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自卸车驾驶室减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92021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0 0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用自卸车驾驶室减震结构,属于驾驶室技术领域,包括驾圈梁骨架、驾驶室底板和走台甲板,还包括减震垫,驾驶室底板布置在走台甲板上,圈梁骨架布置在驾驶室底板四周,减震垫布置在驾驶室底板与走台甲板之间,且与圈梁骨架的形状相吻合。有益效果是明显减弱矿用自卸车行驶时驾驶室室内的震动,大大减轻了减震垫的集中应力,提高了减震垫的工作寿命以及驾驶室的舒适度。(*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驾驶室减震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矿用自卸车驾驶室减震结构,属于驾驶室

技术介绍
目前,非公路矿用自卸车一般工作在大型矿区,现场道路条件苛刻,颠簸不平,造成车辆行驶时震动幅度也较大。为了减轻矿用自卸车驾驶室的震动,给驾驶员提供一个较舒适的行驶工作环境,有必要采取一定的减震措施。现有技术中,采用减震垫的矿用自卸车驾驶室一般都是将减震垫安装固定在驾驶室的四角,造成减震垫所受冲击挤压力过于集中,降低了减震垫的使用寿命,不利于驾驶员工作的舒适性,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存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矿用自卸车驾驶室减震结构,结构形式简单,并能对矿用自卸车驾驶室起到减震作用。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矿用自卸车驾驶室减震结构,包括圈梁骨架、驾驶室底板和走台甲板,还包括减震垫,驾驶室底板布置在走台甲板上,圈梁骨架布置在驾驶室底板四周,减震垫布置在驾驶室底板与走台甲板之间,且与圈梁骨架的形状相吻合。进一步,圈梁骨架、驾驶室底板、减震垫和走台甲板上设有复数个对应的安装孔。进一步,圈梁骨架、驾驶室底板、减震垫和走台甲板通过螺栓和垫圈依此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明显减弱矿用自卸车行驶时驾驶室室内的震动,大大减轻了减震垫的集中应力,提高了减震垫的工作寿命以及驾驶室的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布置效果图图中1、螺栓,2、垫圈,3、圈梁骨架,4、驾驶室底板,5、减震垫,6、走台甲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圈梁骨架3、驾驶室底板4和走台甲板6,还包括减震垫5,驾驶室底板4布置在走台甲板6上,圈梁骨架3布置在驾驶室底板4四周,减震垫5布置在驾驶室底板4与走台甲板6之间,且与圈梁骨架3的形状相吻合。其中,圈梁骨架3、驾驶室底板4、减震垫5和走台甲板6上设有复数个对应的安装孔。圈梁骨架3、驾驶室底板4、减震垫5和走台甲板6通过螺栓1和垫圈2依此固定。实施时,如图3所示,六段方管焊接形成一个圈梁骨架3,安装在驾驶室底板4上方。减震垫5的形状与驾驶室底板4上方的圈梁骨架3吻合,且沿驾驶室底板4边缘布置一周,并覆盖驾驶室底板4上所有的安装孔。由于走台甲板6与自卸车机架之间为刚性连接,车辆行驶过程中路面颠簸不平给车辆带来的震动会直接传递给走台甲板6,此时驾驶室下方周圈的减震垫5发挥减震作用,驾驶室室内的震动将得到明显减弱,而且大大减轻了减震垫5的集中应力,提高了减震垫5的工作寿命,以及驾驶室的舒适度。权利要求1.一种矿用自卸车驾驶室减震结构,包括圈梁骨架(3)、驾驶室底板(4)和走台甲板(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震垫(5),驾驶室底板(4)布置在走台甲板(6)上,圈梁骨架(3)布置在驾驶室底板(4)四周,减震垫(5)布置在驾驶室底板(4)与走台甲板(6)之间,且与圈梁骨架(3)的形状相吻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自卸车驾驶室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圈梁骨架(3)、驾驶室底板(4)、减震垫(5)和走台甲板(6)上设有复数个对应的安装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自卸车驾驶室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圈梁骨架(3)、驾驶室底板(4)、减震垫(5)和走台甲板(6)通过螺栓(1)和垫圈(2)依此固定。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矿用自卸车驾驶室减震结构,属于驾驶室
,包括驾圈梁骨架、驾驶室底板和走台甲板,还包括减震垫,驾驶室底板布置在走台甲板上,圈梁骨架布置在驾驶室底板四周,减震垫布置在驾驶室底板与走台甲板之间,且与圈梁骨架的形状相吻合。有益效果是明显减弱矿用自卸车行驶时驾驶室室内的震动,大大减轻了减震垫的集中应力,提高了减震垫的工作寿命以及驾驶室的舒适度。文档编号B62D33/10GK202295033SQ201120274110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31日专利技术者周海龙, 孙玉月, 孟庆勇, 张立平, 梁媛媛, 武瑞, 范旭辉, 蔡中义, 蹤雪梅, 马玉敏 申请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庆勇梁媛媛范旭辉蔡中义蹤雪梅马玉敏孙玉月周海龙张立平武瑞
申请(专利权)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