴加长,提高传动轴的性能。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输出轴、2——桥间差速器、3——贯通轴、4——圆柱齿轮、5——主动锥齿轮、6——轮间差速器、6. I——轮间差速器的右轮输出端、7——从动锥齿轮、8——中桥主减速器壳体、8. I——动力输出侧、9——三联齿轮、10——动力输入轴、11--清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的中桥主减速器,它包括中桥主减速器壳体8、桥间差速器2、贯通轴3、三联齿轮9、圆柱齿轮4、与圆柱齿轮4连接的主动锥齿轮5、从动锥齿轮7、轮间差速器6,主动锥齿轮5与从动锥齿轮7啮合,它还包括输出轴I和惰轮11,从动锥齿轮7设置于轮间差速器6的右轮边输入端6. 1,贯通轴3的一端连接动力输入轴10,贯通轴3的另一端连接桥间差速器2,桥间差速器2的一个输出端连接输出轴1,桥间差速器2的另一个输出端通过三联齿轮9连接惰轮11,惰轮11连接圆柱齿轮4,桥间差速器2设置于中桥主减速器壳体8的动力输出侧8. I。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桥间差速器2的一端将动力输出给后桥,桥间差速器2另一端通过三联齿轮9连接圆柱齿轮4,将动力输出给中桥。上述结构可以降低中桥动力输入端的高度,提高外部传动轴性能。上述惰轮11调整了中桥输出端的旋转方向,满足了整车行驶的要求。本说明书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权利要求1.一种中桥主减速器,它包括中桥主减速器壳体(8)、桥间差速器(2)、贯通轴(3)、三联齿轮(9)、圆柱齿轮(4)、与圆柱齿轮(4)连接的主动锥齿轮(5)、从动锥齿轮(7)、轮间差速器出),其中,所述主动锥齿轮(5)与从动锥齿轮(7)啮合,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输出轴(I)和惰轮(11),所述从动锥齿轮(7)设置于轮间差速器(6)的右轮边输入端(6. 1),所述贯通轴(3)的一端连接动力输入轴(10),贯通轴(3)的另一端连接桥间差速器(2),所述桥间差速器(2)的一个输出端连接输出轴(I),桥间差速器(2)的另一个输出端通过三联齿轮(9)连接惰轮(11),所述惰轮(11)连接圆柱齿轮(4),所述桥间差速器⑵设置于中桥主减速器壳体(8)的动力输出侧(8. I)。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中桥主减速器,中桥主减速器,它包括中桥主减速器壳体、桥间差速器、贯通轴、三联齿轮、圆柱齿轮、与圆柱齿轮连接的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轮间差速器,其中,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它还包括输出轴和惰轮,从动锥齿轮设置于轮间差速器的右轮边输入端,贯通轴的一端连接动力输入轴,贯通轴的另一端连接桥间差速器,桥间差速器的一个输出端连接输出轴,桥间差速器的另一个输出端通过三联齿轮连接惰轮,惰轮连接圆柱齿轮,桥间差速器设置于中桥主减速器壳体的动力输出侧。本技术能适应某些特种车辆。同时提高传动轴的性能。文档编号F16H57/023GK202371124SQ20112053791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0日专利技术者付邦璀, 寇西征, 汪振晓, 谢锡春 申请人:东风汽车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西征汪振晓谢锡春付邦璀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