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部件的制造方法及电子部件技术

技术编号:7362504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6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子部件制造方法是将具有连接用金属电极的第1电子部件和具有连接用焊接电极的第2电子部件接合的焊接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顺次进行下述工序:在上述第1电子部件及上述第2电子部件的焊接接合面中的至少一方形成含有热固性树脂的树脂层的第1工序;形成上述含有热固性树脂的树脂层后,将上述第1电子部件的连接用金属电极和上述第2电子部件的连接用焊接电极以对置方式对位,在比上述连接用焊接电极的焊料的熔点低的温度下进行加热及加压,由此使上述连接用金属电极和上述连接用焊接电极对接的第2工序;将上述对接的第1电子部件和第2电子部件边通过加压流体进行加压,边在比上述连接用焊接电极的焊料的熔点高的温度下进行加热,使上述连接用焊接电极的焊料与上述连接用金属电极熔融接合的第3工序;将上述含有热固性树脂的树脂层在比上述连接用焊接电极的焊料的熔点低的温度下进行加热,由此使其固化的第4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部件的制造方法及电子部件
技术介绍
随着近年来电子设备的高功能化及轻薄短小化的要求,半导体封装等电子部件的高密度集成化、高密度安装化逐步发展。为了得到小型化、多管脚化的电子部件的电连接, 可使用焊接接合。焊接接合例如应用于半导体芯片相互间的导通焊接接合部、倒装片中搭载的封装之类半导体芯片_电路基板间的导通焊接接合部、电路基板-电路基板间的导通焊接接合部。进而,随着电子部件的薄化、小型化、窄间距接合的要求,在焊接接合部填充利用了毛细管现象的液态密封树脂(底部填充材料),补强焊接接合部,确保焊接接合部分的可靠性。但是,随着电子部件的薄化、小型化,焊接接合部窄间距化/窄间隙化。因此,存在即使在焊接接合后供给液态的密封树脂(底部填充材料),液态密封树脂(底部填充材料) 也没有遍布到间隙间,难以完全填充焊接接合部的问题。为了避免该问题,研究了在焊接接合前,预先供给具有助焊剂作用的液态或膜状的密封用树脂(底部填充材料),在焊接接合的同时将间隙间填充的方法(参见专利文献 1、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10-173005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前岛研三桂山悟和布浦彻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