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微孔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7187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造纸纤维回收设备中的一种旋转微孔过滤器,该过滤器由微孔过滤系统,集料冲洗系统和机构传动系统构成,主机1提供动力,带动主动齿轮5,从动齿轮17、微孔筛6运转,从而达到微孔过滤的目的,进水管21和出浆管12被支架支撑,分别从微孔筛6的轴心两侧插入引出,出浆管12在微孔筛6的内部一段设有与之相通的集料斗7,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工作效率高,收效好,能将废水重新利用,适用于造纸行业中废水的处理。(*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造纸纤维回收设备,准确地说是一种旋转微孔过滤器。在目前我国的制浆造纸业中,对排放废水的回收利用仅局限于酸碱及金属元素等,很少对流失的纤维进行回收利用,有些厂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苦于没有理想的设备,只能采取一些简单的回收措施,如自制斜筛过滤,人工捞取等,这些措施工作效率低,收效甚微,而且处理过的废水也不能再利用,其含有的SS和COD、BOD指标仍高于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污染环境。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回收纤维,工作效率高,收效好,能将废水重新利用,使SS、COD和BOD排放含量达到国家标准的旋转微孔过滤器。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微孔过滤系统、集料冲洗系统和机构传动系统构成该过滤器,由固定在支架上的主机1提供动力,主机1带动主动齿轮5运转,从动齿轮17也随之与微孔筛6一起转动,从动齿轮17设置在微孔筛6靠近主机1的一侧,它的轴心部位凸出,与微孔筛固定在一起,这构成了机构传动系统;进水管21穿过从动齿轮17,从微孔筛6的轴心插入,出浆管12从微孔筛6的轴心引出,二者被固定支撑在支架上,以支撑微孔筛6,进水管21插入微孔筛内部的一端封闭,并与出浆管12固定在同一平轴线上,其壁上开有出水口,出浆管12在微孔筛内的一段上固定有与之相通的集料斗7,集料斗7开口向上,在微孔筛内均匀分布,同时支架的上端还支撑有位于微孔筛上部的高压喷水管8,高压喷水管8对应微孔筛的部位设有喷头,这构成了集料冲洗系统,进水管21、支架和微孔筛6组成微孔过滤系统。该技术在主机1与主动齿轮5之间,还设置有可使高压喷水管8往复运动的凸轮联轴器3,主机1带动主动齿轮运转的同时,也同步带动凸轮联轴器3运动,且凸轮联轴器3的两侧设有固定在高压喷水管8上的滚针轴套2。在出浆管12与微孔筛6之间,进水管21和从动齿轮17之间设置有耐酸碱、耐磨的轴套11。如前所述的过滤器,其微孔筛6为圆柱体结构,是由左右两个端盖16支撑,端盖16之间由抗弯、抗扭的支撑梁27相连,在支撑梁27的外面有一道环形的加强筋25,微孔筛网26通过外夹板框23和内夹板框24固定在圆柱体的外表面上,微孔筛网26采用不锈钢网或塑料网。支架的整体为框架结构,底座左支架18和底座右支架10起主要的支撑作用,它们都是框架结构,内部分别用左支座横梁19和右支座横梁14支撑着左轴座20和右轴座13,左、右轴座设置在对应进水管21和出浆管12的位置,固定支撑着进水管和出浆管,在底座左支架18和底座右支架10之间连接有底横梁15,底横梁15起增加支架稳定性的作用,底座左支架18的上端固定有轴承座4,以支撑从主机1引出传输动力的轴承,底座左、右支架的上端固定有滚轮架9,支撑高压喷水管8。本技术利用微孔过滤原理,对制浆造纸过程中产生的含有纤维的废水进行处理,大大提高了废水处理效率,其功效为斜筛的8-9倍,而且纤维回收率高,一般可达90%以上,回收后的废水中纤维含量很低,可重新用于冼涤、筛选等工序,可以循环使用,在微孔过滤的过程中,大量的悬浮物SS随着纤维而沉积下来,就使得这些悬浮物所造成的COD、BOD指标下降,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改善了废水对环境的污染。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技术的实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微孔筛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I部分的放大图。如图2、3所示,微孔筛6为圆柱体结构,是由左右两个端盖16支撑,端盖16之间由4—6条抗弯、抗扭的支撑梁27相连,在支撑梁27的外面有一道环形的加强筋25,微孔筛网26被外夹板框23和内夹板框24夹住,用螺栓固定在圆柱体的外表面上,微孔筛网26为不锈钢网,图1所示,微孔筛6的一侧的轴心部位固定有从动齿轮17,进水管21从从动齿轮17的轴心部位插入到微孔筛6内,且其插入端封闭,与出浆管12焊接在同一水平轴线上,在进水管21封闭端的外壁上开有4个圆形的出水口,废水从此处流入到微孔筛内,出浆管12上设置有两个形如喇叭的集料斗7,集料斗7与出浆管相通,这样经过过滤出来的纤维吸附在微孔筛网26上,当纤维随微孔筛的转动到上部时,就会被喷头的水冲洗下来,掉入集料斗7中,被出浆管排出,在出浆管12与微孔筛6之间和进水管21与从动齿轮17之间设置有耐酸碱、耐磨的轴套11,进水管21和出浆管12分别被固定在底座左支架18、底座右支架10中的左轴承20和右轴承13支撑,底座左支架18和底座右支架10为支架的一部分,其为框架结构,内部分别设有用以支撑左、右轴承的左支架横梁19和右支架横梁14,且底座左、右支架间连接有底横梁15,以增加支架的稳定性,在底座左支架18的上端固定有轴承座4,以支撑从主机1引出传输动力的轴承,还有滚轮架支撑着高压喷水管8,从底座左支架18的外侧伸出有支架22,固定支撑着主机1,在底座右支架10的上端固定有滚轮架9,以支撑高压喷水管8,高压喷水管8位于微孔筛6的上部,在它对应微孔筛的部位均匀设置有喷头,高压喷水管8靠近主机1的一端固定有一对滚针轴承2,主机1带动凸轮联轴器3和主动齿轮5运转,从而使从动齿轮17带动微孔筛6转动,以达到微孔过滤的目的,同时凸轮联轴器3与滚针轴承2啮合,使高压喷水管8带着喷头在一定范围内往复运动,达到喷淋的效果,这就完成了旋转微孔过滤器的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微孔过滤器,其特征是微孔过滤系统、集料冲洗系统和机构传动系统构成该过滤器,主机(1)、主动齿轮(5)和从动齿轮(17)构成机构传动系统,由固定在支架上的主机(1)提供动力,带动主动齿轮(5)运转,从动齿轮(17)在与之啮合的主动齿轮(5)的带动下,带动微孔筛(6)一起转动,从动齿轮(17)设置在微孔筛(6)靠近主机(1)的一侧,它的轴心部位凸出,与微孔筛固定在一起;进水管(21)穿过从动齿轮(17),从微孔筛的轴心插入,出浆管(12)从微孔筛(6)的轴心引出,进水管(21)和出浆管(12)被固定支撑在支架上,进水管(21)插入微孔筛(6)内部的一端封闭,并与出浆管(12)固定在同一水平轴线上,其壁上开有出水口,出浆管(12)在微孔筛(6)内的一段上固定有与之相通的集料斗(7),集料斗(7)开口向上,在微孔筛(6)的内部均匀分布,同时支架的上端还支撑有位于微孔筛上部的高压喷水管(8),高压喷水管(8)对应微孔筛的部位设有喷头,高压喷水管(8),集料斗(7)和出浆管(12)构成集料冲洗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微孔过滤器,其特征是微孔过滤系统、集料冲洗系统和机构传动系统构成该过滤器,主机(1)、主动齿轮(5)和从动齿轮(17)构成机构传动系统,由固定在支架上的主机(1)提供动力,带动主动齿轮(5)运转,从动齿轮(17)在与之啮合的主动齿轮(5)的带动下,带动微孔筛(6)一起转动,从动齿轮(17)设置在微孔筛(6)靠近主机(1)的一侧,它的轴心部位凸出,与微孔筛固定在一起;进水管(21)穿过从动齿轮(17),从微孔筛的轴心插入,出浆管(12)从微孔筛(6)的轴心引出,进水管(21)和出浆管(12)被固定支撑在支架上,进水管(21)插入微孔筛(6)内部的一端封闭,并与出浆管(12)固定在同一水平轴线上,其壁上开有出水口,出浆管(12)在微孔筛(6)内的一段上固定有与之相通的集料斗(7),集料斗(7)开口向上,在微孔筛(6)的内部均匀分布,同时支架的上端还支撑有位于微孔筛上部的高压喷水管(8),高压喷水管(8)对应微孔筛的部位设有喷头,高压喷水管(8),集料斗(7)和出浆管(12)构成集料冲洗系统。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微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在主机(1)与主动齿轮(5)之间,设置有可使高压喷水管(8)往复运动的凸轮联轴器(3),且凸轮联轴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连功
申请(专利权)人:诸城市新技术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