卟啉类化合物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87544 阅读:3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2 0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卟啉类化合物及其用途。所说的卟啉类化合物是由卟啉环进行化学修饰(即连接上不同数目、不同类型的芳环供电子基团和对炔基苯甲酸吸电子基团)后获得。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并制备的卟啉类化合物的供电子基团和卟啉环不共面,可以有效的降低其堆积程度,减少电子传输时的内损耗,化合物具有推拉电子结构可以使激发态电子更容易转移,从而具有将光能有效的转化为电能的潜在性能,并且色泽翠绿,可用作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敏化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卟啉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伴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问题日益凸显。目前,世界上能源的主要来源还集中于传统的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然而这些资源的有限储量以及这些化石燃料的燃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因此,人们迫切需要新的可替代的能源。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B.0,Regan, M. Gratzel, Nature. 1991,353 737-740)因其具有较高的光电转化效率,低成本,对环境友好等优势,具有潜在的实用价值。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通常由纳米晶半导体电极,钼电极,染料敏化剂和氧化还原电解质等组成,其中宽光谱、高摩尔消光系数的染料敏化剂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关键部分,它直接决定了电池的性能。到目前为止,光电转化效率最高的敏化剂是联吡啶钌配合物(约11 % ),但其制备和提纯过程比较复杂,而钌本身又是贵重金属,来源比较困难,成本很高。因此,寻找和发展原料广泛、成本低、制备简单、具有良好应用性的非贵金属敏化剂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卟啉化合物作为光合作用的中心、生命体内携氧载体以及生物酶催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博解永树王跃强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