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调节轧机机架的轧辊的方法和轧机机架技术

技术编号:7407570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3 06: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调节轧机机架(5)的轧辊(1,2,3,4)的方法,其中,轧机机架(5)具有至少两个共同作用的工作辊(1,2),其中,工作辊中的一个(1)为了调节辊隙可移动地布置在轧机机架(5)中,并且其中,另一工作辊(2)在轧机机架(5)中可旋转地、但是为了限定轧制线(P)在法向于轧件的表面的方向上不可移动地固定在工作位置中。为了提高轧制精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方法步骤:a)确定固定地布置在轧机机架(5)中的工作辊(2)的位置(Sist);b)将位置的所确定的值(SIst)与理论值(Ssoll)比较;c)依赖于根据步骤b)所确定的比较值利用至少一个调节元件(6)调节固定地布置在轧机机架(5)中的工作辊(2),使得固定地布置在轧机机架(5)中的工作辊(2)的位置(S)至少很大程度上达到理论值(SSoll)。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至少两个共同作用的工作辊的轧机机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调节轧机机架的轧辊的方法,其中,轧机机架具有至少两个共同作用的工作辊,其中,工作辊中的一个为了调节辊隙可移动地布置在轧机机架中,并且其中,另一工作辊在轧机机架中可旋转地、但是为了限定轧制线O^sslinie)在法向于轧件的表面的方向上不可移动地固定在工作位置中。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至少两个共同作用的工作辊的轧机机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轧机机架尤其可以是6辊、20滚子或Z辊轧机机架。
技术介绍
普遍已知这样布置用于轧制轧件的位于机架中的工作辊(以及大多数另外使用的支撑辊),使得轧机机架中的“下部的”轧辊在轧机机架中在其装入件(Einbaustueck)中被固定在限定的位置中,从而为轧件限定轧制线。“上部的”轧辊在此期间可调节地保持在竖直方向上,使得可调节两个工作辊之间的辊隙的尺寸。尽管对于“上部的”轧辊因此相应的调节器件是已知的,以便其在轧机机架中可定位在所希望的或所需要的竖直位置中,但是这对于“下部的”轧辊不适用,因为其不必并且不应在竖直方向上可调节。对于轧辊在轧机机架中的位置始终运行高的费用,以便由此使它们尽可能保持彼此平行,这不仅对于带有足够质量的轧辊的制造、而且对于联接到轧机机架的后续装置 (例如换向辊或卷绕设备)的最佳的运行是必需的。轧辊的倾斜位置在轧制过程中产生了变形的带拉力分布以及在辊轧支承中干扰的轴向力,由此产生质量下降和较高的磨损。对于轧机机架的结构进行相应的张紧,以便确保轧辊的平行性。在此问题是,对于所需要的构件的尺寸(直至20m高,直至300t重),在经济性的观点下快速地达到对于可达到的精度和公差的极限。在滑动板、受压件和其它的必需的构件的装配中,公差增加至最大和最小可能的值。通常,上部的支撑辊连同工作辊为了厚度调整(辊隙的调节)因此竖直地移动。在此期间,下部的支撑辊连同工作辊保持在一次性地在轧制开始之前所调节的位置中。下部的工作辊即固定地平放并且为了精确的定位利用配板(Beilagplatte)或可移动的辅助安装部(楔安装部或杠安装部(Spindelanstellung))置于下面。但是在此,可通过公差增加而产生直至0. 5mm/m的轧辊的偏斜(Schieflage)。这样的偏斜在其它的调整回路(如平整度调整)方面影响轧制过程,因为其取决于在带横截面上的拉力分布的测量值。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方法,利用其可能以精确的方式保证轧辊的平行性,其中,通过不同的磨损(其确定轧辊的水平位置)可平衡制造公差以及偏斜,由此应能够更容易地掌控轧制过程。通过本专利技术的该目的的解决方案特征在于,该方法具有步骤a)确定固定地布置在轧机机架中的工作辊的位置;b)将位置的所确定的值与理论值比较;c)依赖于根据步骤b)所确定的比较值利用至少一个调节元件来调节固定地布置在轧机机架中的工作辊,使得固定地布置在轧机机架中的工作辊的位置至少很大程度上达到理论值。在此,优选地在轧制轧件之前实施该方法。也推荐在轧辊更换之后。根据上述步骤a)的位置确定优选地在固定地布置在轧机机架的工作辊的轧辊装入件的参考部位处或者在辊身处实现。根据上述步骤a)的位置确定优选地在固定地布置在轧机机架的工作辊的两个轴向的端部区域中实现。工作辊优选地相应由至少一个支撑辊支撑,其中,根据上述步骤C)的调节在固定地布置在轧机机架的工作辊的支撑辊处实现。该调节优选地在支撑辊的轧辊装入件处实现。另外,根据上述步骤C)的调节优选地通过应用带有组合的右旋-左旋螺纹的拉杠(Zugspindel)或压杠(Druckspindel)实现。但是也可能应用配盘或垫盘 (Unterlegescheibe)。轧机机架,其带有至少两个共同作用的工作辊,其中,工作辊中的一个为了调节辊隙可移动地布置在轧机机架中,并且其中,另一工作辊在轧机机架中可旋转地、但是为了限定轧制线在法向于轧件的表面的方向上不可移动地固定在工作位置中,由此突出,即为了确定固定地布置在轧机机架中的工作辊的位置,存在测量器件,为了将位置的所确定的值与理论值比较,存在比较器件,并且为了根据由比较器件所确定的在所确定的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值来调节固定地布置在轧机机架中的工作辊,存在至少一个调节元件。测量器件可定位用于测量工作辊的辊身的位置。轧辊装入件可具有用于通过测量器件测量的参考部位。测量器件可永久地布置在轧机机架中或者还为了临时的测量可更换地布置在轧机机架中。调节元件优选地为带有组合的右旋-左旋螺纹的拉杠或压杠。本专利技术的思想在于,在轧件被轧制之前确定固定地定位在轧机机架中的轧辊的位置,将该值与理论值比较,并且通过调节环节(Stellglied)平衡实际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偏差。优选地实现了在轧辊更换之后执行该方法。轧辊的位置理想地可在辊身处、替代地还在轧辊装入件处的测量点处获取。为了获取轧辊位置,可应用可移动的或静止的传感器。调节环节可以以最简单的形式由垫片、但是也由可单独调准的辅助安装部或由成对的可旋转的右旋-左旋螺纹(其加到压杠或拉杠中)构成。这样的杠对于轧机由文件EP 1 601 475 Bl已知。在此,轧机机架的驱动侧或操作侧被这样移动或置于下面,使得“固定的”轧辊精确地达到理论值。附图说明在附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中图1以示意性的图示显示了带有两个工作辊和两个支撑辊的轧机机架的侧视图以及图2在轧制方向上观察显示了轧机机架的一部分。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附图中绘出了轧机机架5,总共四个轧辊装入其中,即两个共同作用的工作辊1 和2以及两个支撑辊3、4。每个轧辊1、2、3、4支承在装入件中并且紧固在轧机机架5中,即下部的工作辊2在装入件7中,下部的支撑辊4在装入件12中,上部的工作辊1在装入件 10中,并且上部的支撑辊3在装入件11中。这两个下部的轧辊2和4在此“固定”地布置,即它们以这样的高度固定在轧机机架5中,即工作辊2的最上方的部位形成对于(未示出的)轧件的轧制线P。为了在工作辊1、2之间调节轧制间隙,因此下部的工作辊2保持在其高度位置中;在此期间,上部的工作辊1连同支撑辊3竖直地在轧机机架5中移动。为了在轧制轧件之前最佳地调节轧机机架5中的轧辊,如下来进行首先实现固定地布置在轧机机架5中工作辊2的位置的确定。为此,在轧机机架5中布置有测量器件8。精确地来说,是两个测量器件8,其设置在两个轴向的端部(参见图幻的区域中。例如并且优选地可测量参考部位13 (参考点),其布置在装入件7 (参见图1)处。该位置的所测量的实际值Slst (或和Slst2)然后与所存储的理论值&。n比较。 为此使用比较器件9。根据所确定的在实际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偏差然后实现了在竖直方向上在轧机机架5中工作辊2的调节。为此应用了至少一个、优选地两个调节元件6,其可用于工作辊的装入件7的高度调节。在图2中示意性地表示拉杠或压杠6,其设有组合的右旋和左旋螺纹,使得在杠旋转时杠的两个轴向的端部区域被共同地或者彼此分开地移动。调节行程在此这样选取,使得固定地布置在轧机机架5中的工作辊2的位置S占据理论值&。u。不言而喻地是,在比较器件9中所确定的在实际位置与理论位置之间的差值通过合适的控制器件或调整器件(其未在附图中示出)转化为调节运动。附图标记清单1 轧辊(工作辊)2 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9.08.31 DE 102009039501.61.一种用于调节轧机机架(5)的轧辊(1,2,3,4)的方法,其中,所述轧机机架(5)具有至少两个共同作用的工作辊(1,2),其中,所述工作辊中的一个(1)为了调节辊隙可移动地布置在所述轧机机架( 中,并且其中,所述另一工作辊( 在所述轧机机架( 中可旋转地、但是为了限定轧制线(P)在法向于轧件的表面的方向上不可移动地固定在工作位置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具有该步骤a)确定固定地布置在所述轧机机架(5)中的所述工作辊O)的位置(Slst);b)将所述位置的所确定的值(Slst)与理论值(Ss。n)比较;c)依赖于根据步骤b)所确定的比较值利用至少一个调节元件(6)调节固定地布置在所述轧机机架( 中的所述工作辊O),使得固定地布置在所述轧机机架( 中的所述工作辊O)的位置( 至少很大程度上达到所述理论值(Ss。u)。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其在轧制所述轧件之前在所述机座中带有或不带有轧件地来实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其在轧辊更换之后在所述机座中带有或不带有轧件地来实施。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的步骤(a)的所述位置确定在辊身处实现。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的步骤a)的所述位置确定在固定地布置在所述轧机机架(5)中的所述工作辊O)的轧辊装入件(7)的参考部位(13)处实现。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的步骤a)的所述位置确定在固定地布置在所述轧机机架(5)中的所述工作辊O)的两个轴向的端部区域中实现。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辊(1, 相应地由至少一个支撑辊(3,4)支撑,其中,根据权利要求1的步骤 (c)的所述调节在固定地布置在所述轧机机架(5)中的所述工作辊O)的支撑辊(4)处实现。8 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W·邓肯
申请(专利权)人:SMS西马格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