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型气体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45809 阅读:4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7 0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型气体发生器,其包含一气体产生单元、一排气管及一气体储存单元。排气管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管体,且气体产生单元及气体储存单元分设于该排气管的两端。气体产生单元包含一药杯及一点火具组,药杯填充有产气药,且点火具组设置于药杯的开口端,并封闭排气管一端开口。气体储存单元储存一低温气体。当点火具组引燃产气药,使产生一高温气体进入排气管,且气体储存单元释出低温气体进入排气管与高温气体混合,以产生一适温高压气体充灌汽车安全气囊。(*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体发生器,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对汽车侧边、帘式、防翻滚安全气囊或充气式安全带进行充气,又或者是对飞机乘客安全气囊进行充气的冷热气体混合型的气体发生器。
技术介绍
辅助乘员保护系统(SupplementInflatable Restraint System,SRS),又称安全气囊,目前几乎已成为汽车的标准配备,其目的在于当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此系统透过对气囊快速充气使气囊约于0. 1秒内膨胀,以保护乘员在撞击中得一缓冲空间而降低碰撞所造成的伤害。常用的汽车安全气囊充气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全高压气体充气装置,透过储存于气瓶内之高压气体作为使气囊膨胀的气体来源。其缺点在于所需的气体储存量及压力较大,相对造成气瓶体积、厚度及重量也较大,且制作成本亦高,因此,在使用上会造成较大的限制。另一种是火药型的充气装置。在此类型的充气装置中只装填火药,当发生撞击时, 点火具会引燃装填的药剂,以产生气体充灌气囊。然而其缺点在于所产生的气体温度较高, 易使气囊因高温破损,而使乘员发生烧烫伤、灼伤等伤害;且其燃烧之后的固体残余物及有毒气体对人体或环境均有不良的影响。第三种则为混合型充气装置。此类型的充气装置改善前述两种充气装置的缺陷。 透过引燃药剂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并与气瓶内的低温高压气体混合,则可取两种装置的优点,并避免气体温度过高发生意外或气瓶体积及重量大而影响装配的缺点。同时较低压力的气瓶,可有效降低成本。然而此种混合型的充气装置,受限于药剂产气量以及高压气瓶封装程度及技术, 既要能产出足够压力的气流,并且能够在适当时候使气瓶瓶口的封片破裂以释放出低温高压气体,而且又要确保气瓶在平时能具有足够的密封性及安全性等等,都必须在结构上多方考虑,方能达成最适合及安全的条件。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基于多年从事研究开发与诸多实务经验,提出一种适用于汽车安全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以作为改善上述缺点的实现方式与依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型气体发生器,以解决现有的全高压气体充气装置和火药型的充气装置的缺陷,并进一步改善混合型的充气装置在气瓶封口、破口上的技术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目的,提出一种混合型气体发生器,适用于对一汽车安全气囊充灌气体,此混合型气体发生器包含一排气管、一气体产生单元及一气体储存单元。排气管为中空管体,且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开口及一第二开口。气体产生单元设置于排气管内,并邻近第一开口,此气体产生单元包含一药杯及一点火具组。药杯为一端开口且另一端封闭的中空管体,前述的排气管套设于药杯外侧,且药杯的开口端邻近第一开口,并且药杯内部至少填充有一产气药。点火具组设置于药杯的开口端,并封闭排气管的第一开口。气体储存单元设置于第二开口,且气体储存单元储存一低温气体。其中,当点火具组引燃产气药,使产生一高温气体进入排气管,且气体储存单元释出低温气体进入排气管与高温气体混合, 以产生一适温高压气体充灌汽车安全气囊。其中,气体产生单元更包含一喷嘴板及一缓冲垫。喷嘴板设置于药杯内并贴靠于药杯的封闭端。缓冲垫的一面抵靠点火具组,另一面贴靠产气药。此缓冲垫的外侧周缘紧密贴靠于药杯的内壁,且中央具有一第一通孔,使点火具组与产气药连通。其中,点火具组包含一点火具、一点火座、一第一气密橡胶环及一第二气密橡胶环。点火具具有至少一对点火针。点火座的一端嵌设在药杯的开口端,另一端凸露于药杯的开口周缘,并遮蔽前述的排气管的第一开口,且此点火座包含一第一凹槽,一第二凹槽及一第二通孔。第一凹槽设置于点火座靠近第一开口的一端,第二凹槽设置于点火座的另一端,并与第一凹槽对应配置,以及第二通孔连通第一凹槽底部与第二凹槽底部,且点火具设置于第二凹槽,而点火针穿过第二通孔,并突伸于第一凹槽。第一气密橡胶环设置于点火座外壁周缘,使药杯内壁与点火座之间形成气密状态。第二气密橡胶环设置于第二凹槽的底端,并邻近第二凹槽的内壁与底端交界处,且贴靠点火具,使点火具与第二凹槽之间形成气密状态。当点火具组使产气药燃烧产生高温气体时,高温气体通过喷嘴板,并突破药杯底部,进入排气管。其中,气体储存单元包含一瓶体及一封片组。瓶体穿设第二开口,且第二开口紧密接合于瓶体的外壁,此瓶体的开口对应于药杯的封闭端,且此瓶体装填有低温气体。封片组盖设于瓶体的开口,使低温气体被封存于瓶体内,且此封片组包含一封片及一封盖。封片盖合于瓶体的开口,封盖设于封片相对瓶体开口的一面上,并与封片紧密结合。当气体产生单元中的产气药被点火具组引燃时,会产生高温气体进入排气管,且同时其所产生的冲击波会造成封片组破裂而产生开口,进而使瓶体内所储存的低温气体进入排气管,并与前述的高温气体混合。其中,封片是通过电阻焊接工艺与封盖紧密结合形成封片组,且于瓶体填充低温气体后将此封片组封焊于瓶体的开口。其中,前述的喷嘴板为板体,且中央具有一十字喷气口对应于药杯的封闭端。此喷嘴板可为铝合金材质制成,且可通过车制工艺、锻压工艺或压铸工艺成形。前述的药杯可为铝合金材质制成,且此药杯的封闭端预先设置一十字预裂槽与喷嘴板的十字喷气口相对应。其中,前述的排气管的周缘设有复数个排气孔,适温高压气体通过复数个排气孔进入汽车安全气囊。其中,气体产生单元的缓冲垫可为陶瓷纤维垫、钩织金属网或耐热橡胶垫,且此耐热橡胶垫可为硅胶垫。其中,气体储存单元储存包含压力为230至320BAR且摩尔数为0. 3至3. 0的氦/ 氩混合气体。气体产生单元的产气药可为非叠氮型气体产生剂。综上所述,因依本技术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其可具有一或多个下述优点(1)此混合型气体发生器通过排气管的设计,将气体产生单元及气体储存单元固定,并预留空间使两种气体先混和降温,再填充气囊,增加气囊的安全性。(2)此混合型气体发生器的排气管除提供空间混合气体外,进一步提供产气药燃烧所产生的固体残渣固化与沉积的空间,避免残渣飞散。(3)此混合型气体发生器具有喷嘴板的十字喷气口以及药杯的十字预裂槽的设计,通过设计改变十字喷气口的尺寸可以达到控制药剂的燃速及调节整体装置产出的气体压力的效果,提高气囊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混合型气体发生器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混合型气体发生器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排气管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气体储存单元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气体产生单元的分解图;及图6为本技术的十字预裂槽示意图。1-混合型气体发生器;10-排气管;11-第一开口 ; 12-第二开口 ; 13-排气孔;20-气体产生单元;21-药杯;211-十字预裂槽;22-点火具组;221-点火座; 2211-第一凹槽;2212-第二凹槽;2213-第二通孔;222-点火具;2221-点火针;223-第一气密橡胶环;224-第二气密橡胶环;23-缓冲垫;231-第一通孔;24-喷嘴板;241-十字喷气口 ;30-气体储存单元;31-瓶体;32-封片组;321-封盖;322-封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本技术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的实施例,为便于理解,下述实施例中的相同组件以相同的符号标示来说明。请参阅图1及图2,其为本技术混合型气体发生器的示意图及本技术混合型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鑫蔡隆明
申请(专利权)人:元翎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