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壳内孔测量用内孔通止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07829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02 2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涡壳内孔测量用内孔通止规,该通止规操作简单,测量效率较高,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采用千分尺测量方式的较为繁琐,效率低的问题,其包括规本体,所述规本体为扁平状的长方体形,所述呈扁平状的规本体,其沿高度方向的四个楞角为倒角,所述规本体上端和下端对应位置设置有卡口,所述的卡口将规本体划为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所述规本体的左半部分、右半部分的高度分别对应为待测工件最大尺寸值和待测工件的最小尺寸值之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测量器具的
,具体为一种涡壳内孔测量用内孔通止规
技术介绍
涡轮增压器形状不规则,且零部件众多,各零部件的复杂,不方便生产,通常零部件由不同的生产商提供。各零部件虽然有尺寸的规定,但由于测具的老化以及人为因素,测量误差有时超过允许范围,导致后续无法装配,而测量采用内径千分尺来测量,这种测量方式操作较为繁琐,测量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涡壳内孔测量用内孔通止规,该通止规操作简单,测量效率较高,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采用千分尺测量方式的较为繁琐,效率低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规本体,所述规本体为扁平状的长方体形,所述呈扁平状的规本体,其沿高度方向的4个楞角为倒角,所述规本体上端和下端对应位置设置有卡口,所述的卡口将规本体划为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所述规本体的左半部分、右半部分的高度分别对应为待测工件最大尺寸值和待测工件的最小尺寸值之一。本专利技术的内孔通止规,在对涡壳内孔加工完成后,用气枪吹净工件,用该通止规能够精确、方便的进行测量,当通止规的小端能通畅进出而大端进出比较紧,或者小端进出比较紧的话,则可以判断加工尺寸到位,更可以判断出内孔的锥度和圆度等,这比现有技术中用内径千分尺来测量更快捷、方便、直观,易于操作,测量效率也比较高。附图说明图1是用本专利技术测量的待测工件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2、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规本体1,规本体1为扁平状的长方体形,呈扁平状的规本体1,其沿高度方向的4个楞角为倒角,规本体1上端和下端对应位置设置有卡口 3, 卡口 3将规本体1划为左半部分加和右半部分2b,规本体1的左半部分2a、右半部分2b 的高度分别对应为待测工件最大尺寸值和待测工件的最小尺寸值之一;如图1所示,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在对涡壳内孔加工完成后,用气枪吹净检测工件,当通止规的小端能通畅进出而大端进出比较紧,或者小端进出比较紧的话,则可以判断加工尺寸到位,更可以判断出内孔的锥度和圆度等,这比现有技术中用内径千分尺来测量更快捷、方便、直观,易于操作, 测量效率也比较高。权利要求1. 一种涡壳内孔测量用内孔通止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规本体,所述规本体为扁平状的长方体形,所述呈扁平状的规本体,其沿高度方向的4个楞角为倒角,所述规本体上端和下端对应位置设置有卡口,所述的卡口将规本体划为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所述规本体的左半部分、右半部分的高度分别对应为待测工件最大尺寸值和待测工件的最小尺寸值之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涡壳内孔测量用内孔通止规,该通止规操作简单,测量效率较高,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采用千分尺测量方式的较为繁琐,效率低的问题,其包括规本体,所述规本体为扁平状的长方体形,所述呈扁平状的规本体,其沿高度方向的四个楞角为倒角,所述规本体上端和下端对应位置设置有卡口,所述的卡口将规本体划为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所述规本体的左半部分、右半部分的高度分别对应为待测工件最大尺寸值和待测工件的最小尺寸值之一。文档编号G01B5/20GK102435122SQ20111030744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2日专利技术者薛谷啸, 高锡民 申请人:无锡明珠增压器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锡民薛谷啸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明珠增压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