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撞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0848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侧撞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其包含有高压气瓶、支撑板、点火组件及封盖组件。高压气瓶的一端具有第一开口,另一端具有第二开口。支撑板设置于高压气瓶内,且支撑板的两端活动性接设于高压气瓶的内壁,以使高压气瓶内分别区分为第一容置空间及第二容置空间。点火组件包含点火座及点火器,点火座紧密盖合于第二开口,且点火座具有第一通孔以对应于第二开口,点火器嵌设于第一通孔。封盖组件封焊于第一开口。其中,第一容置空间填充有一压缩气体,而第二容置空间填充有一产气药,而支撑板可活动性地于高压气瓶内移动设置,以对应变更压缩气体及产气药相对的填充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撞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侧撞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适用于装设在汽车的一安全气囊模块中,用以对安全气囊模块的一安全气囊灌充气体使其膨胀,并可活动性调整低温压缩气体及产气药的填充量的侧撞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
技术介绍
装载于汽车以及各种车辆等的安全气囊系统,其目的在于该车辆以高速碰撞时,以由气体急速膨胀的安全气囊(袋体)支持乘客,防止乘客因惯性而碰撞方向盘或前面玻璃等的车辆内硬部受伤。这种安全气囊系统,通常由依车辆的碰撞动作放出气体的气体发生器,和引进该气体膨胀的安全气囊所构成。安全气囊系统可装载于汽车的前座、乘客座的前 方、左右车门边或是座椅之中,可分为前后撞式或侧撞式安全气囊系统。常用的汽车安全气囊充气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全高压气体发生器,透过储存于气瓶内的高压气体做为使气囊膨胀的气体来源。其缺点在于所需的气体储存量及压力较大,相对造成气瓶体积、厚度及重量也较大,且制作成本亦高,因此,在使用上会造成较大的限制。另一种是火药型的气体发生器,其于气瓶内只装填火药,当发生撞击时,点火具会引燃装填的药剂,以产生气体充灌气囊。然其缺点在于所产生的气体温度较高,易使气囊因高温破损,而使乘员发生烧烫伤、灼伤等伤害;且其燃烧之后的固体残余物及有毒气体对人体或环境均有不良的影响。第三种则为混合型的气体发生器,其可改善前述两种气体发生器的缺陷。透过产气药剂产生高温气体,并与气瓶内的低温压缩气体混合,则可取上述两种气体发生器的优点,并避免气体温度过高发生意外或气瓶体积及重量大而影响装配的缺点。同时较低压力的气瓶,可有效降低成本。然而,目前一般的混合型的气体发生器,因其结构的设计,在气体发生器制造过程中,无法依不同的车商依车款所需,于填充气体及药剂制程中,来调整产气药剂及低温压缩气体相对的填充量,于活用性上较为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艺之问题,本技术的其中一目的就是在于提供一种侧撞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以解决一般现有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于制造过程中,无法依车商所需,来调整产气药剂及低温压缩气体的填充比例的问题。根据本技术的目的,提出一种侧撞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其包含一高压气瓶、一支撑板、一点火组件及一封盖组件。高压气瓶可呈中空管体,且高压气瓶的一端管径渐缩具有一第一开口,另一端具有一第二开口。支撑板是设置于高压气瓶内,且支撑板的两端可活动性接设于高压气瓶的内壁,以使高压气瓶内分别区分为一第一容置空间及一第二容置空间,第一容置空间是连通第一开口,而第二容置空间是连通第二开口。点火组件是包含一点火座及一点火器,点火座是紧密盖合于该第二开口,且点火座具有一第一通孔以对应于第二开口,点火器是嵌设于第一通孔。封盖组件是封焊于第一开口。其中,第一容置空间是填充有一压缩气体,而第二容置空间是填充有一产气药,而支撑板是可活动性地于高压气瓶内移动设置,以对应变更压缩气体及产气药相对的填充量。较佳地,点火组件还包含有一气密罩及一气密橡胶环。气密罩可呈杯状配置,且气密罩是置于第二容置空间中,气密罩一端具有一第三开口,点火座是紧密盖合第三开口。气密橡胶环是设置于气密罩内。较佳地,本技术所述的侧撞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还包含一多孔板,是设置于高压气瓶内且与支撑板相接合,多孔板包含有复数个第一气孔。其中,当点火器引燃产气药,使产生一高温气体,且高温气体经由复数个第一气孔进入于第一容置空间中,高温气体是与压缩气体混合为一混合气体。较佳地,多孔板是可随支撑板活动性地移动设置,且多孔板的复数个第一气孔的 数量及大小是控制高温气体进入于第一容置空间的速度。较佳地,本技术所述的侧撞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是适用于装设在汽车中的一安全气囊模块中,用以对安全气囊模块的一安全气囊灌充气体使其膨胀,侧撞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还包含一排气组件,是盖设于高压气瓶具有第一开口的一端,且排气组件包含有复数个第二气孔,高温气体与压缩气体混合为混合气体是突破封盖组件并经由复数个第二气孔充灌安全气囊。较佳地,排气组件包含有一排气帽及一固定元件。排气帽可呈杯状配置,排气帽的一端具有一第四开口,另一端设有一第二通孔对应第四开口,第四开口内缘是紧密贴靠高压气瓶的瓶身外壁,且排气帽的外缘设有复数个第二气孔。固定元件的一端是自排气帽内部卡抵于第二通孔的周缘,另一端是自第二通孔朝向远离第一开口方向凸露于排气帽外,用以将侧撞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固设于安全气囊模块中。较佳地,固定元件包含一^^制部及一锁固部。卡制部可呈圆板状,且卡制部的一面紧密抵靠于第二通孔的周缘。锁固部可呈圆柱状,且锁固部的一端是设置于卡制部对应第二通孔的一面上,另一端是凸伸于第二通孔外,且锁固部的外缘设有螺纹。较佳地,高压气瓶的瓶身还接设有至少一固定元件,以藉由至少一固定元件将侧撞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固设于安全气囊模块中。较佳地,封盖组件包含有一封片及一封盖,封片是紧密贴合于第一开口的内缘,封盖则是盖设于封片上并与高压气瓶相焊接。较佳地,封盖组件是于高压气瓶填充压缩气体后,藉由电阻焊接工法紧密盖合于第一开口。较佳地,产气药可包含非叠氮型气体产生剂。承上所述,本技术的侧撞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主要可适用装设于汽车中用于防侧撞及帘式的安全气囊系统之中,以对安全气囊做充气。且此侧撞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于高压气瓶中,设置有可活动性移动的支撑板,因此,当此侧撞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制造时,可依照客户的需求,于填充气体及药剂的制程中移动高压气瓶内的支撑板,藉此来改变压缩气体与产气药的相对填充量。且本技术仅使用了可活动移动的支撑板来改变压缩气体与产气药的填充量,元件使用上较少且结构也较为简单,故本技术不仅较具实用性且可节省成本。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侧撞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的第一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撞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的第二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撞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的实施例的第一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侧撞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的实施例的第二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侧撞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的另一态样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侧撞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的又一态样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300 :侧撞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I :闻压气瓶11:第一开口12:第二开口13:第一容置空间14 :第二容置空间15、16、62 :固定元件2 :支撑板3 :多孔板31 :第一气孔4:点火组件41 :点火座411 :第一通孔42:点火器43 :气密罩431:第三开口44 :气密橡胶环5 :封盖组件51 :封片52 :封盖6 :排气组件61 :排气帽611 :第二气孔612:第四开口613 :第二通孔621 :卡制部622 :锁固部200 :产气药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了解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能达成的功效,兹将本技术配合附图,并以实施例的表达形式详细说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的附图,其主旨仅为示意及辅助说明书之用,未必为本技术实施后的真实比例与精准配置,故不应就所附的附图的比例与配置关系解读、局限本技术于实际实施上的权利范围,合先叙明。请参阅图I及图2,其为本技术的侧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侧撞气囊的混合型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一高压气瓶,呈中空管体,且该高压气瓶的一端管径渐缩具有一第一开口,另一端具有一第二开口;一支撑板,设置于该高压气瓶内,且该支撑板的两端活动性接设于该高压气瓶的内壁,以使该高压气瓶内分别区分为一第一容置空间及一第二容置空间,该第一容置空间连通该第一开口,而该第二容置空间连通该第二开口;一点火组件,包含一点火座及一点火器,该点火座紧密盖合于该第二开口,且该点火座具有一第一通孔以对应于该第二开口,该点火器嵌设于该第一通孔;及一封盖组件,封焊于该第一开口;其中,该第一容置空间填充有一压缩气体,而该第二容置空间填充有一产气药,而该支撑板是可活动性地于该高压气瓶内移动设置,以对应变更该压缩气体及该产气药相对的填充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鑫蔡隆明林佳荣王汉乐
申请(专利权)人:元翎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