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中框支架的压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89851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1 0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手机中框支架的压铸模具,包括至少具有上模仁的上模组件、至少具有下模仁的下模组件及唧嘴,该上模仁和下模仁之间形成有型腔,该型腔与唧嘴相连;该型腔具有主流道,与唧嘴相连;多个第一分流道和多个第二分流道均与主流道相连;两个外框容腔,其中一个与多个第一分流道均相连并设置于多个第一分流道的末端,另一个与第二分流道均相连并设置于多个第二分流道的末端;多个预留段,每一预留段对应于一个第一分流道或一个第二分流道并且位于所对应分流道与相应外框容腔之间,不同预留段之间在外框容腔组装上外框时呈隔开状而仅能通过分流道和主流道而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大大提高整体中框支架的生产效率并让投入成本低。(*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手机中结构部件的加工辅助设备,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手机中框支架的压铸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众多高档消费类电子金属外壳,如美国苹果公司Iphone4和Ipad2的中框支架,均是采用纯铝型材或不锈钢板材,并先使其经过数控铣床加工而成型出基本框架结构,即图1所示的框架本体9,该框架本体9包括外框91以及位于外框91内缘的抵顶件92,再对该外框91的表面进行诸如阳极氧化、喷沙以及抛光处理,从而达到预想的外观设计目标。其中,对于数控铣加工工段,其是采用一个完整的型材而进行多次工序后而直接成型,即该外框91与抵顶件92为一体式结构,其对加工设备的精度要求非常高,并且还具有加工周期长、原材料浪费大、不良率高以及加工成本高等缺陷,一旦遇到某产品客户需求量大,则受限于产量,故必须配备大量的数控铣床机台,如此其所需要的前期投入非常大,使中小企业望而却步。针对上述问题,曾有人思考采用压铸工艺来进行上述中框支架的生产,但是在目前的技术下,其一般是通过压铸工艺而加工出整个手机中框支架,但是由于压铸出来的铝镁合金/锌合金,其表面都很粗糙,并且还存在沙眼和杂质等缺陷,另外基于合金的特性,故无法用常规的手法,对其进行高品质的表面处理,由此即无法达到设计愿想,也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手机中框支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中框支架的压铸模具,其可以快速生产出手机中框支架的半成品,该半成品经切水口以及表面处理后即可获得高质量并满足客户需求的手机中框支架。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手机中框支架的压铸模具,包括至少具有上模仁的上模组件、至少具有下模仁的下模组件以及唧嘴,该上模仁和下模仁之间形成有型腔,该型腔与唧嘴相连;其中,该型腔具有主流道,与唧嘴相连;多个第一分流道和多个第二分流道,该多个第一分流道和多个第二分流道均与主流道相连;外框容腔,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与多个第一分流道均相连并设置于多个第一分流道的末端,另一个与第二分流道均相连并设置于多个第二分流道的末端;多个预留段,每一预留段对应于一个第一分流道或一个第二分流道,并且位于所对应分流道与相应外框容腔之间,不同预留段之间在外框容腔组装上外框时呈隔开状而仅能通过分流道和主流道而相连通。进一步,第一分流道和第二分流道朝相反方向延伸。进一步,该型腔还具有用于连通两个外框容腔的连接腔,该连接腔为设置在两个外框容腔两侧的两个。进一步,该上模组件还具有面板和A板,该唧嘴依次通过面板和A板而定位在上模仁上,该上模仁嵌设于A板内;该下模组件还具有起承载作用的底板和位于底板上方的B板,该下模仁嵌设于B板内;该上模仁和下模仁之间的两侧还均设置有滑座和滑块,该滑座与滑块扣合相连,该滑座上还形成有斜导孔;该B板上还固定设置有斜导柱,该滑座通过该斜导孔而可滑动设置在斜导柱上;该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之间还设置有顶针组件。进一步,该下模组件还具有托板,该斜导柱固定在托板上,并穿过B板后与滑座滑动配合。进一步,该下模组件还包括固定在B板上而阻止滑座脱离于整个压铸模具的铲鸡。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涉及的一种手机中框支架的压铸模具,其在进行手机中框支架半成品的压铸成型时,需要先将两个呈对称设置的外框置入压铸模具型腔的外框容腔中,如此该多个预留段彼此之间就会呈现为间隔状,接着闭模而进行压铸成型,这样压铸液即会依次通过主流道、多个第一分流道或第二分流道而进入到预留段中,由于该预留段与外框容腔相连,故经冷却后,在预留段形成的压铸体即会连接在外框上,如此即完成了抵顶件的成型;本技术由于预留段之间呈隔开状,故在压铸体由液态到固态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内部应力也会相对较小,从而能保证外框不会被拉弯,即能让整个手机中框支架的质量得到较高的保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将整个中框支架的外框和抵顶件分别成型,并都具有成型速度快的特点,如此本技术能大大提高整体中框支架的生产效率,并具有投入成本低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手机中框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机中框支架的压铸模具的组合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机中框支架的压铸模具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中下模仁中的结构示意图;图4A为图4中型腔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中压铸模具100上模组件1上模仁11面板12A板13滑座14斜导孔141滑块15下模组件2下模仁21底板22B板23斜导柱231托板24铲鸡25唧嘴3型腔4主流道41第一分流道42第二分流道43外框容腔44预留段45连接腔46顶针组件5框架本体9外框91抵顶件9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2、图3、图4和图4A所示,其为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机中框支架的压铸模具100的具体实施例。该压铸模具100包括上模组件1、下模组件2和唧嘴3,该上模组件1至少具有上模仁11,该下模组件2至少具有下模仁21,该上模仁11和下模仁21之间形成有型腔4,该型腔4与唧嘴3相连。 下面请先重点参照图4和图4A所示,该型腔4具有主流道41、多个第一分流道42、多个第二分流道43、两个外框容腔44以及多个预留段45,其中该主流道41与唧嘴3相连,从而供压铸液进入;该多个第一分流道42和多个第二分流道43与主流道41均相连,从而使压铸液呈分离状;具体在本是实施例中,第一分流道42和第二分流道43朝相反方向延伸该两个外框容腔44,其中一个与多个第一分流道42均相连并设置于多个第一分流道42的末端,另一个与第二分流道43均相连并设置于多个第二分流道43的末端;多个预留段45,每一预留段45对应于一个第一分流道42或一个第二分流道43,并且位于所对应分流道与相应外框容腔44之间,当外框被组装入外框容腔44中时,不同预留段45之间呈隔开状,该隔开状是使其仅能通过分流道和主流道41而相连通,即无法直接通过外框容腔44而相连通。这样,本技术涉及的一种手机中框支架的压铸模具100,其在进行手机中框支架半成品的压铸成型时,需要先将两个呈对称设置的外框置入压铸模具100型腔4的外框容腔44中,如此该多个预留段45彼此之间就会呈现为间隔状,接着闭模而进行压铸成型,这样压铸液即会依次通过主流道41、多个第一分流道42或第二分流道43而进入到预留段45中,由于该预留段45与外框容腔44相连,故经冷却后,在预留段45形成的压铸体即会连接在外框上,如此即完成了抵顶件的成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将整个中框支架的外框和抵顶件分别成型,并都具有成型速度快的特点,如此本技术能大大提高整体中框支架的生产效率,并具有投入成本低的功效。另外,本技术由于预留段45之间呈隔开状,故在压铸体由液态到固态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内部应力也会相对较小,从而能保证外框不会被拉弯,即能让整个手机中框支架的质量得到较高的保证。为了让两个外框之间能成型出起到连接作用的连接部,该型腔4还具有用于连通两个外框容腔44的连接腔46,该连接腔46为设置在两个外框容腔44两侧的两个。如图2至图3所示,作为本技术所涉及压铸模具100的一种较佳实施例,该上模组件1还具有面板12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榆简亚成伍维广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石狮市通达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