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87211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2 0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是提供一种轮圈结构,该轮圈呈框状杆体,使末端连接形成圈状,该轮圈的截面呈框形,其包含有:二侧框;至少一桥板,其二端连接于该二侧框之间,该二侧框与桥板的内周间呈凹槽状,形成用于连接轮胎的槽道;数个辐条连接区域,设于该桥板上,其是在该桥板上朝轮圈内侧设一容座,该容座贯设有供辐条穿设的一组设孔,且该侧框的壁厚小于容座的壁厚;借助上述构件,该轮圈是利用车床加工,使刀具沿该二侧框与桥板位移且将壁厚削薄,达到轻量化且维持结构强度,同时制成简单、快速,整体结构可达便利实用性及成本效益。(*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圈结构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轮圈结构,尤指一种将轮圈二侧框内侧壁厚削薄,以达轻量化的目的,其并具制成简单、快速且可降低成本的功效。
技术介绍
车轮主要是由轮圈、中心轮毂及连结于轮圈与轮毂间的数个辐条所形成,其中轮圈通常呈杆状,并使末端焊结连接形成圈状,且轮圈的截面呈框形,由至少一桥板及二侧框连接构成,该二侧框内壁分别与桥板的二端连接,该二侧框与桥板的内周形成用于连接轮胎的通道,于桥板穿设有数个组设孔,以供辐条的头部穿设固定,而使辐条可钩挂于轮圈的侧壁上。轮圈较大的张力区是在与辐条的连接区域,也是受力最大的区域,愈远离此连接区域时,张力即逐渐减小,即在辐条连接区域的张力较大区需要的轮圈厚度较厚,而远离辐条连接区域的张力较小区所需的轮圈厚度较薄。近来,在自行车领域研究的目标是在不减少车轮的结构强度,及静态和动态稳定性的情况下,通过减少轮圈的材料用量来减轻车轮重量,从而减小轮圈及车轮的惯性,是为人们积极追求与改进的目标。一般轮圈成形时即将壁厚拉伸至预设的厚度,在拉伸成形作业后,另外通过例如铣削加工方式减小轮圈的壁厚,以达到减轻车轮重量的目的。现有的减小轮圈壁厚的轮圈结构,如中国台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季冰白光豪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亨利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