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齿轮减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24464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0 0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其实现高效率的转矩传递的同时,能够提高负载容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行星齿轮减速机(100)具备:偏心体轴(132),具有偏心体(134);一对偏心体轴承(154),旋转自如地支承偏心体轴(132);辅助轴承部件(148),与偏心体轴承(154)分体地设置且支承偏心体轴(132);外齿轮(142),与偏心体(134)联动而摆动;内齿轮(144),内啮合于外齿轮(142);及轮架部件(156),与外齿轮(142)的自转成分同步,其中,辅助轴承部件(148)在其外周面由与内齿轮(144)的内齿分体地构成的轴承销(152)支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0年10月13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0-230702号的优先权。其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援用于本说明书中。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的行星齿轮减速机具备有偏心体轴,具有偏心体;一对偏心体轴承, 旋转自如地支承该偏心体轴;辅助轴承部件,与该偏心体轴承分体地设置且支承该偏心体轴;外齿轮,与所述偏心体联动而摆动;内齿轮,内啮合于该外齿轮;及轮架部件,与该外齿轮的自转成分同步。专利文献1的行星齿轮减速机中,偏心体轴不仅由偏心体轴承支承,还由位于偏心体轴承之间并且构成辅助轴承部件的支承板支承,因此可以抑制偏心体轴的挠曲或变形。因此,能够使偏心体轴承小型化,且能够在其半径方向上使行星齿轮减速机小型化。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7-85524号公报(图5、图6)然而,专利文献1的图5中,支承板直接支承在位于其外周的外壳上。即,支承板相对于外壳滑动接触,传递转矩产生损耗而效率差。并且,若在寒冷时转动则有热冲击的危险(由行星齿轮减速机内外的温度差而导致外壳与支承板卡住)。相对于此,专利文献1的图6中示出在外壳与支承板之间夹有作为内齿的外销、且通过外销由外壳来支承支承板的结构。但是,该结构根据后述理由可能会导致传递转矩的效率下降或旋转变动。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实现高效率的转矩传递的同时能够提高负载容量的行星齿轮减速机。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方案解决上述课题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具备偏心体轴,具有偏心体;一对偏心体轴承,旋转自如地支承该偏心体轴;辅助轴承部件,与该偏心体轴承分体地设置且支承该偏心体轴;外齿轮,与所述偏心体联动而摆动;内齿轮,内啮合于该外齿轮;及轮架部件,与该外齿轮的自转成分同步,其中,所述辅助轴承部件在其外周面由与所述内齿轮的内齿分体地构成的轴承销支承。例如,专利文献1的图6中,对支承板和外齿轮使用同一个在轴向上一体化的内齿。因此,专利文献1的内齿上还会出现基于支承板及外齿轮所导致的2个角速度的差异而产生扭曲的情况,有可能会导致传递转矩的效率下降等问题。S卩,因外齿轮而产生的内齿(圆筒状的销)的角速度原本随着外齿轮的自转而变化(啮合部分中角速度最大,非啮合部分中角速度为零),与此相对,因支承板而产生的(用于支承所述支承板的)销(轴承销)的角速度在与径向荷载的关系上与各个内齿的角速度不同。本专利技术中,辅助轴承部件的外周面通过与内齿分体的轴承销支承。因此,轴承销能够以与内齿不同的角速度自如地旋转,从而能够在不阻碍内齿和轴承销各自原本产生的角速度的情况下来减少损耗,并能够实现高效率的转矩传递。并且,本专利技术中,还由轴承销、即位于轴承销的外周的外壳借助辅助轴承部件来支承偏心体轴,因此即使负载转矩增大,也能够降低施加于偏心体轴的弯曲应力,并能够提高负载容量(负载能力)。 着眼于这种作用效果,本专利技术可以为如下结构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具备偏心体轴,具有偏心体;一对偏心体轴承,旋转自如地支承该偏心体轴;辅助轴承部件,与该偏心体轴承分体地设置且支承该偏心体轴;外齿轮,与所述偏心体联动而摆动;内齿轮,内啮合于该外齿轮;及轮架部件,与该外齿轮的自转成分同步,其中,具有插通于设置在所述轮架部件的中央的贯穿孔且在周向上与该轮架部件连结的轴部件,在所述辅助轴承部件的中央设置贯穿孔,在该贯穿孔嵌入并固定所述轴部件,由此所述辅助轴承部件支承于所述轴部件。此时,辅助轴承部件能够通过固定并支承于在周向上与轮架部件连结的(一体地旋转的)轴部件、即借助轴部件而支承于轮架部件来提高负载容量(负载能力)。并且,辅助轴承部件不会在其外周侧与内齿(构成内齿的销)接触,因此还可以防止传递效率下降。如此,前者专利技术中,通过与内齿分体地构成的轴承销来支承辅助轴承部件(的外周面侧)。而且,在后者专利技术中,通过在周向上与轮架连结的轴部件来支承辅助轴承部件。 艮口,上述2个专利技术为基于下述同一思想的专利技术,即通过适当地支承辅助轴承部件来提高负载容量的同时防止减速机的传递效率下降。另外,因为下述辅助轴承部件的支承板和偏心体轴相对旋转,所以本专利技术的任何一者都优选(并不是必须的)在支承板和偏心体之间配置滚子等轴承部件。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实现高效率的转矩传递的同时,能够提高负载容量。 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行星齿轮减速机的风力发电机的偏航驱动装置的一例的纵截面图。图2是图1中的行星齿轮减速机的放大图。图3是图1中的箭头III的横截面图。图4是图1中的箭头IV的横截面图。图5是图1中的箭头V的横截面图。图6是图1中的箭头VI的放大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行星齿轮减速机的纵截面图。图8是图7中的箭头VIII的横截面图。图9是图7中的箭头IX的放大图。图10是组装有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行星齿轮减速机的风力发电机的概要侧视图。图11是表示该风力发电机中的发电单元概要的立体图。图12是表示该风力发电机中的偏航驱动装置附近结构的一部分截断的主视图。图中100、200-行星齿轮减速机,102、202_第1减速机构,104、204_第2减速机构,106,206-第 1 输入轴,107、124、182、207、224、282-轴承,108,134,208,234-偏心体, 109、138、140、180、209、238、240、280-滚子,110,142,210,242-外齿轮,111U42A 142C、 150A 150C、211、242A 242C、250A 250C-贯穿孔,112、144、212、244_ 内齿轮,114、 214-第 1 外壳,116、146、216、246_ 外销,118,218-内销,119、156、219、256_ 轮架部件,122、 222-第1输出轴(第2输入轴),127,227-正齿轮组,128,228-正小齿轮,130,230-正齿轮,132,232-偏心体轴,136,236-同心体,148,248-辅助轴承部件,150,250-支承板,152、 252-轴承销,154、254_偏心体轴承,158、258_负载相反侧轮架,160、260_负载侧轮架,162、 262-柱部,166,266-第2输出轴,168,268-输出小齿轮,170,270-第2外壳,172,272-第3 外壳,174、274_下罩。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考附图对将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行星齿轮减速机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的偏航驱动装置时的例子进行说明。首先,利用图10 图12从组装有该行星齿轮减速机的风力发电机的概要进行说明。如图10所示,该风力发电机10在圆筒支柱11的最上部具备发电单元12。发电单元12上组装有偏航(Yaw)驱动装置99和桨距(Pitch)驱动装置98。偏航驱动装置99为用于控制发电单元12整体相对于圆筒支柱11的回转角的装置,桨距驱动装置98为用于控制安装于头锥18的3片风车叶片的桨距角的装置。该实施方式中,因为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偏航驱动装置99,所以在此对偏航驱动装置99 进行说明。如图1、图11、图12所示,该偏航驱动装置99具备马达Mo、联轴器单元Co、附带输出小齿轮168的4个行星齿轮减速机100、及与各个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峯岸清次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