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组件卷对卷连续极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40436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0 1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组件卷对卷连续极化装置,其包括收卷系统、若干极化元件、直流高压电源。直流高压电源与每个极化元件电气连接。定义该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组件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分别为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若干极化元件排布成若干极化元件排,每排极化元件排上的所有极化元件沿第二方向均匀排列。若干极化元件排相互平行且沿第一方向均匀排列而形成平行极化元件列,平行极化元件列用于极化位于该平行极化元件列下方的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组件,收卷系统驱动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组件匀速经过平行极化元件列下方,使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组件卷对卷连续极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效率更高、适合批量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组件卷对卷连续极化装置,其包括收卷系统、若干极化元件、直流高压电源。直流高压电源与每个极化元件电气连接。定义该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组件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分别为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若干极化元件排布成若干极化元件排,每排极化元件排上的所有极化元件沿第二方向均匀排列。若干极化元件排相互平行且沿第一方向均匀排列而形成平行极化元件列,平行极化元件列用于极化位于该平行极化元件列下方的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组件,收卷系统驱动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组件匀速经过平行极化元件列下方,使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组件卷对卷连续极化。本技术结构简单、效率更高、适合批量化生产。【专利说明】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组件卷对卷连续极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极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组件卷对卷连续极化装置。
技术介绍
微孔压电驻极体材料是近年来崛起的新一代非极性功能材料。微孔驻极体薄膜的极化方法有电晕充电、接触式充电或电子束充电,其中电晕充电法方法最为常见。电晕充电因其简单可靠,驻极时间较短,可控制极化温度、注入电荷密度及极化后电荷分布均匀等优点已成为目前驻极体研究中的主要充电方法。其原理是:通常在I个大气压和相对湿度(40-60) %条件下,放电针负电晕产生负离子C032_ ;正电晕产生的将为不同湿度的质子(H2O)nH+,以及湿式的NO+和NO2+,由于相对湿度的降低,后两者正离子将更为丰富,这些离子可以作为整体吸附在聚合物表面或表面层内。根据离子的极性,电子或空穴(离子型受主或施主)将引入聚合物表面态,因而使聚合物表面带电。通常利用尖端曲率半径很小的金属放电针或弦丝加上直流高压后,电晕针或弦丝端附近的空气产生局部电晕放电,从而在针端下的电介质表面沉积与放电针极性相同的真实电荷,通过沉积带电离子的能量态和样品表面的能量态产生电子交换转移,使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带电。 电晕充电通常采用针或弦丝——板(CN2081560和《功能材料》741,(38)卷,2007年增刊)和针或弦丝——导电辊(CN201355745和CN102738384)两种方式。针或弦丝——板电极主要应用于面积较小的片状薄膜的极化,不适合卷料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的极化,主要原因是电晕极化时板电极对薄膜的静电吸附作用力非常大,使得薄膜的缠绕张力非常大,甚至无法连续化操作。通常微孔驻极体薄膜卷料通常采用针或弦丝——辊电极方式,可以有效解决其张力过大问题。针或弦丝一辊电极的针或弦丝与辊的表面平行排布,使得电晕极化区域面积受到限制,为了保证薄膜一定极化时间,必需降低极化收卷速度,使得效率很难提高。 传统的卷对卷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的极化和使用步骤是:1)将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极化;2)复第一表面电极;3)复第二表面电极。在进行I)极化步骤后的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表面有大量静电荷,这些静电荷对于微小灰尘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因此表面容易积灰;随后进行2)和3)两个步骤都要注意表面积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工艺简单、效率更高、适合批量化生产的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组件卷对卷极化装置。 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组件卷对卷连续极化装置,其用于对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组件卷对卷连续极化,该卷对卷连续极化装置包括收卷系统、若干极化元件、直流高压电源;该直流高压电源与每个极化元件电气连接;定义该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组件的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定义该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组件的宽度方向为第二方向,该第一方向垂直于该第二方向,该若干极化兀件排布成若干极化兀件排,每排极化元件排上的所有极化元件沿第二方向均匀排列,该若干极化元件排相互平行且沿该第一方向均匀排列而形成平行极化元件列,该平行极化元件列用于极化位于该平行极化元件列下方的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组件,该收卷系统驱动该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组件匀速经过该平行极化元件列下方,使该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组件卷对卷连续极化。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收卷系统包括若干导辊、放卷辊、收卷辊;该若干导辊用于传递该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组件,该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组件承载在该放卷辊上,且该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组件的一端通过该若干导辊传递至该收卷辊实现卷对卷。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相邻两排极化元件排之间的距离为2?20cm。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极化元件的端部到该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组件垂直距离为I?10cm。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极化元件为针。优选地,每排极化元件排中相邻两个极化元件之间的距离为0.5?6cm。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极化元件为弦丝。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直流高压电源的电压取值范围为一 50kV?20kV。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收卷辊的收卷辊筒为金属收卷辊筒,该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组件沿靠近极化元件的方向依次包括绝缘保护膜、金属电极层、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该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组件的端头处,该金属电极层的长度长于该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的长度以露出部分金属导电层,露出的金属导电层与该金属收卷辊筒电气连接,该金属收卷辊筒接地。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收卷辊的收卷辊筒为非金属收卷辊筒。 本技术整体上解决了以下问题: I)现有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组件卷对卷极化装置中,针或弦丝与导电辊的表面平行排布,针或弦丝的排列需要曲面设计,这样增加了其制做难度; 2)导电辊表面面积受到其直径的限制,使得电晕极化区域受到限制,为了保证薄膜充足的极化时间,必需降低极化收卷速度,使得效率降低了 ; 3)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先进行极化,然后进行复正负电极,增加了薄膜表面积灰的概率。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I)采用平行针列(或平行弦丝),制做加工容易; 2)平行针列(或平行弦丝)的排数数量沿复合膜长度方向均匀排设,通过增加排设长度,以提高极化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3)先复合电极层和绝缘保护层,再极化,减少了薄膜表面积灰的概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组件卷对卷连续极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组件卷对卷连续极化方法的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组件的接地方式。 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组件卷对卷连续极化方法的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组件的接地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请参阅图1,其为本技术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组件卷对卷连续极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组件卷对卷连续极化装置用于对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组件I (以下简称复合膜)卷对卷连续极化。 请结合图2,复合膜包括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101、金属电极层102和绝缘保护膜103,由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101、金属电极层102和绝缘保护膜103复合而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组件卷对卷连续极化装置,其用于对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组件卷对卷连续极化,该卷对卷连续极化装置包括收卷系统、若干极化元件、直流高压电源;该直流高压电源与每个极化元件电气连接;其特征在于:定义该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组件的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定义该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组件的宽度方向为第二方向,该第一方向垂直于该第二方向,该若干极化元件排布成若干极化元件排,每排极化元件排上的所有极化元件沿第二方向均匀排列,该若干极化元件排相互平行且沿该第一方向均匀排列而形成平行极化元件列,该平行极化元件列用于极化位于该平行极化元件列下方的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组件,该收卷系统驱动该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组件匀速经过该平行极化元件列下方,使该微孔压电驻极体薄膜组件卷对卷连续极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彦坤张晓青
申请(专利权)人:贝骨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