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穿助力器用新型贯穿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31429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4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贯穿助力器用新型贯穿杆,属于汽车制动领域。贯穿杆与后壳体固定连接,支撑垫与贯穿杆螺纹连接,橡胶密封垫圈与支撑垫、贯穿杆、前壳体之间密封,膜片与贯穿杆滑动连接并密封。贯穿杆与后壳体固定连接,支撑垫与贯穿杆螺纹连接,橡胶密封垫圈与支撑垫、贯穿杆、前壳体之间密封,膜片与贯穿杆滑动连接并密封。(*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贯穿助力器用新型贯穿杆
本技术属于汽车制动领域,尤其是指汽车真空助力器。技术背景真空助力器是轻、轿、微车制动系统中的制动伺服装置,是汽车制动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汽油发动机工作时所产生的真空,或者是柴油发动机所加装的真空泵所产生的真空,在驾驶员踏下制动踏板时,借真空助力器内两个工作腔的不同的压力差所产生的推力,按设计比例放大制动踏板力来推动制动主缸活塞,压缩制动主缸内的制动液产生液压,并输送至轮制动器使制动蹄与车轮轮毂接触进而产生摩擦阻力控制车辆减速或制动。常规真空助力器是由前后两个壳体通过外缘铆接的方式连接成一个整体,驾驶员施加的踏板力通过壳体传递给主缸。为了保证连接强度及较小的变形,通常情况下,壳体材料厚度要达到1. 5-1. 8毫米左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贯穿助力器用新型贯穿杆,以解决现有技术壳体厚度大、受力变形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贯穿杆与后壳体固定连接,支撑垫与贯穿杆螺纹连接, 橡胶密封垫圈与支撑垫、贯穿杆、前壳体之间密封,膜片与贯穿杆滑动连接并密封。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新颖,制动时壳体无受力变形,提高了整车制动的灵敏性及制动的可靠性;重量轻,与传统非贯穿式真空助力器相比可减轻约30%的重量;有利于降低汽车耗油量,降低材料成本,仅壳体本身而言其材料重量可成倍减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贯穿杆1与后壳体6固定连接,支撑垫3与贯穿杆1螺纹连接,橡胶密封垫圈2与支撑垫3、贯穿杆1、前壳体4之间密封,膜片5与贯穿杆1滑动连接并密封。膜片5与贯穿杆1可以相对运动并密封,贯穿杆1采用螺纹结构形式,保证密封垫圈密封的尺寸由支撑垫3与贯穿杆1的螺纹旋合后形成。权利要求1. 一种贯穿助力器用新型贯穿杆,其特征在于贯穿杆与后壳体固定连接,支撑垫与贯穿杆螺纹连接,橡胶密封垫圈与支撑垫、贯穿杆、前壳体之间密封,膜片与贯穿杆滑动连接并密封。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贯穿助力器用新型贯穿杆,属于汽车制动领域。贯穿杆与后壳体固定连接,支撑垫与贯穿杆螺纹连接,橡胶密封垫圈与支撑垫、贯穿杆、前壳体之间密封,膜片与贯穿杆滑动连接并密封。贯穿杆与后壳体固定连接,支撑垫与贯穿杆螺纹连接,橡胶密封垫圈与支撑垫、贯穿杆、前壳体之间密封,膜片与贯穿杆滑动连接并密封。文档编号B60T13/52GK202271986SQ20112041980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30日专利技术者曹明明, 邢玉伟 申请人:吉林汽车制动器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明明邢玉伟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汽车制动器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