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薯羧甲基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61045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9 04:46
一种红薯羧甲基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是于红薯淀粉中加入NaOH后,用乙醇溶液溶解,充分搅拌后进行微波处理以使淀粉碱化,加入氯乙酸再进行微波处理,接着以高压脉冲电场处理使淀粉醚化,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调pH值,过滤,将滤渣用乙醇溶液漂洗干净,真空干燥至恒重,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在红薯淀粉碱化和醚化过程中采用微波处理代替传统的水浴加热,较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成本,同时在红薯淀粉醚化过程中采用高压脉冲电场(PEF)处理,有效提高了羧甲基淀粉取代度(DS),DS可提高至0.94。该方法简便易行,产品取代度高,可为红薯淀粉的深度加工利用提供新的途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红薯淀粉是天然可再生资源,我国是红薯淀粉生产大国,其价格低廉,易于糊化,化学反应性高,适宜制备改性淀粉。淀粉的羧甲基化是对淀粉进行醚化使淀粉改性的过程,改性后的羧甲基淀粉(CMS)具有羧基固有的性质,如螯合作用、离子交换、多聚阴离子的 絮凝作用及酸性功能,同时还具有一些溶液性能,如增稠、糊化、水分吸收、粘附性及成膜性,可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纺织、印染、造纸、石油钻井等领域,是一种极具市场前景的变性淀粉产品。世界上对羧甲基淀粉的研究已有70多年的历史,但我国淀粉的羧甲基化改性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尤其是红薯淀粉的羧甲基改性研究报道很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红薯淀粉改性过程中加热时间长、效率低、取代度不高等问题,提供。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方法是按Ikg红薯淀粉加690-710gNa0H的比例,于红薯淀粉中加入NaOH后,用75-80%质量浓度的乙醇溶液溶解,乙醇溶液的加入量为每Ikg红薯淀粉加IOL乙醇溶液,充分搅拌后微波处理20-30min,以使淀粉碱化,再按Ikg红薯淀粉加590_610g氯乙酸的比例加入氯乙酸,微波处理60-70min后,以高压脉冲电场处理5_6s,使淀粉醚化,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调pH值为6. 5-7. 0,再以100目的滤布过滤,将滤渣用80-85%质量浓度的乙醇溶液漂洗干净,于75-78°C真空干燥至恒重,即可。上述红薯淀粉为市场购买。上述方法中调pH值为常规技术手段,由于调pH值前溶液呈碱性,因此,本方法中可用质量浓度为30-45%的冰醋酸溶液、苹果酸溶液、或柠檬酸溶液等进行中和。所述两次微波处理的功率皆为300-350W。所述高压脉冲电场处理的电场强度为20-25KV/cm2,频率为8000Hz,脉冲数为10-12。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在红薯淀粉碱化和醚化过程中采用微波处理代替传统的水浴加热,较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成本,同时在红薯淀粉醚化过程中采用高压脉冲电场(PEF)处理,有效提高了羧甲基淀粉取代度(DS),DS可提高至0.94。本专利技术中涉及的红薯羧甲基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具有简便易行,产品取代度高等特点,可为红薯淀粉的深度加工利用提供新的途径。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于IOOkg红薯淀粉中加入70kg NaOH后,用1000L 78%质量浓度的乙醇溶液溶解,充分搅拌后微波处理25min (微波功率为320W),以使淀粉碱化,再加入60kg氯乙酸,微波处理65min (微波功率为320W),再置入高压脉冲电场装置(电场强度为22KV/cm2、频率为8000Hz,脉冲数为10-12)中处理5s,使淀粉醚化,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用40%质量浓度的冰醋酸溶液中和调PH值为6. 8,再用100目的滤布过滤,将滤渣用82%质量浓度的乙醇溶 液漂洗干净,置于76°C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即可。实施例2于IOOkg红薯淀粉中加入71kg NaOH后,用1000L 80%质量浓度的乙醇溶液溶解,充分搅拌后微波处理30min (微波功率为300W),以使淀粉碱化,再加入61kg氯乙酸,微波处理70min (微波功率为300W),再置入高压脉冲电场装置(电场强度为25KV/cm2、频率为8000Hz,脉冲数为10-12)中处理6s,使淀粉醚化,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用45%质量浓度的柠檬酸溶液中和调PH值为7. 0,再用100目的滤布过滤,将滤渣用85%质量浓度的乙醇溶液漂洗干净,置于78°C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即可。实施例3于IOOkg红薯淀粉中加入69kg NaOH后,用1000L 75%质量浓度的乙醇溶液溶解,充分搅拌后微波处理20min (微波功率为350W),以使淀粉碱化,再加入59kg氯乙酸,微波处理60min (微波功率为350W),再置入高压脉冲电场装置(电场强度为20KV/cm2、频率为8000Hz,脉冲数为10-12)中处理5s,使淀粉醚化,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用30%质量浓度的苹果酸溶液中和调PH值为6. 5,再用100目的滤布过滤,将滤渣用80%质量浓度的乙醇溶液漂洗干净,置于75°C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即可。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按Ikg红薯淀粉加690-7IOgNaOH的比例,于红薯淀粉中加入NaOH后,用75-80%质量浓度的乙醇溶液溶解,乙醇溶液的加入量为每Ikg红薯淀粉加IOL乙醇溶液,充分搅拌后微波处理20-30min,再按Ikg红薯淀粉加590-610g氯乙酸的比例加入氯乙酸,微波处理60-70min后,以高压脉冲电场处理5-6s,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调pH值为6. 5-7. 0,用100目的滤布过滤,将滤渣用80-85%质量浓度的乙醇溶液漂洗干净,于75-78°C真空干燥至恒重,即可。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次微波处理的功率皆为300-350W。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脉冲电场处理的电场强度为20-25KV/cm2,频率为8000Hz,脉冲数为10-12。全文摘要,是于红薯淀粉中加入NaOH后,用乙醇溶液溶解,充分搅拌后进行微波处理以使淀粉碱化,加入氯乙酸再进行微波处理,接着以高压脉冲电场处理使淀粉醚化,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调pH值,过滤,将滤渣用乙醇溶液漂洗干净,真空干燥至恒重,即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在红薯淀粉碱化和醚化过程中采用微波处理代替传统的水浴加热,较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成本,同时在红薯淀粉醚化过程中采用高压脉冲电场(PEF)处理,有效提高了羧甲基淀粉取代度(DS),DS可提高至0.94。该方法简便易行,产品取代度高,可为红薯淀粉的深度加工利用提供新的途径。文档编号C08B31/12GK102627698SQ201210081598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6日专利技术者李罗明, 秦丹, 胡亚平 申请人:湖南农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丹胡亚平李罗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