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的制造方法及轮胎技术

技术编号:7367943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7 0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轮胎的制造方法及轮胎,其能够谋求降低在轮胎骨架构件使用了热塑性材料的轮胎的制造成本。该轮胎的制造方法为:使用热塑性材料形成轮胎骨架构件(12),在该轮胎骨架构件(12)的外周面配置缓冲橡胶(14)(未硫化橡胶),进一步在该缓冲橡胶(14)的轮胎径向外侧配置已硫化或半硫化状态的胎面橡胶(16),且以将胎面橡胶(16)按压到轮胎骨架构件(12)侧的方式,利用包络线覆盖胎面橡胶(16)、缓冲橡胶(14)、以及至少轮胎骨架构件(12)的靠该胎面橡胶(16)的一侧来构成临时组件,将该临时组件容纳在容器内,对该容器内进行加热而进行硫化,从而将胎面橡胶(16)粘接在轮胎骨架构件(12)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胎的制造方法及轮胎
技术介绍
在安装在轮辋上的轮胎中,公开有如下构造(参照专利文献1)利用硫化模具内的硫化,将在轮胎主体的胎面底部的轮胎径向外表面上沿轮胎圆周向以螺旋状连续卷绕加强帘线而成的至少1层加强层、以及附着在该加强层的外侧的胎面橡胶一体化在轮胎主体上,该轮胎主体由一对半环状的轮胎片构成,该一对半环状的轮胎片包括供胎圈芯埋设的1 个胎圈、与该胎圈相连的胎侧部、以及与该胎侧部相连的鼓出片,该一对半环状的轮胎片利用高分子材料一体成形,并且可通过使鼓出片相互接合来形成胎面底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3-14370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以往,公知有由橡胶、有机纤维材料、钢丝构件构成的轮胎,出于该轮胎的轻量化、 易于再利用的观点,要求在轮胎骨架构件中使用热塑性弹性体、热塑性树脂等热塑性材料。 而且,作为用来制造由这种热塑性材料构成的轮胎骨架构件的方法,公知有使用上述以往例那种硫化模具来进行将轮胎骨架构件和胎面橡胶一体化的方法。但是,在使用硫化模具的方式中,需要大型且高价的硫化装置、以及与轮胎尺寸对应的各种模具。本专利技术考虑上述情况,其目的在于谋求降低在轮胎骨架构件中使用了热塑性材料的轮胎的制造成本。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第1技术方案(轮胎的制造方法)为,使用热塑性材料来形成轮胎骨架构件,在该轮胎骨架构件的外周面配置未硫化橡胶,进一步在该未硫化橡胶的轮胎径向外侧配置已硫化状态的胎面橡胶或半硫化状态的胎面橡胶,利用包络线覆盖上述胎面橡胶、上述未硫化橡胶、以及至少上述轮胎骨架构件的靠该胎面橡胶的一侧,从而构成临时组件,将该临时组件容纳在容器内,并对该容器内进行加热,从而将上述胎面橡胶粘接于上述轮胎骨架构件。第2技术方案为,根据第1技术方案的轮胎的制造方法,当在上述容器内进行硫化时,对该容器内进行加压。第3技术方案为,根据第1技术方案或第2技术方案的轮胎的制造方法,在上述轮胎骨架构件的上述外周面中的、供上述胎面橡胶粘接的范围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已硫化的橡胶层,将上述未硫化橡胶配置在至少上述胎面橡胶和上述橡胶层之间。第4技术方案为,根据第1技术方案至第3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的制造方法,上述橡胶层是将设置在上述轮胎骨架构件的侧部的侧橡胶延伸设置至该轮胎骨架构件的上述外周面而成的橡胶层。第5技术方案为,根据第1技术方案至第4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的制造方法,在上述轮胎骨架构件的上述外周面上预先设置凹凸部,使上述未硫化橡胶在硫化之后与该凹凸部相嵌合。第6技术方案(轮胎)通过如下方式形成使用热塑性材料来形成轮胎骨架构件, 在该轮胎骨架构件的外周面上配置未硫化橡胶,进一步在该未硫化橡胶的轮胎径向外侧配置已硫化状态的胎面橡胶或半硫化状态的胎面橡胶,在利用包络线覆盖了上述胎面橡胶、 上述未硫化橡胶、以及至少上述轮胎骨架构件的靠该胎面橡胶的一侧的状态下进行加热, 从而上述胎面橡胶粘接于上述轮胎骨架构件。第7技术方案(轮胎)通过如下方式形成使用热塑性材料来形成轮胎骨架构件, 在该轮胎骨架构件中配置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帘线,在上述轮胎骨架构件的外周面配置缓冲橡胶,进一步在该缓冲橡胶的轮胎径向外侧配置胎面橡胶。第8技术方案为,根据第7技术方案的轮胎,在上述轮胎骨架构件的上述外周面和上述缓冲橡胶之间配置有粘接剂。第9技术方案为,根据第7技术方案的轮胎,在上述轮胎骨架构件的上述外周面上预先设置有凹凸部,上述未硫化橡胶在硫化之后与该凹凸部相嵌合。在这里,作为热塑性材料,可以使用热塑性树脂、热塑性弹性体(TPE)等,但考虑行驶时的弹性和制造时的成形性,优选使用热塑性弹性体。作为热塑性弹性体,可列举例如JIS K6418所规定的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TPA)、 酯系热塑性弹性体(TPC)、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TPO)、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TPS)、氨酯系热塑性弹性体(TPU)、热塑性橡胶交联体(TPV)、或者其他热塑性弹性体(TPZ)等。此外,作为热塑性树脂,可列举例如氨酯树脂、烯烃树脂、氯乙烯树脂、聚酰胺树脂寸。此外,已硫化是指达到作为最终制品所需的硫化度的状态,半硫化状态是指硫化度高于未硫化的状态下的硫化度、但是未达到作为最终制品所需的硫化度的状态。在第1技术方案的轮胎的制造方法中,无需使用大型且高价的硫化装置的硫化模具、与轮胎尺寸对应的各种模具,就能够在使用了热塑性材料的轮胎骨架构件上粘接胎面橡胶来制造轮胎。因此,能够降低在轮胎骨架构件中使用了热塑性材料的轮胎的制造成本。在第2技术方案的轮胎的制造方法中,当在容器内进行硫化时,由于在该容器内不仅进行加热,而且进行加压,因此能够使胎面橡胶被向轮胎骨架构件侧更强力地按压。因此,能够提高胎面橡胶与轮胎骨架构件的粘接性。在第3技术方案的轮胎的制造方法中,通过在至少胎面橡胶与设置在轮胎骨架构件的外周面上的已硫化的橡胶层之间配置、硫化未硫化橡胶,能够更容易地在由热塑性材料形成的轮胎骨架构件上粘接胎面橡胶。在第4技术方案的轮胎的制造方法中,由于设置在轮胎骨架构件的外周面上的已硫化的橡胶层为侧橡胶的一部分,因此与另外设置该侧橡胶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削减作业量,从而能够降低轮胎的制造成本。在第5技术方案的轮胎的制造方法中,当通过硫化将胎面橡胶粘接在轮胎骨架构件上时,由于缓冲橡胶与轮胎骨架构件的外周面的凹凸部相嵌合,因此能够确保胎面橡胶和轮胎骨架构件之间的机械结合,从而能够提高该胎面橡胶和轮胎骨架构件之间的接合强度。在第6技术方案的轮胎中,无需使用大型的硫化装置的硫化模具就能够进行制造。因此,能够以低成本提供在轮胎骨架构件中使用了热塑性材料的轮胎。若考虑使用了热塑性材料的轮胎骨架构件的耐热性,则不优选如上述以往例那样使用硫化模具来将轮胎骨架构件和胎面橡胶一体化的方法。在第7技术方案的轮胎中,由于在轮胎骨架构件中配置帘线而成为一体化,因此当将胎面橡胶粘接在轮胎骨架构件上时,能够抑制热量对该轮胎骨架构件的影响。在第8技术方案的轮胎中,由于在轮胎骨架构件的外周面和缓冲橡胶之间配置有粘接剂,因此能够更紧固地粘接该轮胎骨架构件和缓冲橡胶。在第9技术方案的轮胎中,由于设置在轮胎骨架构件的外周面上的凹凸部与硫化后的缓冲橡胶相嵌合,能够确保胎面橡胶和轮胎骨架构件之间的机械结合,因此胎面橡胶和轮胎骨架构件之间的接合强度较高。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轮胎的制造方法及轮胎,能够获得谋求降低在轮胎骨架构件中使用了热塑性材料的轮胎的制造成本这一优异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轮胎骨架构件、粘接剂、缓冲橡胶、橡胶合剂(gum cement)组合物及胎面橡胶的分解剖视图。图2A是表示在轮胎轴向截面中、形成在轮胎骨架构件的外周面、且由倒梯形的凸部和梯形的凹部构成的凹凸部的放大立体图。图2B是表示在轮胎轴向截面中、形成在轮胎骨架构件的外周面、且由宽度尺寸恒定的凸部和梯形的凹部构成的凹凸部的放大立体图。图2C是表示在轮胎轴向截面中、形成在轮胎骨架构件的外周面、且由截面呈圆弧形的凹部和位于相邻的凹部之间的凸部构成的凹凸部的放大立体图。图2D是表示在轮胎轴向截面中、形成在轮胎骨架构件的外周面、且由交错配置的凸部和凸部以外的区域即凹部构成的凹凸部的放大立体图。图3是表示向配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野好秀今誓志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