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级双作用液压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63545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4 1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级双作用液压缸。该液压缸包括有缸体、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第一活塞杆嵌套在缸体中并与缸体之间形成第一油腔,在第一活塞杆的头端内固定设置有内塞,内塞中开有与第一活塞杆的油口相对应的油孔以及与第一活塞杆的内腔相通的油道,内塞中还焊接有与油孔相通的油管,第二活塞杆嵌套在第一活塞杆中,并与第一活塞杆之间形成第二油腔,第二活塞杆也具有油口与内腔,内腔通过油口与第二油腔连通,所述的油管伸入第二活塞杆的内腔且伸入端端口始终处于该内腔中,第二活塞杆头端与油管外壁密封。该双级双作用液压缸与现有普通双级双作用液压缸相比,整体结构更为紧凑合理、体积大幅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缸,尤其是涉及一种双级双作用液压缸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双级双作用液压缸,如说明书附图2所示,包括有缸体、第一活塞杆、第二活塞杆,第一活塞杆嵌套在缸体中并与缸体之间形成第一油腔,在第一活塞杆内嵌套有一个隔套,第二活塞杆嵌套在这个隔套内,这样第二活塞杆与隔套之间形成第二油腔,同时, 隔套与第一活塞杆之间还形成导流腔。第一油腔、导流腔、第二油腔三腔连通。在液压缸活塞杆回缩时,液压油首先充入第一油腔,再由导流腔充入第二油腔。由于第一活塞杆杆筒及隔套均须开设油口,因此第一活塞杆杆筒及隔套均须保证有一定的壁厚,才能满足强度要求,这样一来,在保证两个油腔的厚度以保证回缩油压的前提下,就不得不将液压缸的缸体做得较粗以容纳第一活塞杆、隔套以及第二活塞杆,造成液压缸整体结构的臃肿与尺寸的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双级双作用液压缸,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双级双作用液压缸因自身设计结构原因而导致的缸体口径较粗、整体结构臃肿、体积庞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级双作用液压缸,包括有缸体、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第一活塞杆嵌套在缸体中并与缸体之间形成第一油腔,在第一活塞杆的头端内固定设置有内塞,内塞中开有与第一活塞杆的油口相对应的油孔以及与第一活塞杆的内腔相通的油道,内塞中还焊接有与油孔相通的油管,第二活塞杆嵌套在第一活塞杆中,并与第一活塞杆之间形成第二油腔,第二活塞杆也具有油口与内腔,内腔通过油口与第二油腔连通,所述的油管伸入第二活塞杆的内腔且伸入端端口始终处于该内腔中,第二活塞杆头端与油管外壁密封。在液压缸活塞杆伸出时,液压油推动第一活塞杆,同时通过内塞中的油道进入第一活塞杆的内腔从而推动第二活塞杆;当需要活塞杆回缩时,液压油充入第一油腔,推动第一活塞杆回缩,同时通过第一活塞杆的油口以及内塞中的油孔进入油管,再充入第二活塞杆的内腔,然后经由第二活塞杆的油口最终充入第二油腔,从而推动第二活塞杆回缩。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双级双作用液压缸与现有普通双级双作用液压缸相比, 少了第一活塞杆与第二活塞杆之间的隔套(也就不存在第一活塞杆与隔套之间的导流腔了),因此液压缸缸体口径得以大幅减小,液压缸整体结构变得更为紧凑合理、体积大幅减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双级双作用液压缸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双级双作用液压缸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缸体,2.第一活塞杆,3.第二活塞杆,4.内塞,4-1.油孔,4-2.油道,5.油管,6.隔套。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一种双级双作用液压缸,如图1所示,其包括有缸体1、第一活塞杆2、第二活塞杆 3,第一活塞杆2嵌套在缸体1中并与缸体1之间形成第一油腔,在第一活塞杆2的头端内固定设置有内塞4,内塞4中开有与第一活塞杆2的油口相对应的油孔4-1以及与第一活塞杆2的内腔相通的油道4-2,内塞4中还焊接有与油孔4-1相通的油管5,第二活塞杆3嵌套在第一活塞杆2中,并与第一活塞杆2之间形成第二油腔,第二活塞杆3也具有油口与内腔,内腔通过油口与第二油腔连通,油管5伸入第二活塞杆3的内腔且伸入端端口始终处于该内腔中,第二活塞杆3头端与油管5外壁密封。以上述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专利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专利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权利要求1. 一种双级双作用液压缸,包括有缸体(1)、第一活塞杆( 和第二活塞杆(3),第一活塞杆( 嵌套在缸体(1)中并与缸体(1)之间形成第一油腔,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活塞杆 ⑵的头端内固定设置有内塞,内塞⑷中开有与第一活塞杆⑵的油口相对应的油孔 (4-1)以及与第一活塞杆(2)的内腔相通的油道G-2),内塞(4)中还焊接有与油孔(4-1) 相通的油管(5),第二活塞杆C3)嵌套在第一活塞杆O)中,并与第一活塞杆( 之间形成第二油腔,第二活塞杆(3)也具有油口与内腔,内腔通过油口与第二油腔连通,所述的油管 (5)伸入第二活塞杆(3)的内腔且伸入端端口始终处于该内腔中,第二活塞杆(3)头端与油管(5)外壁密封。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级双作用液压缸。该液压缸包括有缸体、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第一活塞杆嵌套在缸体中并与缸体之间形成第一油腔,在第一活塞杆的头端内固定设置有内塞,内塞中开有与第一活塞杆的油口相对应的油孔以及与第一活塞杆的内腔相通的油道,内塞中还焊接有与油孔相通的油管,第二活塞杆嵌套在第一活塞杆中,并与第一活塞杆之间形成第二油腔,第二活塞杆也具有油口与内腔,内腔通过油口与第二油腔连通,所述的油管伸入第二活塞杆的内腔且伸入端端口始终处于该内腔中,第二活塞杆头端与油管外壁密封。该双级双作用液压缸与现有普通双级双作用液压缸相比,整体结构更为紧凑合理、体积大幅减小。文档编号F15B15/16GK102410279SQ20111037426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2日专利技术者刘勇, 刘洪 , 张庚娣 申请人:江苏龙城洪力液压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张庚娣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龙城洪力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